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彟

更新时间:2024-09-29 14:18

武士彟(577年—635年),字信,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开国功臣,东都丞武华之子,武周皇帝武则天之父。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武士彟生于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父亲武华据说做过隋朝的东都丞(关于其家世的争议,参见后文“人物争议-祖先家世”部分)。武士彟的家族世代经商,十分富裕,武士彟也热衷于社交活动。

武士彟“才器详敏,少有大节”,长大后,“深沉多大略”,读书读到忠臣事迹,便反复研读,立志要出人头地。隋朝大业年间,他经营木材生意,参与东都洛阳营建事业,这期间得罪了负责东都营建的司空杨素,后因杨雄牛宏等的庇护而免祸。

后来,隋炀帝大规模征兵,武士彟也弃商从戎,参军入伍,在鹰扬府做一名队正。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被任命为并州刺史、河东抚慰大使,屯驻在守汾、晋之地镇压起义,在此期间,李渊曾在武士彟的家中休息,二人从此成为朋友。另有说法是,武士彟曾出计平定杨玄感之乱,李密因此邀请他加入自己阵营,武士彟判断李密不能成事,却认为新任太原留守李渊英明神武,值得效忠,于是主动投递名刺拜谒,李渊亦将他视为心腹。

追随李渊

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武士彟被他辟为行军司铠参军,成为留守府中主管军事装备的幕僚。另一方面,他并非把宝押在李渊一人身上,同时也属于负责监视李渊的太原副留守王威的亲信。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父子见隋朝大势已去,决定乘乱起兵,夺取天下。其中武士彟起到一定作用,他力劝李渊起事,并假托听到空中有称唐公为天子者。还说自己曾经梦见李渊骑马而登天,俱以手扪日月,并将自己撰写的兵书献给李渊阅读,李渊大喜,约定共享富贵。

随后,李渊广招兵士,全由亲将刘弘基长孙顺德统领。这番举动引起了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的怀疑,他们质问武士彟说:“刘弘基、长孙顺德都是征高丽时的逃兵,我们准备逮捕审讯他们。”武士彟回答:“他们如今是唐公(李渊)的门客,如果这么做,会有麻烦。”因此王威和高君雅虽有疑但未行动。李渊令武士彟秘密埋伏士兵在宫城东门外,以备不测,留守府司兵参军田德平发觉了这一情况,欲告发于王威,武士彟警告他说:“现在兵将全是唐公的部下,城中募来的新兵都归晋阳令刘文静所管,王威跟高君雅只是寄身副留守之位而已,他们能怎么样?”田德平于是作罢。

晋阳起兵后,李渊建立大将军府为行政中枢,武士彟以大将军府铠曹参军,随大军一同攻取长安,封寿阳县开国公,历任光禄大夫礼部侍郎黄门侍郎。李渊称帝建唐后,封他为义原郡开国公,于武德元年(618年)八月六日将他列入十七名“太原元谋功臣”之一,有罪可免死一次。

出仕唐朝

武德年间,武士彟历任库部郎中、检校并钺将军、检校右厢卫、工部尚书兼判六尚书事。在此期间,他参与创制唐朝典章制度,故晋爵为应国公。

武德八年(625年),扬州有人告发镇守扬州的赵郡王李孝恭谋反,李渊把李孝恭召还至长安审讯,又令武士彟驰赴扬州,任检校扬州都督府长史。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召武士彟还朝,加以赏赐,予以礼待,不久即调任豫州都督。

贞观元年(627年)十二月,利州都督李孝常借进京朝见之机,和近卫军官刘德裕长孙安业等“互说符命,谋以宿卫兵作乱”。阴谋败露,被李世民以“谋反”罪杀死。李世民遂改派武士彟出任利州都督。

贞观五年(631年)十二月,武士彟以朝集使身份进京,并请求李世民封禅,未获允许,旋调任荆州都督。

悲痛而死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太上皇李渊驾崩。在荆州都督任上的武士彟得知消息,悲痛成疾。李世民屡遣名医诊治,武士彟仍因医治无效而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武士彟去世后,李世民命并州都督李勣主办丧事,棺木及丧葬费用都由政府支给,将武士彟的灵枢运回并州老家安葬,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定”。

主要影响

佐命建唐

李渊开国建唐,武士彟发挥了一定作用:他力劝李渊起事,并假托听到空中有称唐公为天子者,还说自己曾经梦见李渊骑马而登天,用手触碰日月,并将自己所撰的兵书献给李渊阅读,李渊大喜,决意起事。

晋阳起兵前夕,武士彟成功麻痹了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及留守府司兵田德平,从而掩护了李渊的行动计划,确保兵变的顺利实现(参见人物生平标题下“追随李渊”部分)。其后又随李世民打下长安。李渊称帝后,武士彠名列“太原元谋功臣”。

治理州郡

武德末年,武士彟出任扬州都督府长史,任内以“明干”著称,都督府治所从丹阳移至江北之广陵,在武士彟的主持下迅速完成。他鼓励开垦田地,向人民宣传刑政礼教,数月之间,就涌现了不少歌颂他的民谣。

贞观初年,武士彟调任利州都督。鉴于前任都督李孝常的残余势力仍然活动,武士彟上任利州都督后,“招辑亡叛,抚循老弱,赈其匮乏,开其降首”,时间不长“郡境乂安”。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世民改任武士彟为荆州都督。他在荆州打击豪强,“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使荆州生产发展。

历史评价

人际关系

先祖

兄弟

妻子

儿子

女儿

(以上参考资料)

轶事典故

发迹木材

武士彟早年和同乡许文宝从事木材贸易,有一天他们所积累的木材化为森林,因而他们获得更多木材,得以致富。其后武士彟与许文宝一起在森林里读书,武士彟自称“厚材”,许文宝自称“枯木”,私下预言必将大贵。后来武士彟成为唐朝开国功臣,亦不忘提携旧友,许文宝凭借武士彟的关系做到了刺史。

说梦被嘲

唐朝建国后,武士彟对李渊说自己早就梦见李渊进入长安,当了天子。李渊笑道:“你本来是王威的党羽,因为你劝阻他们抓捕刘弘基等,这点小小心意还是可以录功的,也给你封官回报了。如今你看到成功了,就说这些荒诞不经的话来讨好我吗?”

不探妻儿

武德年间,武士彟在宫中宿卫,他有两个儿子病重,直到夭折,他都坚持在宫中值班,不回家探问,只是伤心而已。等到他的妻子相里氏病重,他也不请假探问妻子。等到相里氏病死,有关部门奏闻此事,李渊称赞他一心奉公,举世无比。

高祖赐婚

相里氏死后,李渊对武士彟说:“朕会为爱卿找个好配偶!”接着说:“有纳言遂宁公杨达,英才冠绝,世代都是皇亲与贤臣,他有一个女儿志行贤明,可以成为你的贤内助。”于是降敕让武士彟娶杨家女(武则天生母荣国夫人杨氏),令桂阳公主给杨家做婚主,两家婚事费用一切由朝廷支付。

后世纪念

追赠配享

武士彟死后,次女武则天入宫。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武士彟的身后地位也随之不断被抬高: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唐玄宗下诏削去武士彟的帝号,复降为太原郡王。

陵园碑刻

武士彟被追尊为周忠孝太皇之际,其墓葬被尊称为章德陵;被尊为太祖孝明高皇帝后,升格为昊陵。立大周无上孝明皇帝碑,通称“攀龙台碑“,后世又称武士彟碑,全文6700余字,碑高五丈,宽九尺,厚三尺。由宰相李峤撰文,相王李旦(时名武旦)书写。其墓址一说位于山西文水县南徐村西山脚下,一说在南徐村东。

人物争议

祖先家世

根据《攀龙台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记载的武士彟先世,他是周平王少子后裔,几乎代代簪缨,堪称官宦世家。但陈寅恪韩昇等近现代学者认为武氏家族属于寒门,甚至可能连地方豪族都算不上,因此在唐初没有列入《氏族志》的资格。而现存史书中关于武士彟几代祖先的记载,都是在他的女儿武则天当皇后以后编纂《姓氏录》时被重构的。还有学者根据文水县的前身是北魏太武帝安置山戎所设的受阳县以及武士彟七世祖武念被封为“归义侯”(用于内附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这两点,推测武士彟的家族可能出自北魏时期内附山戎。

人物形象

关于史书中武士彟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旧唐书》为代表的唐初普通开国官吏的形象,一种是以《攀龙台碑》为代表的高祖心腹、元勋重臣的高大上形象。其中修《旧唐书》的史臣认为关于武士彟的很多记载都是被许敬宗美化过的,所以没有写入。有学者认为,唐高宗时宰相许敬宗受命编修先朝实录,在实录所附大臣本传中对武士彟加以美化和粉饰。《旧唐书》中的武士彟形象则主要基于开元史臣吴兢韦述所撰一百三十卷《国史》,刻意不收录许敬宗修改过的《太宗实录》中关于武士彟的记载,而被许敬宗美化过的武士彟形象大多散见于《册府元龟》中。至于《攀龙台碑》中的记述,则更加夸大其词,并且有不少捏造内容。

史料索引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