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云山民行乞图

更新时间:2022-08-26 17:23

《横云山民行乞图》是清末著名画家任伯年创作的一副人物画。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任伯年60余套作品中最为知名的一件作品。

艺术赏析

《横云山民行乞图》描绘了一位侧身而立、头戴破笠、手持竹杖、衣衫破烂,赤脚而立,类似乞丐的中年男子形象。画面右上角有 “横云山民行乞图 胡公寿自题”的字样。可以判断画中的人物是胡公寿,横云山民其实就是胡公寿的号。

胡公寿是当时上海画坛非常有名气的一位职业画家。不过有意思的事,为何要将这位知名人物画成乞丐样?其实如果仔细分析画面,就会发现这是任伯年的刻意而为:这位乞丐左臂挎着的竹篮中,放着书册和梅花枝,他的面孔更是洁净、丰润,不太像长期行乞之人。包括薛永年、郁文韬在内的很多学者都曾指出,这种乞丐的装扮,其实是一种文人进行身份扮演来抒发心绪的方式。当时上海有许多艺术家都以乞丐来调侃自己,像是与任、胡二人都交好的书丐高邕、印丐吴昌硕、兰丐闵泳翊等。这种方式既是表达当时他们以艺乞食的生活境况,同时画中那些象征着文人高洁气质的梅花等等的元素,又暗示着他们的卖画,其实是为生存的不得已之举。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是有作为文人画家的这个艺术追求。

从艺术风格来看,这件作品画法是精工细腻,有任伯年早年家学所得的民间写真之功底,把人物描绘得是形神兼备。但是同时他也兼顾了一些笔法韵律。比如,在这个衣纹的处理上,笔触颇为大胆率性。这些也暗示了他来到上海之后,在创作上探索转变。

创作背景

《横云山民行乞图》画面内容记载了任伯年与胡公寿当年的往来故事。1868年底,任伯年到上海寻求发展时,胡公寿对他有知遇之恩。胡公寿是一位职业画家,比任伯年长27岁,在当时的上海画坛非常有名。胡公寿不仅介绍任伯年去古香室南纸笺扇店画扇来维持生计,还把他引荐给当时在上海地区非常重要的一些画家和知识分子。像虚谷高邕与任伯年的交往都得益于胡公寿。任伯年自己对胡公寿的提携也是非常感激,胡公寿的画室名为寄鹤轩,任伯年就将自己的画室命名为依鹤轩,从中也可以看出这种尊重。而这件《横云山民行乞图》就画在1869年任伯年刚到上海,刚受到胡公寿帮助的时刻。所以这件作品可能就是专为了感激胡公寿而作。

艺术家简介

任颐(1840年-1895年),初名润,字伯年,小名任和尚,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任伯年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著名的海派画家之一,与任熊任熏并称“海上三任”。其绘画技法全面,人物、花鸟,山水等,无一不能。在演习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绘画中的素描、水彩技法,堪称百年难遇的全才画家。

作品曾展出于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才纵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任伯年作品专题展》,2015-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传统的维度——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对民族传统绘画的临摹与购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