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09:37
正定城墙,最初名叫安乐垒,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明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正定城墙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北周建为一座规模较小的石城,周长仅为13华里。
唐朝时,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为了防止滹沱河水灌城,将石城拓建成一座周长20华里的土城。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为加强真定城的防御,重新修筑真定城,疏浚城壕,以为固守之计,此次重修,将真定城墙固定在了周长24华里,高3丈余,宽2丈余的土城。
明隆庆四年(1570年)开始,经过六年时间,加固成砖城。正定古城墙,在预防水患和军事防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4年10月1日,正定城墙修缮一期工程暨南门系统保护修缮正式启动。
2017年9月2日,正定南城门对外开放,修复了长乐门城楼系统及古城墙约5.2千米,并对约2.8千米的南部城墙进行了高标准的亮化;恢复了西城门、北城门遗址;东城门为4号山军事基地占用。
正定城墙为府级规制,规模宏大,布局讲究,最初名叫安乐垒。现存的城墙为明代遗存。城墙高3丈2尺,上宽2丈,周长24华里。城设四门,东曰迎旭、西曰镇远、南曰长乐、北曰永安。各门皆有月城、瓮城和内城三道城门,设有里城、瓮城和月城三道城垣,形成迂回曲折的防御体系,起到易守难攻之效果。其中月城是加筑在瓮城外的一段弯月形城墙。也就是说,出入城内,要经历三座城门。这种形制除北京、南京等帝王之都以外,较为少见。
正定城墙属于府级规制,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四座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四角又建城角楼。整座城墙西北偏高,东南稍缺,轮廓呈“官帽”形,取《易经》中所讲的“天满西北、地缺东南”之意,又有“为官长久、贵人多出”的意思。
正定城墙每个城门有两条登城的马道,马道设于城门左右,由两侧向中间的城门方向登城,登上城墙顶部处正好是高大的城楼下。正定城的马道宽阔而平缓,比一般池城的马道都要宽大。马道中间为台阶,两侧是缓坡,方便人员行走,也方便车辆马匹通过。
正定城墙外护城河宽10丈多,深2丈多,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大、小泉眼50多穴,泉水流入护城河。护城河外,筑有护城堤,堤长4420丈,高1丈多。护城河上,在四城门外筑有石桥,桥上车马通行,桥下可以行船。
匾额
正定城墙四门中,南门名长乐门,内城、瓮城、月城城门则分别嵌有“三关雄镇”“迎薰”和“九省通衢”的匾额。东门名迎旭,其内城门嵌有“光含瀛海”的匾额,瓮城门的匾额则书有“含翠”二字。清朝时东门改迎旭门为含翠门,这与此匾上的题字有关。正定的西门名镇远门,西门内门镶嵌有“秀挹太行”的匾额,瓮城的匾额上书有“挹蓝”二字。北门名永安,北城门内门嵌有“拱护神京”的匾额、瓮城门嵌有“展极”的匾额、月城门嵌有“畿南保障”的匾额。
正定城墙是研究河北省地区东晋十六国时期至明、清时期军事防御体系及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正定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定城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自驾:自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正定城墙,路程约2千米,用时约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