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5:06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是以贵州省天柱县为主,辐射带动贵州锦屏、湖南靖州的侗族、苗族人民群众聚众集会玩山、唱歌、交友、恋爱的民族传统节日,节日因较早流传于贵州与湖南交界的四十八个侗族、苗族村寨而得名。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节历史悠久,经历了古代部落首领时代至三国,两晋的孕育发展期,至清雍正时期达到顶峰,明代至民国为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再兴高潮,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步走向衰落,几经兴衰更迭,曲折发展。该歌节的发生、发展,因为没有足够的文献或其他依据,不能轻率地妄下断语。因此,对四十八寨歌节的历史渊源,人们只能从流传在当地的古歌记载中判定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流传于四十八寨的歌场起源《流离歌》唱道:“当初古人杨武王,武王手内开歌场。武王留下这条路,如今才得这团齐。”《流离歌》还载有:“歌场聚会不是今朝才兴起,自古留礼代代相传到如今。前人留下花盘古,如今才得这般齐。青山缈缈前人修路后人走,河水悠悠前人架桥后人行。一年四季四大歌场有根古,歌场礼义不是今修是古留。”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歌场众多,歌曲内容、唱腔及种类丰富,包括四大区域四大唱腔。四大区域是:苗族聚居区、侗族聚居区、苗侗杂居区、清水江流域区;四大唱腔是:河边调、高坡调、青山调、阿哩调。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中较有名的是“四大歌场”,即中寨四方坡、竹林龙凤山、茶亭四乡所、靖州四鼓楼。四个歌场因年代久远,场面隆重,历史上统称的“四大歌场”。经过岁月的洗礼、更替,到当下已衍生为天华山、四方坡、两头坳、龙凤山、平芒、阿婆坳、岩湾、十八关干田、石榴界﹑细草坪、麻阳、三门塘、溪口等歌场。每个歌场每年赶一次,时序依次为(农历):三月初一天华山,三月初三石榴界,五月初五细草坪,五月十五两头坳,六月土王赶平芒,六月十五龙凤山,七月十五赶麻阳,七月初七三门塘,七月十五阿婆坳,七月十五溪口场,七月二十赶岩湾,九月土皇十八人。集会主集中在每年的五、六、七三个月。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主要内容为唱歌,其辅助乐器为木叶。木叶吹奏起来声声入耳,婉转悠扬,传情达意,是热恋中的男女喜爱的“乐器”。而唢呐,竹笛、鼓、锣、钹等同样因演唱者的喜好也会成为歌节中的伴奏器乐。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由于其特定的侗族、苗族及其杂居区域的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习俗相同相近、语言相似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色彩;在长期的民族民歌交流活动中,四十八寨歌节因活动地点不同及不同唱腔,形成了河边调、高坡调、青山调、阿哩调等;在四十八寨歌节中,虽然苗族讲苗语,侗族讲侗话,但在四十八寨,唱起歌来,却一律只能用侗话唱,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唱习惯,千年不变;在四十八寨的苗族地区,有四语共荣并存现象,形成了既讲苗话,又讲侗话,汉话的奇特现象;在演唱中,歌手对生产、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描事等手法,随机应变,巧妙穿插,没有经过整理加工,直接演唱,纯朴自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
传承价值
歌会(四十八寨歌节),在北部侗族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是苗族、侗族文化的缩影,它是黔湘边区的优秀民间文化,是民族古歌的遗存。其歌节的丰富内容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国各民族中实属罕见,它体现了民族团结精神。四十八寨歌节,不仅对丰富和完善民族民间歌谣,而且对中国歌谣史的丰富和完善,都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四十八寨分布范围广,包括的村寨多,各村各寨均有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的歌手、歌师传授歌曲。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四十八寨歌节的传承发展同样存在着濒危的状况,主要原因有:歌节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族节日日益淡化,歌节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几万人参加歌节和演唱的场面不复再现。一些有名歌师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歌场,有的相继谢世,有些优秀歌谣难以得到传承,而年轻的歌手在演唱水平上能独树一帜,享有威望却较少。同时,随着城市打工潮的兴起,一些男女青年相继外出打工,参加活动的青年愈来愈少,断代现象已然出现。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天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歌会(四十八寨歌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歌会(四十八寨歌节)项目保护单位天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荣誉表彰
2014年被贵州省评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竹寨歌场是竹林镇辖区内的“七大歌场”之一,也是竹林镇重点打造的示范歌场。
重要活动
2017年5月22日,湘黔四十八寨歌节”在贵州省锦屏县举办。
2018年4月18日,正值农历三月三,2018年湘黔四十八寨歌节在贵州省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村举行,靖州县民宗文体旅游广电局受邀组织少数民族代表队参加。
2019年,2019湘黔四十八寨民歌大赛暨“四十八寨赶歌场”在靖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