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1 21:43
又称“步纲蹑纪”、“步纲”、“飞步之道”。泛指步罡,有时也指罡法的一种。出自《云笈七签》卷二十。
又称“步纲蹑纪”、“步纲”、“飞步之道”。泛指步罡,有时也指罡法的一种。步罡又写作“步纲”。道门中常将斗罡理解成天之纲维,地之纪纽。步斗罡原要履九星(北斗七星及辅弼二星),“夫九星者,定九天之灵根,日月之明梁,万品之渊宗也,”天、 地、人、阴阳、五岳四海皆以九星为根本,“五九参列,纲维无穷,制御天宿,迥转三辰,调理四五。”(《云笈七签》卷二十)
因此在地上布星图,随斗建(斗杓所指方位)步之则称步纲蹑纪。《云笈七签》卷二十收有大上飞步九晨玉经及《步天纲》皆述步行九星之法。或作禹步的总称,《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八;“太上面演天纲地纪,出为禹步。”同书又载蹑地纪飞天纲法。特指罡法的一种。
步天纲 又称“步天罡”、“踏罡步斗”。按北斗七星的捧列而行的炼修法。以布匹在地上排成北斗的形状,布匹上画出七颗星及其连线。术者闭气、念咒,然后按一定顺序以足踏画在本布匹上的七星。据称,行此术能一年辟非,二年辟兵,三年辟死,四年地仙,千害万邪,众莫敢干”。《云笈七签》卷二0《三洞经教部·太上飞行玉经》:“九晨玄纲金简文曰:修飞步九飞晨之道,亦当依步天纲之日兼而行之,益求飞天之远,玄斗屡鉴也。若兼修者,当先行九晨而后步天纲也”。
踏罡步斗 又称“步天纲”、“步纲蹑纪”。其行步方式称禹步,故有时也称其为禹步。道教施法最重要的步伐形式。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作为九重之天,脚穿云鞋,随着道曲,沉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其所步之迹最初系模拟北斗七星。中国古代的天文坐标中,以北极为天极,北极星下的北斗星随时转动,被视作居中为枢纽。《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称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因此,在观念上和行为上都有对北斗七星的畏惧、崇敬的表现,或者对之模拟以产生神秘效应的企图发生。前者表现为将北斗七星当成神(星君)加以祭祀,后者表现为以斗厌胜和指示行为取舍。踏罡步斗即是其中一法。罡,原义是斗杓最末一颗星,北斗指向其最具体的一点,就是罡。踏罡,有随斗运转的意思,比较严格的做法,是在行步时先须推算该时天罡所在以定方位。步斗,则指步伐轨迹有如斗形。这种方术,至迟在东汉末已经出现。魏伯 阳《周易参同契》,站在丹鼎派立插斥责当时“悖逆失枢机的诸术中就有“履行步斗宿’。符{上竹下录}派则将之采人 道术。张道陵一系的正一盟威道教有一种专为步斗而制的法篆《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纲篆》,又名《太亡正一星纲五斗录》,是将步北斗扩展为步五斗了。踏罡步斗的步法,称为禹步。禹步的产生可能比北斗要早。传说大禹治水时,“届南海之滨,见乌禁咒,能令大石 翻动。此乌禁时,常作是步。禹遂模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往,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曰禹步。末世以来,好道者众,求者蜂起,推演百端”《洞神八帝元变经 ·禹步制灵》。禹步之法有三步九迹之说,从葛洪记载的来看。禹步九迹是排在一条直线上,并无斗折之形。 但后来它与步斗汇合为一。禹步中膝盖常曲,出步时两脚掌多不平行,而常成“丁”字形,即九十度夹角。因二者混合,后人遂以北斗、八卦、河图等对禹步作出新的解释。或说九代表北斗九星(七星加上两颗辅星),一说恰符九宫,一说迹成坎离卦。踏罡步斗的步法,比较 基本的为斗罡。后来发展出了许多形式、内容不一的罡 法,所走的步子也不限于北斗之形。就唐宋以后道书中所载的常见罡名有:三步九迹法、十二迹禹步法、三五迹禹步法、蹑地纪飞天纲法、十五迹禹步法、天地交泰 禹步法、交乾禹步法、未济禹步法、既济禹步法、步三台七星斗法、八斗步法、步豁落斗法、步三摄纲法、三 步丁字纲法、步霹雳解咒杀鬼纲、步纲敕水杀鬼都官法、关闭七步铁盖纲法、步火铃斗法、破地召雷罡、九州罡、连珠熠耀罡、五行相生罡、五行相克罡、二十八宿罡等几十种,仍有相当一部分在正一道法中运用。其他专门的道法科仪中尚有一些特有的罡法。踏罡步斗,大抵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天象运行象征,步之即代表飞行九天,二是认为步罡有特殊威权,可以召役鬼神、禁制万物。它与掐诀一起被视作施法的主要手段。《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八:“按禹步纲斗掌目之诀,为道之大要,法之元纪也。纲者,乘于正气以御物,诀目者,立于神机面运化。修仙炼真,劾召制伏,莫不资之于此矣。”不过,步罡通常是作为道法科仪的一项方法出现,其赋义即所想象的内容,随道法具体内容而异。—般说来,在科仪中凡涉及进表上章,法师步量时侧重飞行九天,达于帝所的一面,而在召将、驱霉,捉妖一类法术中,则侧重于其“制伏凶恶、克伐灾危”。《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