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09:09
横斑锦蛇(学名:Euprepiophis perlaceus)为游蛇科玉斑蛇属体型中等大小的无毒蛇,头、颈区分不明显。头背黄绿色,具3条黑色横斑:第1条横跨吻背;第2条横跨两眼,在眼下分2支,分别达口缘;第3条呈倒“V”形,其尖端始自额鳞,左右支分别斜经口角达喉部。体、尾背面橄榄绿色或黄绿色,具几十道横斑,每个横斑由黑-黄绿-黑3道横纹组成,每横纹约占1枚背鳞宽。成体体色偏黄绿色,中间这道横纹与体色接近,且黑色横纹中夹杂珍珠样点斑,串联成珍珠项链样。每组横斑前后相隔4-6枚背鳞。腹面乳白色,腹鳞具黑色大斑点,约占1枚腹鳞宽。
横斑锦蛇是由美国学者Stejneger于1929年依据采于四川雅安的一号雄蛇标本发表的新种 ,模式标本保存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往后的近60年来未再发现其他个体,以至于有人怀疑其有效性(该蛇与玉斑锦蛇有相似的色斑和体色,有人曾猜测是玉斑锦蛇的个体变异)或已经灭绝。直到20世纪80年代,邓其祥等才又于四川省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及泸定县海螺沟森林冰川公园采得3号标本。此后,在历次的科学考察中,又陆续在石棉、宝兴、峨边和美姑等县有零星发现。赵尔宓还专门发文通过形态比较从而确认了横斑锦蛇的有效性。
横斑锦蛇原隶属于锦蛇属Elaphe,陈欣和美国学者Burbrink等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指出横斑锦蛇与玉斑锦蛇、日本丽蛇(Euprepiophis conspicillata)关系最近并组成一个单系,并另立新属玉斑蛇属Euprepiophis。
体型中等偏大,头略大,与颈明显区分。眼大小适中,瞳孔圆形;躯尾修长适度。背面灰褐色,有多数排列不规则的横斑,有的前后交连,组成横斑的鳞片色白而镶黑边,俨如一串串白色珍珠;腹面污白色,有多数灰黑色大块斑。头背吻端有2个黑横斑,第一横斑横跨左右鼻孔,第二横斑横跨两眼后分叉达上唇缘;头及枕背有3个呈套叠的倒“V”形黑斑。颊鳞1枚;眶前鳞1枚,眶后鳞2枚;颞鳞1+2(个别3)枚;上唇鳞7枚(2-2-3式);下唇鳞7~9,前3或4枚接前颔片;颔片2对。背鳞19-19-17行,前段中央11~13行起棱,后段及尾背鳞片全部起棱;腹鳞224~231枚;肛鳞二分;尾下鳞57~69对。
栖息于海拔1650~3370米的湿润山地落叶阔叶林下,常见于路边、溪沟边、灌木丛中。
横斑锦蛇属于偏食性蛇种,饲养环境下观察所取食的饲料种类主要是小型脊椎动物,尤其是出生后不久的乳鼠,偶尔也捕食蛙类,但从不主动捕食昆虫和昆虫幼虫、蚯蚓、蛞蝓和蜗牛等无脊椎动物。对个体稍大的鼠类,如体重超过15克的小白鼠,只是攻击而不捕食。在饲养过程中观察,将投喂的10日龄以下的小白鼠,分散投喂到饲养房的各个区域角落,横斑锦蛇只捕食隐秘角落中的小白鼠,如蛇窝的层板缝隙中,或被纸张覆盖的下面,很少暴露在开阔区域下进食。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观察到横斑锦蛇的进食,但以夜晚取食居多。横斑锦蛇在捕食时,由于捕食的是体积较小的小鼠,一般是直接咬住猎物,然后迅速吞咽,而不是缠绕致死后再吞咽。一条成年体重在200克~250克的成体横斑锦蛇,一次可以进食2~5只3克~15克的小白鼠,通常总量不超过20克。6月、7月、8月、9月气温在26摄氏度左右,进食量最大。横斑锦蛇在一次进食后进窝休息5天~10天不再出窝活动,也不饮水。只有在消化结束后再出窝活动寻找食物。
横斑锦蛇在10月气温下降到20摄氏度以下后停止进食,当气温降到16摄氏度以下不再出窝活动进入冬眠;此时不见蛇出窝活动,也不见蛇出窝饮水。来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6摄氏度以上可见出窝活动,22摄氏度以又开始进食。
蜕皮时,先将头部在粗糙的石块或木板上磨擦,头部皮自吻尖处张开,然后利用石头或木板夹缝夹住皮,身体慢慢往前爬行,数十分钟后,1张完整的蛇蜕就留在地面上。
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中国四川省、陕西省。
卵生。2017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丁利带领的研究团队与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林科院的合作者,终于攻克繁育横斑锦蛇的难题,首批蛇卵孵化成功。1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气温经常很低,某种程度上,这里是冷血动物的禁地。分布在那里的蛇一般都是卵胎生,避开了自然孵化的艰难。但横斑锦蛇仍然是卵生、自然孵化。
横斑锦蛇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濒危(EN);《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EN)。
由于横斑锦蛇鲜少有发现,种群趋势并不为人所知,但据推测,随着栖息地的丧失,种群趋势正在下降。
由于分布区狭窄、过度开发和森林砍伐导致的栖息地质量衰退、盗猎现象、栖息地周边不少农户对横斑锦蛇在内的无毒蛇,均采取捕杀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