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实

更新时间:2024-06-27 11:14

榧实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4cm。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深浅不一,一端钝圆,见椭圆形的种脐,色较深,其两侧各有一个小突起,另端稍尖。外壳质硬脆,破开后内有种仁一枚,卵圆形,表面有灰棕色皱缩的薄膜,外胚乳棕褐色,内胚乳黄白色。种仁横切面外侧呈波纹环状。富油性,微有香气,味微甜。

榧实介绍

释名

又叫玉山果。生长在深山中。有雌雄之分,雄的开花,雌的结实。冬季开黄圆花,果实和枣的大小相似。果核如橄榄核那样长,有尖和不尖之分,没有棱而壳薄,黄色。

性味

味甘、涩,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主治各种痔疮及寄生虫。且消化,益筋骨,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充沛,抗衰老轻身。榧子能杀肠中大小寄生虫,小儿黄瘦有虫积的,宜食。

【性味】味苦。

【功效主治】主治水气,去肠虫,使面色变好,但不可久服。

【附方】治好食茶叶,面黄生虫;每日食榧子七枚,自愈。

1、杀体内寄生虫。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减半。

2、令发不落。用榧子三个、胡桃二个、侧柏叶一两,捣烂浸雪水中,梳头发。

3、突然吐血。先吃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开水送服三钱。一天服三次。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榧适宜生长在凉爽多雾、潮湿的环境,幼时耐荫蔽,开花结果期则需充足光照。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壤土栽培为好,干旱瘠薄的地方不宜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扦插、压条、分根均可繁殖

。种子繁殖:秋播或春季2-3月上旬播种。条播,沟宽10cm,深10cm,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播后盖章,每1hm播种最1500kg。幼苗出土后揭去盖草

榧实,反搭棚遮荫。第2年春季,按行距35cm,株距15cm移植。移植后浇水数日,以保成活。 扦插繁殖:剪取硬枝,在畦上每隔25cm开沟一条,将插条靠沟一边排列,覆土压实,露出地面1/3,次年早春定植。

压条繁殖:春季选近根新枝,弯曲至近地面,切伤部分外皮,用土堆埋节伤部分,浇水次年早春先将连接老树一端节断,秋天移栽定植。

分根繁殖:早春将丛生的新株分开定植,经常浇水,直至成活。

田间管理:每年都应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追,定植5年后须进行嫁接及整枝、修剪。

病虫害防治:主要有 天牛为害。

相关考证

1.陶弘景:榧实,今出东阳诸郡,其子乃言疗寸白,不复有馀用。

2.《唐本草》:榧实,此物是虫部中彼子也。《尔雅》云:杉也。其树大连抱,高数仞,叶似杉,其木如柏,作松理,肌细软,堪器用者。

3.《开宝本草》:彼子与此(榧实)殊类,既未知所用,退入有名无用。

4.《本草衍义》:榧实,大如橄榄,壳色紫褐而脆,其中子有一重粗黑衣,其仁黄白色,嚼久,渐甘美。过多则滑肠。

5.汪颖《食物本草》:榧有一种粗榧,其木与榧相似,但理粗色赤耳,其子稍肥大,仅圆不尖,《神农本草》子即粗榧也。

6.《纲目》:《别录》木部有榧实,《神农本草》鱼虫部有子,宋《开宝本草》退子入有名未用,今据苏恭之说合并。亦作榧,其木名文木,斐然章采,故谓之榧。榧生深山中,人呼为野杉,按罗愿《尔雅翼》云,似杉丽异于杉,彼有美实而木有文彩。其木似桐而叶似杉,绝难长,木有牝牡,牡者华而牝者实,冬月开黄圆花,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如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壳薄,黄白色,其仁可生啖,亦可焙收,以小而心实者佳。一树不下数十斛,陶氏不识BO子,惟苏恭能辨为一物也。榧实、子治疗相同,当为一物无疑,但《本经》子有毒,似有不同,亦因其能杀虫蛊耳。汪颖以粗榧为子,终是一类,不甚相远也。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榧实,《本经》味甘无毒,然尝其味,多带微涩,详其用,应是有苦,气应微寒。五痔三虫,皆大肠湿热所致,苦寒能泻湿热,则大肠清宁而二证愈矣。 榧实

2.《本草新编》;按榧子杀虫最胜,但从未有用入汤药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入汤剂,虫痛者立时安定,亲试屡验,故敢告人共用也。凡杀虫之物,多伤气血,惟榧子不然。

3.《本经》: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

4.《别录》:主五痔。

5.陶弘景:疗寸白。

6.孟诜: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

7.《日用本草》: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8.《生生编》: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9.《本草备要》:润肺,杀虫。

10.《本经逢原》:与使君子同功。

11.《本草再新》: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咳喘,去瘀生新。

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种子椭

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4cm,直径1.5-2.5cm。外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微具纵棱,一端钝圆,具一椭圆形种脐,色稍淡,较平滑,另端略尖。种皮坚而脆,破开后可见种仁1枚,卵圆形,外胚乳膜质,灰褐色,极皱缩,内胚乳肥大,黄白色,质坚实,富油性。气微,味微甜涩。炒熟后具香气。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种皮为10余列石细胞,外方1-2列呈栅状排列,细胸类长方形,长椭圆形,长100-200μm,宽约35μm,壁厚15-20μm,胞腔狭缝状;向内则细胞渐呈等径性,直径40-110μm,壁厚约15μm,胞腔较大,壁孔明显;内外石细胞均可见清晰的孔沟和层纹。外胚乳内种皮完全分离,为数列棕色薄壁细胞,有时可见念珠状的细胞壁,外方不整齐,常破裂而呈圆腔状;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壁较厚,富油滴,并含少量淀粒。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5g,以氯仿10ml回流15min,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供点样用。同时以亚油酸氯仿液为对照液。点样于同一硅胶H-1%CMC薄板上,用苯-乙酸乙酯(8:2)展开,喷以0.1%α-亚硝基-β-萘酚浓硫酸试剂后,加热。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主要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甾醇、糖类、挥发油、鞣质

炮制方法

将原药拣净杂质,敲碎外壳取仁,用时打碎 ,即榧子肉。 炒榧子 取净榧子,置热砂子锅内,用武火炒至有爆裂声,见深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摊凉。

炒榧子肉 取净榧子肉置热锅内,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摊凉。炒香后增强健胃消积作用。

释义

榧树的果实。其仁甘美可食,可驱虫,亦可榨油。

适合人群

一般人均可以食用。小儿和正在受寄生虫困扰的人可以适量嚼食。

主要功效

仁中所含的四种脂碱对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对治疗和预防恶性程度很高的淋巴肉瘤有益。传统中医药学认为,榧子具有消除疳积、润肺滑肠、化痰止咳之功能,适用于多种便秘、疝气、痔疮、消化不良食积、咳痰症状。榧子可以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如小儿蛔虫蛲虫钩虫等,其杀虫能力与中药使君子相当。香榧中脂肪酸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食用榧子对保护视力有益,因为它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等有益眼睛的成分,对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等症状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

主治功能

1、杀体内寄生虫。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减半。

2、令发不落。

3、突然吐血。先吃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开水送服三钱。一天服三次。

温馨提示

榧子不要与绿豆同食,否则容易发生腹泻。榧子性质偏温热,多食会使人仙热上火,所以咳嗽咽痛并且痰黄的人暂时不要食用,因为食用榧子有饱腹感,所以饭前不宜多吃同,以免影响正常进餐,尤其对儿童更应注意。榧子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本身就腹泻或大便溏薄者不宜食用。

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一览表(每百克食物中营养成分含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