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鮻

更新时间:2023-06-05 14:39

棱鮻(学名:Liza carinata)是鲻科、鮻属的一种鱼类。个体较小,体长一般200毫米;最大体长可达630毫米。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头中大,稍侧扁;峡部较狭,背部宽平。吻宽圆,前端短钝。眼中大,位于头的前侧位。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的前上方。口小。鳃孔宽大,前鳃盖骨及鳃盖骨边缘无扁棘。体被大栉鳞,头部被圆鳞。头顶鳞始于前鼻孔上方。第二背鳍、臀鳍、尾鳍有1/3~1/2被小圆鳞。第一背鳍基底两侧、胸鳍腋部、腹鳍基部上部和两腹鳍间各具1尖形鳞瓣。无侧线。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4鳍棘;第二背鳍距尾鳍基较距第一背鳍起点为近。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距尾鳍起点较距腹鳍起点为近。胸鳍小,上侧位,大于眼后头长,向后伸展超过腹鳍基部。腹鳍位于胸鳍末端稍前下方,短于胸鳍。尾柄颇长。尾鳍分叉。体灰褐色或青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具暗色纵带数条。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余各鳍淡色或淡黄色。

形态特征

背鳍Ⅳ,Ⅰ-8~9;臀鳍Ⅲ-9;胸鳍16;腹鳍Ⅰ-5;尾鳍14。纵列鳞36~38,背鳍前方纵列鳞22~25;横列鳞13。鳃耙24~25+43~46。幽门盲囊5。

体长为体高3.9~4.2倍,为头长3.8~4.3倍。头长为吻长4.4~4.6倍,为眼径3.6~4.2倍,为眼间隔2.5~3.1倍。

个体较小,体长一般200毫米;最大体长可达630毫米。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背部正中自第一背鳍前方至头部具一纵行隆起棱嵴。头中大,稍侧扁;峡部较狭,背部宽平。吻宽圆,前端短钝。眼中大,位于头的前侧位,脂眼睑不发达,仅存在于眼的边缘。眼间隔宽阔;稍隆起。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的前上方;前鼻孔圆形,后鼻孔为裂缝状。口小,亚下位,口裂呈∧形。上颌骨不完全被眶前骨所盖,下缘具细锯齿,后端露出,在口角处急剧下弯;上颌骨向后仅伸达眼前缘。两颌、犁骨、腭骨和舌均无齿或有细齿。下唇边缘锐利。舌小,位于口腔后部,前端圆形,不游离。鳃孔宽大,前鳃盖骨及鳃盖骨边缘无扁棘。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假鳃发达。鳃耙短而细密,最长鳃耙约为眼径1/3。

体被大栉鳞,头部被圆鳞。头顶鳞始于前鼻孔上方。第二背鳍、臀鳍、尾鳍有1/3~1/2被小圆鳞。第一背鳍基底两侧、胸鳍腋部、腹鳍基部上部和两腹鳍间各具1尖形鳞瓣。无侧线。

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4鳍棘;第二背鳍距尾鳍基较距第一背鳍起点为近。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形,距尾鳍起点较距腹鳍起点为近。胸鳍小,上侧位,大于眼后头长,向后伸展超过腹鳍基部。腹鳍位于胸鳍末端稍前下方,短于胸鳍。尾柄颇长。尾鳍分叉。

体灰褐色或青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具暗色纵带数条。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余各鳍淡色或淡黄色。

生活习性

棱鮻为暖水性中小型鱼类,多栖息于河口区及近岸水域,有时也进入淡水,在长江冬季到达浏河附近。在淡水中直至盐度38‰的海水中均能生长。成鱼吞食海底淤泥中的硅藻、有机碎屑及泥沙中小生物,也食桡足类及多毛类。耐寒力较强。性活泼善跳跃。春季游向近岸,冬季在深水处越冬。初孵仔鱼全长2毫米左右,摄食浮游动物。随体长的增长,幼鱼食性渐由动物性转变为植物性,吞食海底淤泥中的硅藻及有机碎屑。

分布范围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印度洋北部沿岸等。在中国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与南海,在长江口主要分布在北支和南汇沿岸,长江径流小时可上溯到太仓浏河口附近。

繁殖方式

在中国南方生长快,1龄即可性成熟;北方生长慢,2龄才成熟。中国广东、福建沿海产卵期约在12月到翌年3月,山东沿海约在4~5月。体长140~138毫米的雌性成熟个体,成熟系数可达14.2~29%,,怀卵量可达10~18万粒。生殖期约在3月中,卵浮性,圆形,橘黄色,卵径0.86~0.92毫米,具油球1个,直径0.28~0.39毫米。在水温14~19℃时3天孵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4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主要价值

渔业价值较小。可供食用。为港养鱼类之一。肌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子中含有鲻精蛋白,分子量8000左右。肉可以入药,健脾益气、益筋骨、补气力、消食导滞。主治久病体虚、贫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