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9 08:40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是壳斗科栎属植物。茎秆较高,挺直,树皮灰褐色,上面有裂纹,树冠呈椭圆形;叶片较大,表面深绿色且光滑无毛;花朵较小,淡黄色;果实呈椭圆形,种子灰棕色。花期4—5月,果期9月。《诗辑》云:“柞,坚轫之木。”古人说“其叶附着甚固”,名曰“柞树”。
《诗辑》云:“柞,坚轫之木。”古人说“其叶附着甚固”,名曰“柞树”。
蒙古栎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紫褐色,有棱,无毛。顶芽长卵形,微有棱,芽鳞紫褐色,有缘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7-19厘米;宽3-11厘米,顶端短钝尖或短突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7-10对钝齿或粗齿,幼时沿脉有毛,后渐脱落,侧脉每边7-11条;叶柄长2-8毫米,无毛。
雄花序生于新枝下部,长5-7厘米,花序轴近无毛;花被6-8裂,雄蕊通过8-10;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长约1厘米,有花4-5朵,通常只1-2朵发育,花被6裂,花柱短,柱头3裂。
壳斗杯形,包着坚果1/3-1/2,直径1.5-1.8厘米,高0.8-1.5厘米,壳斗外壁小苞片三角状卵形,呈半球形瘤状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绒毛,伸出口部边缘呈流苏状。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3-1.8厘米,高2-2.3厘米,无毛,果脐微突起。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于海拔200-2100米的山地,在中国东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米以下,在华北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上,常在阳坡、半阳坡形成小片纯林或与桦树等组成混交林。
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 蒙古栎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15℃时发芽缓慢,30-35℃时发芽最快,但幼芽细弱。茎叶生长适宜的白天温度为23-30℃,夜间温度为15-18℃;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生长缓慢。幼瓜生长适宜温度白天为25-30℃,夜间为15℃左右。蒙古栎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力,能适应南由华中地区直至东西伯利亚-56度,乃至-60度的低温,早中国的分布区约在年均温-3度以上,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蒙古栎的垂直分布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在大、小兴安岭的海拔250-400米范围内,蒙古栎长分布于低山顶部和山脊以及坡度小的各个坡向上。海拔400-600米直至长白山800米以下,蒙古栎能在坡度3-35度的南坡形成纯林。甚至东北西部兴安岭以南地区,蒙古栎的分布高度可上升至870-1600米。东部三江平原的残丘上也有生长。蒙古栎适应较广的土壤类型,多生长在酸性或微酸性较肥沃的暗棕色森林土和棕色森林土上。人为破坏严重的山地,蒙古栎能在干燥阳坡,土体发育不全的粗骨土上成林,但其地位甚低。
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世界多地有栽种。
播种繁殖。种子催芽后采用垄播,播种量为150g/m。当年生苗高20-30cm。3年生苗可出圃栽培。
栗实象鼻虫(Curculio davidi Fairm):成虫体长7-9毫米,赤褐色或黑色而有灰黄色鳞毛嘴细长,腿节棍棒壮下面有一齿突。幼虫在种子内蛀蚀,种子在外面看不到柱孔,仅有一小黑点,受害种子不成熟往往早落,如有三头以上幼虫为害,一般都失去芽力。特别在种子堆积期间,温度升高,幼虫蛀蚀严重。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2019年版)——附录Ⅲ。
唐代诗人皮日休《橡媪叹》中写道“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可见唐代末期,蒙古栎的种子“橡子”已是民间的一种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