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5 14:10
欧内斯特·肖松,1855年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在音乐上主要受到瓦格纳和弗兰克的影响。他用十年时间创作了瓦格纳风格的歌剧《亚瑟王》,但上演并不成功。在器乐创作上,他主要遵循弗兰克的道路。肖松的作品常常高度半音化,充满色彩丰富的和声,华美的旋律和精巧的配器,并常用循环主题手法。
1855年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个市政工程承包商家里。他自小生活在畜裕、温暖的环境,约十五岁便开始涉足巴黎许多文艺沙龙,习惯于在阅读、作画、参观画展和听音乐会中过日子。
肖松虽遵父命攻学法律,获得博士学位,并就任巴黎上诉法院的律师(1877年),但由于天性优柔寡断,多愁善感,以至于无法从事他所学成的专业,1879年底,他进巴黎音乐学院马斯内的配器班学习,依然未下定决心改行。这期间,他曾参加罗马大奖竞赛未获成功,此后转随弗兰克勤苦学习作曲几近三年,1883年毕业。
肖松在弗兰克的众多学生当中,也许是写作旋律最有天份和最自然的一位,他的基本气质是抒情的,但这正如福莱一样,既是他的主要美质,同时又是他的缺点的根源。他的音乐时常蒙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有时还强化为悲剧性的情绪,但首先总是充满着一种不定的柔情和雅致。
一般说来,肖松比丹第更有创造性才能,但他缺少丹第所拥有的那种精密的自我锻练和惊人的自我发展的能力,他的个性的内在美可以说仅次于丹第;他像丹第那样,写作乐队和戏剧作品,还有室内音乐,但他的歌曲创作却不像丹第那样,应该说,成就要低于福莱和杜帕克。
肖松的戏剧作品如抒情戏剧《海伦》(1884年)和《阿尔蒂斯王》(1895年)以及为莎士比亚的《基风雨》写的配乐(1888年)等,常有把瓦格纳的手法同法国人的思维结合一起的痕迹,像丹第和夏布里埃一样,他写的爱情二重唱,总是使人想到瓦格纳的《特里斯坦》的第二幕。
不过,肖松的声誉主要在于他的器乐作品方面—包括一部交响曲(1890年)和在他的器乐作品中最负盛名的小提琴与乐队合奏曲《音诗》(1896年)。
肖松的器乐作品,早期的可以看到马斯内的印记,但总的说来,在手法和风格方面,他显然是弗兰克的忠实信徒,此外,由于他多次到过德国,还深受瓦格纳的影响。九十年代,同一些象征派诗人的交往,使他的作品在某些方面又同印象派有点相近。
肖松对发展法国民族音乐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最初的成员之一,从1896年起又担任该会的秘书若干年,他有许多作品都是在协会组织的音乐会上初演的。
肖松在当时的法国作曲家中,从外表看来,确是一个幸运儿。他的生活非常富裕(他时常资助不及他那般好运的法国作曲家),婚姻美满,珍藏的名画使他的家就像一座真正的博物馆一般。然而,他的生活也并非真正顺适,他那和蔼可亲的外表,常常掩饰着他内心深藏的感伤和神秘的责任感。
肖松的老师弗兰克和他的许多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个人的不幸或悲剧:弗兰克因车祸受伤致死,卡斯蒂隆(A.Castillon,1838-1873)在普法战争中负伤而死,勒柯才二十四岁便死于伤寒症,而杜帕克则因神经失常而就此不能工作;肖松也是这样,1899年6月10日,他在位于里梅的庄园里创作弦乐四重奏时,有一次骑自行车外出就此没有回家,后来人们发现他在山坡下撞裂头颅骨身死。
Op.2,七首歌曲(1879-1882)
Op.3,g小调钢琴三重奏(1881)
Op.5,薇薇安,交响诗(1882-1887)
Op.12,三首经文歌(1886)
Op.16,三首经文歌(1888-1891)
Op.19,爱和海之诗(1882-1893)
Op.20,降B大调交响曲(1889-90)
Op.21,D大调协奏曲(1889-91)
Op.23,亚瑟王,三幕歌剧(1886-95)
Op.24,梅特林克歌曲(1893-1896)
Op.25,音诗,小提琴与乐队(1896)
Op.26,四首钢琴舞曲(1896)
Op.28,莎士比亚歌曲(1890-1897)
Op.30,A大调钢琴四重奏(1897)
Op.32,节庆的声音,交响诗(1897-1898)
Op.34,两首魏尔兰歌曲(1898)
Op.35,c小调弦乐四重奏(1897-1899)
Op.37,永恒之歌(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