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屿之战

更新时间:2023-08-30 23:45

横屿之战发生在1562年的战争。

战争背景

浙江倭寇平息后,福建倭患日甚。北自福宁、南及漳(州)、泉(州),沿海千里尽为贼窟,兵将怯懦。明廷遂准福建巡抚游震得之请,命戚继光领兵6000人入闽,督府中军都司戴冲霄率兵1600人佐之。八月初一,戚继光率军自温州抵达福宁(今福建霞浦)。根据福建倭患情形,戚继光决定先捣毁横屿倭巢,然后乘胜收复福清的牛田、莆田的林墩。横屿四面环水,东南北三面距陆地约10里,唯西面靠近陆地。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时淤泥成滩,易守难攻。倭寇筑巢其中,企图久据。

倭寇在侵犯浙江沿海的同时,也严重地骚扰掠袭了福建各地。尤其是倭寇在浙江受到戚家军的痛击后,便日益向南发展。福建形势危急。福建巡抚游震得上疏朝廷,请速派兵援救。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七月,胡宗宪命戚继光率本部正兵6000人,另以督府中军都司戴冲霄率部1600人协助,往援福建。戚家军进福建后,与倭寇连续作战,四战四捷。

横屿是倭寇在福建境内经营多年的老巢,位于宁德县城东北20余里处,是海中的一个小岛,隔10里浅滩与大陆相望。这片浅滩,潮来成海,潮退泥洼。用陆兵攻打难于涉渡,用水师进攻则船易搁浅。倭寇凭借这种条件,在岛上经营多年,筑城建垒,经常驾小船出外抢掠,并在岛上为非作歹。

作战情况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在明抗倭的战争中,浙江都指挥使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横屿岛(今福建宁德东北20里)歼灭倭寇的渡海登陆作战。

浙江倭寇平息后,福建倭患日甚。北自福宁、南及漳(州)、泉(州),沿海千里尽为贼窟,兵将怯懦。明廷遂准福建巡抚游震得之请,命戚继光领兵6000人入闽,督府中军都司戴冲霄率兵1600人佐之。八月初一,戚继光率军自温州抵达福宁(今福建霞浦)。根据福建倭患情形,戚继光决定先捣毁横屿倭巢,然后乘胜收复福清的牛田、莆田的林墩。横屿四面环水,东南北三面距陆地约10里,唯西面靠近陆地。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时淤泥成滩,易守难攻。倭寇筑巢其中,企图久据。

戚继光根据横屿岛地形和倭情,决定采取先定外围,抚收胁从,从张湾方向伺机登岛的方略。随即积极备战:传令全军不许争功误事;传檄民众,防止奸细;了解地形、潮汐规律和倭寇分布情况。八月初六日,戚继光率军至东墙铺,安营扎寨。初八日,戚继光利用小潮退潮之机,从张湾出发,涉海攻岛。命令把总张谏留守东墙铺,以防倭寇掩袭戚家军侧后;自率主力到宁德废址,再兵分两路,一路由戴都阃率领,以降兵为向导,由东山铺前进,一路由戚继光督王如龙、吴惟忠等降兵为向导,由兰田涉渡;调张谏部屯金垂渡,参将张岳屯石壁岭,为左右翼,以防倭寇遁逃;以水兵都司张汉率舟师一队泊于横屿外洋,准备夹攻。

八时左右,戚继光除留王如龙据港尾海岸,以防倭寇逃窜外,命令陈大成、吴惟忠、陈子銮、童子明各部乘退潮涉渡,向预定登陆地点前进。部队列鸳鸯阵,每人负草一捆,匍匐前进,随进随以草填泥。倭寇列阵以待,企图乘明军立足未稳,队形混乱之际歼灭之。

戚家军登岸后按原定部署展开进攻,陈子銮、童子明从正面冲其阵,吴惟忠以右翼攻其巢,陈大成部从左翼沿山脚绕敌侧后,进行围攻,大败之。斩首340级,救出被掳男女800余人。缴获大批兵器,残倭逃海上时,淹死600余人。

胜利原因

戚家军周密部署,水陆配合,全歼盘踞在岛上的倭寇一千余人。抗倭战争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沿海民众大力支持,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指挥卓越,战法灵活,在战略战术上,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进攻重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防御重积极主动而不是机械地死守,在防御中伺机反攻;招募和训练御倭新军,改变明军成分,提高战斗力,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鸳鸯阵”,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力量,有效地打击敌人;加强海防设施,建立地方武装;针对倭寇活动的特点,采取清除内奸,孤立倭寇,剿抚并施的对策,各个歼敌。抗倭战争的胜利,基本消除了明代近200年的倭患,是抗击外来侵略、保卫祖国海疆的著名战例,也为中国海防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