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4 18:58
横山区(Hengshan District),陕西省榆林市辖区,地处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位于鄂尔多斯草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南缘,明长城脚下,无定河中游,僻处内蒙古、陕西交界,古称塞北边陲,扼榆定公路之咽喉,介于东经108°56′41″~110°01′48″,北纬37°21′43″~38°14′53″。距榆林市区51千米。距省会西安市517千米,米脂县城108千米,靖边79千米,子洲87千米,乌审旗治122千米。总面积4333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横山区辖13个镇、5个街道,区政府驻横山区政府大楼。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28.27万人,城镇化率56.23%。
夏,传说雍州之域,为熏育氏族活动之地。
商,熏育、龙方之域。
西周,犬戎、西申(白翟)地。
东周,春秋时属林胡地。战国时,北属林胡,南归魏境。魏置肤施县于境内(今党岔附近)。
秦,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始统于秦。境归秦,属上郡肤施县。
西汉,本境分属朔方刺史部上郡奢延县(址于现靖边县城西北30千米红柳河南岸)和肤施县,亦说怀远堡等地属白土县(址在神木市南)。
新,奢延县易为方阴县,西北部属之。
东汉,属并州刺史部上郡肤施、奢延县,今响水一带归圜阴县(址在神木市南)。
三国、西晋,羌胡地。
东晋、十六国,先后属前秦、后赵、后秦上郡。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匈奴贵族赫连勃勃破鲜卑、薛干等部,称天王建大夏(十六国之一,或称五胡夏,定都统万城),归夏。
南北朝,属北魏夏州(治所统万城)化政郡岩绿县(址原统万城,即今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子),后归西魏化政郡。北周保定三年(563),银州(今党岔)一带改属北周雕阴郡儒林县(址榆阳区东南)。
隋,大业十三年(617),鹰扬郎将梁师都起兵反隋建梁国,属梁。
唐,为关内道夏州朔方县(址白城子)、德静县(内蒙古乌审旗东南)和银州儒林县。
五代十国,属定难军夏州、银州。
北宋,以横山为界,西北部归西夏,南部为宋地属永兴军路延安府绥德军。
南宋,以芦河、无定河为界,北部归西夏夏州,南部为金地属鄜延路绥德州。
元,为陕西行省延安路米脂县。
明,分属陕西省榆林卫和延安府米脂县。
清,雍正九年(1731年)取“怀柔边远”之意,置怀远堡为县(治所今旧县城),属榆林府。
民国三年(1914年),为别安徽省之怀远县,遂依境内横山山脉更名横山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陕北工农政府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境内成立赤源县(址麻城界)和米西县(址石窑沟乡牛肋脖湾)。
1946年10月,县府易帜,县境改属榆横政务委员会(设于镇川)管辖。
1947年,归陕甘宁边区政府绥德分区所辖。翌年,改属榆林分区。
1958年12月,横山县置撤销,本境分别划入榆林、靖边、米脂县。
1961年9月,县复,隶属陕西省榆林地区。
2015年12月25日,撤销横山县,设立榆林市横山区,横山区人民政府驻横山街道北大街9号。
2016年11月9日,横山“撤县设区”挂牌仪式在该区机关大楼前隆重举行,此举标志着榆林行政区划正式变为2区10县。
截至2024年3月,横山区辖13个镇、5个街道。区政府驻横山区政府大楼。
横山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明长城脚下,无定河中游,僻处内蒙古、陕西交界,古称塞北边陲。扼榆定公路之咽喉,位于东经108°56′41″~110°01′48″,北纬37°21′43″~38°14′53″。地处榆林市中部,东与米脂县相邻,东南与子洲县毗邻,南连延安市子长市,西接靖边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接壤,北倚榆阳区。距榆林市区51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3.8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5.85千米,总面积4333平方千米。
横山区地处陕北黄土梁峁丘陵区北端,毛乌素沙漠南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分为: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地势平缓,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滩地宽谷;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无定河、芦河和大理河川道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要山脉有横山山脉,境内最高峰西阳坬山位于魏家楼镇,海拔1534.9米,最低点孙园则的无定河出境口河床位于党岔镇,海拔887米。
横山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气温日差较大,寒潮霜冻时有发生,并多有大风,间以沙尘暴;夏季炎热,雨量相对增多,多有暴雨出现;秋季多雨,降温快,早霜冻频繁;冬季严寒而少雪。多年平均气温8.9℃,1月份平均气温-8.2℃,极端最低气温-29.0(1954年12月28日);7月份平均气温23.4℃,极端最高气温40.4℃(2005年6月22日)。最低月均气温-13.2℃(1955年12月),最高月均气温25.9℃(2001年7月),无霜期年平均17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52.2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516.0毫米(197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210.9毫米(197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横山区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流域面积4333平方千米。主要河流属黄河水系,有无定河、芦灌、大理河、小理河、黑木头河等大小河流115条。主要河道有二级河无定河1条,境内长95千米;四级河大理河、芦河2条,境内长94千米;五级河石窑沟、黑河子、黑木头川、小理河4条,境内长135.2千米;河流总长度634.2千米,河网密度0.14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5.3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无定河,从雷龙湾镇的黑河村入境,至党岔镇朱家沟出境,流经境内城关街道、波罗镇、响水镇、白界镇,年平均流量15.31立方米,主要支流有芦河、大理河、黑河等。
横山区总土地面积650万亩,农耕地100万亩,林业用地270万亩,牧业用地250万亩。
横山区共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天然气、石油、矿盐、高岭土等近10种。煤炭总储量达500亿吨,属举世瞩目的陕北神府煤田带。天然气面积大,含气层位多,总储量为1.56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500万吨。矿盐属榆、米、横特大矿盐区,总含量在13000-18000亿吨,属上等精盐。境内地下还有油叶岩、石灰石、铁、沙炭等矿产资源。
横山区境内主要河流属黄河水系,年自产水2.02亿立方米,过境水流量3.83亿立方米,年均流量2924万立方米/秒,,年径流量5.85亿立方米,水利资源蕴藏量7322千瓦,地下水可利用开采量达7277万立方米。
横山区境内动物和野生动物近30种。植物资源有农作物、经济作物、树木、绿肥和野生植物150多万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横山区常住人口为3624750人 。
截至2023年末,横山区总户数116529户,年末户籍人口为384663人,其中男性人口203025人,占总人口的52.78%,女性人口181638人,占总人口的47.22%。当年出生人口2448人,出生率为6.4‰;死亡人口877人,死亡率为2.2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2‰。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73466人,占户籍人口的19.1%(公安户籍口径城镇化率)。另据上级统计部门反馈,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8.27万人,出生率7.47‰,死亡率7.22‰,城镇化率56.23%(常住人口口径的城镇化率)。
2011年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6.65万人,占99.978%;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3个少数民族,共82人,占0.022%;超过30人的有蒙古族、回族2个民族,其中蒙古族40人,占少数民族的48.78%;回族31人,占少数民族的37.80%。
2022年,横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50亿元,增长14.0%,高于全市8.4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94亿元,增长4.4%,较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76亿元,增长19.0%,较前三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80亿元,增长5.1%,较前三季度提升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比为9:68:23。
2023年,横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83亿元,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1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1.99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7.67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占比为7:72:21。
2023年,横山区在库项目190个,本年新入库项目108个,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9.3%。其中,建筑安装工程增长35.3%;设备工器具购置增长5.1%;其他费用下降31.4%。房地产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6.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5.0%。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4.2%。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3.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01%。
2023年,横山区完成财政总收入63.17亿元,增长2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41亿元。完成财政支出52.56亿元,增长8.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60亿元,增长8.5%;农林水事业费支出10.78亿元,增长3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1亿元,增长24.3%;卫生健康支出3.55亿元,增长2.6%;教育支出10.42亿元,增长0.3%。
2023年,横山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95903亩,产量240680吨;蔬菜播种面积71035亩,产量97983吨;水果面积129019亩,挂果面积76261亩,产量79299吨。今年推广(补贴为主)各类农机具2000多台。其中:拖拉机120台、耕作机械1177台、播种机械110台、植保机械140台、饲草加工机械260台、田园管理机械40台、种植施肥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收割机等共100台。今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10万亩,机播作业面积75万亩,机械植保面积70万亩,机收作业48万亩。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2.11亿元,增长4.8%。其中,畜牧16.32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31.3%,增长4.3%;农业30.41亿元,增长5.4%;林业0.70亿元,下降3.1%;渔业0.29亿元,增长7.5%;农林牧渔服务业4.37亿元,增长3.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63亿元,同比增长4.0%。禽蛋产量5339吨,增长0.21%;奶类产量433.8吨,下降1.27%。生猪出栏6.44万头,增长3.08%;羊出栏64.64万只,增长1.28%;家禽出栏49.89万只,增长5.19%。生猪存栏5.24万头,下降0.22%;羊存栏101.58万只,增长4.98%;家禽存栏64.9万只,增长9.41%。
2023年,横山区随着煤炭及煤化工产品价格下滑,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59.10亿元,下降5.6%,实现工业增加值285.12亿元,增长1.0%。分行业来看: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46.32亿元,下降0.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102.72亿元,下降21.2%;煤炭开采业完成产值146.36亿元,下降6.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完成产值35.50亿元,下降12.7%。分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2078.01万吨,增长7.9%;甲醇产量81.24万吨,增长4.7%;聚乙烯产量120.16万吨,增长9.9%;发电量完成297.55亿度,下降1.7%;醋酸产量42.02万吨,下降2.4%;聚丙烯产量35.61万吨,下降5.4%;原油产量11.80万吨,下降4.8%。
贸易业
2023年,横山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03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28亿元,增长4.9%,较前三季度提高5.6个百分点,占零售总额的57.9%。分行业类别看:商品零售业占据主要地位,实现零售额52.3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6.8%;实现餐费收入1.7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汽车销售则是重中之重,累计销售汽车22629辆,增长12.5%,实现销售额31.90亿元,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0%。
金融业
2023年,横山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4.14亿元,增长21.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41亿元,增长64.8%。
邮电业
2023年,横山区邮政业务总量实现收入3592万元,同比增长8.77%。邮路总条数24条,总长度2776公里,农村投递单程路线长240公里(横山-石湾沿线)、农村投递单程路线长255公里(横山-韩岔沿线)。移动电话用户175288户(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总和),宽带用户77165户(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总和)。
2023年,横山区技术合同交易额5300万元。
2023年,横山区有学校、幼儿园共计120所。其中中小学55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普通高中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24所,小学教学点10所),幼儿园62所,职业中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有专任教师4285人,其中高级中学专任教师648人,中等职业中学专任教师208人,初级中学专任教师1002人,小学专任教师1509人,幼儿园及学前班专任教师890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28人;在校学生56096人,其中高中生6775人,中职生1789人,初中生12746人,小学生24463人,幼儿园及学前班学生10191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32人。
2023年,横山区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文化环境抽查合格率达到100%。
2023年,横山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8个。其中医院16个(综合医院12个、中医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9个(乡镇卫生院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0个、村卫生室208个、诊所医务室等21个);专业公共机构3个(疾控中心1个、妇保院1个、监督所1个)。全区共有床位1496张,卫生技术人员2252人。
2023年,横山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18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8万人。2023年有养老机构4家,农村养老服务设施100个,床位数有1421张。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961户7291人,发放低保资金4556万元;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504户3086人,发放保障资金3063万元。供养农村特困人员678户785人,发放特困资金827万元。城市特困11户13人,发放特困资金26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238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2953人。
横山区境内交通便捷,东与包西铁路、210国道相连,中有204省道穿越,北与包茂高速公路相接,南有青银高速公路、307国道及太中银铁路通过,基本形成了内连外通、北上南下的交通网络。
截至2023年末,横山区境内共有铁路74.65km(银太36.5公里、神延18公里、榆横工业园区20.15公里)。全区公路总里程4645.8公里,路网密度1.07公里/每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5公里(包茂27公里,青银58公里)、国道126.2公里(G307—35公里,G210—87公里,G242—4.2公里)、省道143公里(S106—110公里,S503—33公里)、县道353公里、乡道356公里、村道3582.6公里。
截至2022年,横山区有各类文物遗存129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处,省级13处,市级9处,是全省18个文物大县之一。
截至2022年末,横山区有1项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3项市级项目和20项区级项目,拥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46人。
横山老腰鼓
横山老腰鼓,陕西省横山区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横山腰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四种类型。流传在陕北地区的横山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是现存唯一的老腰鼓,其产生可追溯到明代中期。2008年批准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陕北说书
横山区境流传的陕北说书,有悠久的历史,是横山群众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从事说书的人多是盲人,60年代初有百余人,遍及横山县。建国前,盲艺人走门串户,为群众说平安书,祈福增寿。有的还兼搞“卜卦、算命”等迷信活动。陕北说书形式简单,活动方便,不受时间、地点和听众人数的限制,穷乡僻壤都可到,家庭院落,田间地头都可说。陕北说书原来只是一人表演,在右小腿绑三层竹板,左膝上绑一扇小铜钹,右手背戴一串蚂蚱子,配合三弦,弹说带唱。70年代后,陕北说书有新的发展,由单人说唱,变为1~5人联合说唱,乐器也增加板胡、二胡、笛子、四页瓦、小锣、小鼓、小钹。演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横山牛王会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在横山城乡流行很广,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下来的,分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种,包括小调、信天游、劳动号子、风俗歌、秧歌等。内容以爱情为主,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争取婚姻自主,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与解放后人民民主幸福生活的赞颂。它的特点是纯朴优美、活泼、上口,歌词信口而出,“游天”而唱。
横山道情戏
横山道情戏有着“九腔十八调”的美誉,音乐优美、节奏明快,唱腔时而高亢奔放、粗犷质朴,时而细腻委婉。横山道情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代表曲目有《孟姜女哭长城》、《红毛跳墙》、《雪拥蓝关》、《十万金》等。2013年,横山道情戏被列入第四批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横山区炖羊肉制作技艺
横山炖羊肉有从选肉、切肉、洗肉、去沫、调料、翻肉、出锅等七个步骤要点,榆林横山区炖羊肉制作技艺入选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横山区内宗教主要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现有省批宗教活动场所11处,市批宗教活动场所10处,民间信仰场所76处。信教群众较多,分布较广。
横山区境内土特产品有横山羊肉、大明绿豆、横山白绒山羊、横山香谷米、横山洋芋等10多个品种。
横山羊肉
横山羊肉肉质鲜嫩、肥瘦相间、高蛋白低脂肪、无膻味、香味浓郁、风味独特,被誉为“肉中之人参”。201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公布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大明绿豆
大明绿豆籽粒外观浅绿光亮,颗粒大,富含淀粉、脂肪、纤维素、钙、磷、铁和维生素等,被誉为粮食中的绿绝珍珠。其味甘性凉,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消肿利水、明目降压功效。是主要出口创汇名特优产品。200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公布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横山白绒山羊
横山白绒山羊产绒量高,绒纤维细长、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净绒率在56%以上,产重率在105%以上。饲养特点是耐粗饲,耐寒冷,抗风沙、抗病力强。
鲁贲(1912~1940)原名鲁学曾,字如愚,横山镇柴兴梁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 牺牲。
吴生秀(1910~1985),陕西省怀远(今横山)县殿市镇李继迁寨吴岔村人。曾任轻工业部副部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共七大、八大候补代表。
张东皎(1903~1932),原名长发,字伯英,陕北红军领导人,革命烈士,横山县高镇张家坬村人。
韩起祥(1915~1989),陕北说书演员,民间曲艺家,陕西横山县人。作品中100多部传统书、170种民歌小调、572部(篇)260万字新书词被录音、记载、印刷出版。1989年8月6日在延安病逝。
2019年2月2日,横山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