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塞

更新时间:2021-11-19 09:06

榆塞,汉语词汇。拼音yú sài,释义为泛称边关、边塞;指山海关。

解释

1、泛称边关、边塞2、指山海关

出处

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列传·韩安国〉。““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匈奴不敢饮马於河 。”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

唐 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诗:“边烽警榆塞,侠客度 桑乾 。”

唐 王勃 《春思赋》:“自有兰闺数十重,安知榆塞三千里。”

唐卢汝弼《闻雁》:芦洲宿处依沙岸,榆塞飞时度晚云。何处最添羁客恨,竹窗残月酒醒闻。

清 赵翼 《树海歌》:“我行万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观得未曾,榆塞 邓林 讵足亚。”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丛祠明灭篝灯火,落日凄凉榆塞笳。”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出 榆塞 而草黄,坠犂天而云黑。”

清 顾炎武 《永平》诗:“ 榆塞 晚花重发后, 滦河 秋雁独飞初。”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村》词:“无情野火,趁西风烧徧天涯芳草。 榆塞 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参见“ 榆关 ”。

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列传·韩安国〉

恢曰:「不然。臣闻凤鸟乘于风,圣人因于时。昔秦缪公都雍,地方三百里,知时宜之变,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国十四,陇西、北地是也。及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置然后敢牧马。夫匈奴独可以威服,不可以仁畜也。以彊弩射且溃之痈也,必不留行矣。若是,则北发月氏可得而臣也。臣故曰击之便。」

译文

王恢说:“不是这样。我听说凤乌乘风而飞,圣人因时而制。过去秦穆公定都雍城,地方圆三百里,知道时气机缘的变化,攻取西戎,开辟疆土千余里,吞并十四国,陇西、北地从此成为秦的领地。到后来蒙恬率领军队为秦国进攻匈奴。开辟领土数千里,把黄河南北全部划归秦国境内,用泥土、石块垒砌长城,种植榆树作为屏障,匈奴人以致不敢到黄河边饮马,置烽燧然后才敢放牧马群。对匈奴人只能以威严制服,而不能够用仁义教养。现在凭藉漠的强盛,有万倍于匈奴的资财,分出其中的百分之一用来进攻匈奴,就好像是用强劲的弩机来射穿溃烂的毒疮,必定不会遇到什么阻碍。如果这样征服了匈奴,那么向北征召月氏来,可使他们臣服。臣因此说用兵征伐有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