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2 14:03
1893年在上海设立分行。以后陆续在中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金融机构。依仗侵略特权在中国东北发行日本纸币。积极参与对华资本输出,参加帝国主义银行团,先后承办多笔对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贷款,以及地方政府和实业借款,从中榨取大量利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势力扩展至山东境内。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配合日本侵略军控制沦陷区的金融,摧残中国民族工业和金融业,扶植日军控制的工矿企业和伪组织银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华分支机构被国民党政府指定银行接收清理,横滨总行于1945年改组并改名为东京银行
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执行日本帝国主义扩张和侵略政策的对外贸易银行。成立于1880年,在横滨设总行,资本300万日元,后逐步增加到1亿日元。创办时,日本政府除投资1/3外,还存放数百万日元。1882年日本银行成立,又为它提供长期低利贷款2000万日元,并以极低利率贴现它的外汇汇票,全力支持它在国外金融领域的竞争力量。
1893年横滨正金银行在上海设分行,以后又陆续在香港、天津、牛庄、北京、大连、沈阳、汉口、开原、长春、哈尔滨、青岛、济南、广州等地开设分支行。作为日本政府的对外贸易银行,除了以上海为中心,致力于成为远东最大的国际汇兑银行外,还配合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国策,处心积虑地在中国东北,特别在南满扩展金融势力,发行大量钞票。
尽管日本并非资金充裕的国家,但正金银行对中国也进行了资本输出。继1906年对直隶(今河北)总督袁世凯(1859~1916)贷款银300万两后,又经营对中国邮传部和地方政府的借款。它对汉冶萍公司的贷款笔数多,金额巨,是外国银行通过贷款控制中国工业的典型。1913年英、法、德、俄、日组成的五国银行团(见国际银行团),正金银行是日方代表,但它承受的对华借款全数是在伦敦、巴黎、柏林市场上发行债券,自己未出分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德在华侵略势力削弱,日本在华银行势力扩展迅速。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占领军的庇护下,正金银行加强对日占区金融的支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它又接管英、美在华银行。但它并未在日占区添设分支机构,而是致力于对整个金融市场的指导与策划;在货币方面推行军用票、联银券、蒙疆券、储备券的流通;又独占日汇市场,并以大量资金资助日本在华的大企业开发资源,收购物资,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1945年日本战败后,横滨正金银行于1946年被盟军统帅部命令解散。
1893年,横滨正金银行到中国开展业务。
上海分行:1893年开设,起初在南京路租房营业,业务发展后,购进外滩32号地皮建造行屋。1923年买下外滩24号老沙逊洋行行址,请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到1924年重建了一座6层古典主义风格的花岗石大楼。建筑面积为18932平方米。柱廊采用爱奥尼柱式。1945年后,该楼改作中央银行行址,大楼也易名为中央大楼。1949年后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办公楼。1956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迁入大楼办公。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
1930年横滨正金银行大连银拾钱
汉口分行:1894年开设,位于汉口英租界江滩,(现在的门牌号码是沿江大道129号、南京路2号),1921年建造4层大楼,由景明洋行设计,建筑面积5632平方米,古典主义风格,麻石外墙。主入口设在转角处。正立面柱廊采用爱奥尼柱式。内部装饰华丽,有一些日本元素。1998年被公布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为湖北省国际信托公司使用。
天津分行:1926年在天津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80号)建造大楼,古典主义风格,有漂亮的玻璃顶和回廊。由景明洋行设计,现为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使用。
大连分行:1909年在大广场(今中山广场)建成一座文艺复兴式样的3层楼房,上面有三个别致的绿色穹顶,日本建筑师太田毅设计。
北京支行:1910年开设,坐落在东交民巷与正义路交叉路口东北转角日本使馆旁,西洋古典风格,转角处设穹顶。设计者是日本建筑师妻木赖黄。大楼的背面内侧,多设日本木制回廊和拉合门窗。
青岛分行:1913年开设,位于青岛日侨集中区域的核心(今市北区馆陶路1号)。1919年7月31日建成,占地7亩的红顶二层。建筑面积1787平方米,日本建筑师长野宇平冶设计,正立面有8根方形花岗岩壁柱和凸檐金字塔型山花。1945年,横滨正金银行被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接收。该楼被列为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
其他各地分行:沈阳、哈尔滨、长春
1980年,东京银行作为第一家外国银行获准在北京开设代表处;1986年,该行在深圳开设了分行。
现在使用单位为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