更新时间:2024-05-16 06:05

棨,汉语三级字,读作棨(qǐ),本义指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棨qǐ

⒈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棨信。

⒉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棨戟。

基本词义

◎ 棨 qǐ

〈名〉

(1) (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2) 同本义[tally]

棨,传信也。——《说文》

除关无用棨传。——《汉书·文帝纪》。注:“棨者,刻木为合符也。”

(3) 又如:棨传(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棨信(传信的符证)

(4) 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建幢棨。——《汉书·韩延寿传》。注:“有衣之戟也。”

棨戟十。——《汉书·匈奴传》

(5) 又如:棨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户(设有棨戟的门户)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韵会》康礼切《集韵》遣礼切《正韵》祛礼切,音启。《说文》传信也。《韵会》形如戟,有旛,书之,吏执为信。《後汉·窦武传》取棨信,闭诸禁门。《前汉·文帝纪注》棨者,刻木为合符也。

又《玉篇》兵拦也。《前汉·匈奴传》有衣之戟曰棨。《师古曰》以赤黑缯为之。《崔豹·古今注》棨戟,殳之遗象也。前驱之器,以木为之。後世以赤油韬之,谓之油戟,亦谓之棨戟,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