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7 09:06

欷,汉语文字,读作欷(xī),[欷歔]同“唏嘘”。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欷xī

1、抽泣:“胁息增欷。”

2、〔欷歔(xū)〕又作“歔欷”,义同上。

3、叹息:欷叹。仰天长欷。

欷xī

详细字义

◎ 欷 xī

〈动〉

(1) (形声。从欠,希声。“欠”与出气有关。本义:抽噎;哽咽) 同本义 [sob]

直憯悽惏栗,清劆塱涼增欷。——《文选·宋玉·风赋》

(2) 又如:欷歔(哽咽;叹气);欷吁(嗟叹的声音)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𠀤香衣切,音希。《说文》歔也。《徐曰》歔欷者,悲泣气咽而抽息也。一曰歔欷,惧貌。《屈原·离骚》曾歔欷余郁邑。《後汉·冯衍传》忠臣过故墟而歔欷。 通作唏。《史记·诸侯年表》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注》卽欷歔之欷。《韩愈·送区弘诗》独子之节可叹唏。《注》与欷同。哀而不止。

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许旣切,音饩。义同。一曰泣馀声。《宋玉·风赋》淸凉增欷。《张衡·南都赋》坐者凄欷。《注》欷,虚毅切。

又《王僧虔·祭颜延之文》以此忍哀,敬陈奠馈。申酌长怀,顾望歔欷。《杜甫·荒村诗》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皆读去声。

說文解字

歔也。从欠,稀省聲。香衣切

說文解字注

(欷)歔也。欷亦作唏。史記。紂爲象箸而箕子唏。从欠。希聲。香衣切。十五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