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

更新时间:2024-10-19 13:03

槲皮又名:朴樕(《诗经》),槲樕(《尔雅》郭璞注),金鸡树、大叶栎(《纲目》),槲栎、大叶柞、柞栎。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直径达1米许。具有医治治恶疮,瘰疬,痢疾,肠风下血的功效。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25m,树皮暗灰色,有深沟;小枝粗壮,有槽,密被灰黄色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长2-5mm。密被棕色绒毛;托轩线状披针形,长1.5cm;叶革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10-30cm,宽6-20cm,先端渐钝,基部耳形或窄楔形,边缘有4-10对波状裂片或粗齿,幼叶上面疏被柔毛,下面密被星状绒毛,老叶下面绒毛,侧脉4-10对。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长约4cm,轴密被浅黄色绒毛,生于新枝叶腋,花被具灰白色绒毛,雄蕊8-10;雌花序长1-3cm,雌花数朵集生于幼枝上,子房3室,柱头3。壳斗杯形,包围坚果1/2-2/3,连苞片径达4.5cm,小苞片革质,窄披针形,长约1cm,张开或反卷,红棕色,被褐色丝毛,内面无毛;坚果卵形或宽卵形,直径1.2-1.5cm,高1.5-2.3cm,无毛,柱座高约3m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阳坡,或与其他栎类、榉树、马尾松等混生,有时成纯林。

主要价值

化学成份

槲皮含鞣质3.07%-14.44%,从中已分离得到没食子酸(gallic acid),右旋儿茶清(catechin),右旋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in),儿茶精-(4α→8)-儿茶精[catechin-(4α→8)-catechin],没食子儿茶精-(-4α→8)-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in-(4α→8)-gallocatechin],没食子儿精-(4α→8)-儿茶精[gal-locatechin-(4α→8)-catechin],没食子儿茶精-(4α→6)-儿茶精[gallocatechin-(4α→6)-catechin],3-O-没食子酰表没食子儿茶精-(4α→8)-儿茶精[3-O-galloylepigallocatechin-(4β→8)-catehin]。

药用价值

解毒消肿;涩肠;止血。主疮痈肿痛;溃破不敛;瘰疬;痔疮;痢疾;肠风下血。

①治附骨疽:槲皮烧末,饮服方寸匕。(《千金方万》)②治毒病下部生疮者:榉皮、槲皮合煮计如粘糖以导之。(《补缺肘后方》)③洗诸败烂疮:槲树皮,切,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春、夏冷用,秋、冬温用。洗乳疮及诸败疮,统了则敷膏。(《肘后方》赤龙皮汤)④治一切瘘疾:槲白皮,切,五升,水八升,煮令泣尽,去滓,再煎成膏,日服枣许,并涂疮上。宜食苜蓿盐饭以助之,以瘥为度。(《崔氏纂要方》)⑤治小儿瘰疬:槲皮,去粗皮,切,煎汤频洗。(《圣惠方》)⑥治一切赤自痢久不差:干姜、槲白皮(姜汁炙五度)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食前,温米饮调下。(《圣济总录》干姜散)⑦治赤白久痢、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煎膏和酒服。(《纲目》)

槲皮素

黄酮类化合物与糖基相连以甙形式广泛存在于各种高等植物,如洋葱、莴苣荞麦、葡萄酒、苹果等。动物体外实验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1~2],干扰某些细胞活动。槲皮素是黄酮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有研究表明它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改变,能抑制人体U937单核白血球细胞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粘附,阻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也具有抗癌作用[3~4]。 人类每天的饮食中,约吸收槲皮素10~20mg。槲皮素及其甙类对人体健康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其在体内的吸收途径、代谢形式及体内的活性成份一直有不同争议,有些研究报道甚至相互矛盾。本文将近几年关于槲皮素及甙类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加以总结,以便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槲皮素及甙吸收和分布情况研究】:传统理论认为,糖甙类药物为天然前体药物,在体内必须先发生水解生成甙元才能吸收。但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甙可以直接吸收进入体内,只是有些甙吸收后体内浓度极低,受检测器灵敏度限制,才会有以前的片面认识。

1.1对于槲皮素甙和甙元的吸收形式也有不同的认识杨泓等给大鼠口服银杏叶制剂银可络,发现血中芦丁以原形存在,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消除模型。WilfriedAndlauer等[5]考察了芦丁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情况。经过LC-MS分析,在动脉血管壁,回收到加入芦丁的10%,原形占5.6%,硫酸盐占2.5%,葡萄糖酸甙占2.0%,表明芦丁结合物被优先吸附到血管。在肠组织中回收到加入量芦丁的1.1%、0.9%以原形存在,硫酸盐和葡萄糖醛酸甙各占0.1%。该研究证实了黄酮甙化合物芦丁在大鼠小肠的吸收主要以甙形式。 1.2槲皮素甙在小肠的吸收可能是通过Na+/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进行的Deter等[6]用大鼠体外小肠粘膜吸收模型,考察了槲皮素-3-葡萄糖和槲皮素-4-葡萄糖存在时对methyl-α-glucopyranoside(MDG)吸收的影响它主要通过SGLT-1吸收。

植物文化

话说在明朝中叶,襄城县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赋税改革家和教育家,李敏(公元1425年—1491年),官位坐到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那可是“襄半朝”名臣之首哇。李敏告老还乡后,可为桑梓办了不少的好事。尤其是李敏在紫云山创建了明代八大书院之一——紫云书院,尊师兴教,弘扬儒家文化,成为当时中原理学中心,永载史册。同时,李敏在后代教育方面也是煞费苦心。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他希望后人为国家建功立业,能够光宗耀祖,家风犹如薪尽火传。 紫云山的槲树,传说就是李敏留给后代最大的精神和物资财富,寓意深远,耐人寻味。为什么在千卉百木当中偏偏选中槲树,而不是别的树种,是有自己独到理由。譬如松树高大挺拔,容易成才。杨树生长旺盛,被誉为速成林中骄子;果树可以作为经济林造福一方等等……。这些林木在李敏看来,虽然拥有很多优点,可以创造出许多的物资财富。但是,最大的不足,就是容易给后人养成座吃山空,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还是因财产争夺而造成家庭悲剧。比如说,漫山遍野的大树成材后,作为世俗之人容易受利益驱使,砍伐变卖,物资财富迅速积累,成了富甲一方的乡绅、纨绔,私欲膨胀,横行乡里,做出有辱门风的恶事。这时候或许会因财产分配不均闹起家庭矛盾,更有甚者族人械斗而对簿公堂;或许产生财大气粗的邪念,整日挥金如土,寻花问柳,用不了几年林木砍伐殆尽;或许依赖满山林木不思进取,百无聊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成为一代庸人。

那么槲树虽然其貌不扬,通身上下长满疙疙瘩瘩,不被看好,不被关注,而且躯干长得曲曲弯弯,不成材料,又生长缓慢,许多年后也成不了大才。正是这些缺点被世人所不屑,却被李敏慧眼发现,赋予新的精神内涵。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是这个道理。槲树只能当作柴火烧,所以,李家后代只能守着这份家业,仅够维持一种细水长流温饱生活。要想过上更好的日子,就必须勤奋读书,获取功名,方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殷实生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