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8 19:44
武汉大学中文系始建于1918年,初名“国文科”,1922年更名为“国文系”,至1953年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1997年曾扩展为文学院,1999年4月校内院系调整,与历史、哲学等系组建成人文科学学院,是该院大系之一。 建系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18 年至20年代末是武大中文系的初创期。这一阶段先后在中文系任教的著名学者有黄侃、郁达夫、闻一多、沈雁冰、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周建人等,他们为中文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侃教授师从章炳麟先生,在文字、音韵、训诂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三大国学大师”之一。他与章氏创立的 “章黄学派”饮誉海内外,对武大中文系的学术研究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
30 年代至建国前夕,是武大中文系的成长壮大期。这一时期,刘博平、刘永济、刘异、徐天闵、谭介甫、朱东润、游国恩、苏雪林、黄焯、高亨、冯沅君、叶圣陶、朱光潜、席鲁思、程千帆等著名学者曾在中文系任教。传统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成为中文系的优势学科,刘博平、刘永济教授分别作为这两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成就卓著,声名远播。
50 年代为武大中文系的鼎盛期。这一时期,中文系锐意进取,注重学科建设,不但巩固和发展了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学科优势,使之居于全国同类学科的前列,而且着力于中国新文学和外国文学学科的建设,大量扶植和引进人才,使这两个学科在全国颇具影响。当时,中文系教师队伍阵容强大,人才济济,形成了被誉为“五老八中”的学术中坚力量。“五老八中”的具体成员前后略有变化,主要有刘永济、刘博平、徐天闵、陈登恪、席鲁思、黄焯;程千帆、沈祖棻、刘绶松、胡国瑞、李健章、周大璞、李格非、张永安、缪琨等。由于具有群体优势,中文系的教学科研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1957年反右扩大化和10年文化大革命,中文系遭到很大破坏,加上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去世,一些人才流失,导致学术研究的滑坡。
1978 年以来,中文系进入恢复发展时期。20多年来,全系解放思想,奋发图强,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其硕士点在全国研究生培养专业调整前曾达到10个之多,计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学、汉语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几乎覆盖了中国语言文学的所有二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也引人瞩目:以黄焯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古代汉语学科于1981年获准设立汉语史博士点,成为全国最早的博士点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陆耀东先生带领下迅速发展,于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点,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积极引进中青年学者,学科力量得到较大充实,于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点,展现出蓬勃喜人的发展态势。2001年,经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中文系正式设置博士后流动站,从而在学科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师中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30人,副教授24人。下辖中国文学系、汉语言文化系、大学语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长江学术》杂志社、《写作》杂志社、院党政办公室、院继续教育办公室、武汉大学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站等机构。
学院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为省级高校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省级高校优势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高校特色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写作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国学与汉学等。开办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和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班(与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合办)
学院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文﹑史﹑哲合办),有三个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即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中心﹑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中心、应用中文研究所﹑写作研究所、明清文学研究所﹑闻一多研究室、黄侃研究室等研究机构。
文学院学术力量雄厚,新时期以来,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如陆耀东、易竹贤、陈美兰、孙党伯、郑远汉、宗福邦、杨合鸣等教授,以及已故的龙泉明、李步嘉教授。现有中青年知名学者(按姓氏拼音排列):陈国恩、陈水云、陈顺智、陈文新、程水金、樊星、方长安、冯黎明、金宏宇、李建中、李中华、卢烈红、罗积勇、骆瑞鹤、刘礼堂、尚永亮、唐铁惠、涂险峰、万献初、王兆鹏、吴天明、席嘉、萧国政、熊礼汇、於可训、张箭飞、张杰、张洁、张荣翼、张思齐、赵世举、赵小琪等教授,他们已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文艺学
文艺学学科是一个传统学科,当年黄侃、刘永济、王文生等前辈学者都在此有过建树,同时它也是一个研究范式、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变化很大的学科。文艺学于2003年扩增为博士点。目前本学科有6名教师,其中教授4人,都是博士生导师,分别为李建中、冯黎明、唐铁惠、张荣翼。张荣翼为学科带头人。另外两位青年教师高文强副教授、李松讲师是近些年毕业的博士。本学科成员都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的实力比较强,近5年来所发表的论文有150多篇,出版著作和有影响力的教材十余部。目前承担的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3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2项,另外还有课程改革项目、重点课程项目若干。学科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力,教师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中国古代文论学会、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等组织担任了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等职。本学科有两人担任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副会长。目前学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文艺学原理、中国文学批评史、西方文论和文化等方向的研究。在文艺学原理方面,密切关注重要的和前沿的理论问题,加入到国内本领域的重要问题的研讨中。批评史方面有着比较久远的传统,近年又取得了新的重要影响。西方文论主要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一个理论的参照点,并且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科的发展趋势;文化研究则以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参与当前文化和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活动中。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982年批准为硕士点,是我国最早从事语言信息处理研究和招收该方向研究生的学科点之一。在老一辈学术带头人郑远汉、张普的带领下,着力言语风格、策略和语言信息处理研究,郑远汉《言语风格学》、《语言“选美”》,冯学锋《言语策略》,张普等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骆驼祥子》等多部现代小说词语索引,是其代表性成果。2003年添列博士学位授予点,招收语言理论、语言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博士生。在萧国政的带领下,冯学锋、张延成、赫琳、郭婷婷、黄晓春等多位颇具学术冲力的中青年学者,承担了多项国内国际课题,进行了网络过滤技术、语义网络理论与工程研究,牵头建立了跨文理工学科的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成为武汉大学第一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萧国政“两层空间三个世界”理论、“词群-词位变体”理论,及相关的群体和个人性著作教材,如《言语与言语学研究》、《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动词句同义句式研究》、《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等。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是文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国学大师黄侃在武汉大学文学院任教多年,是本学科的奠基人。他在文字、音韵、训诂、经学、哲学、文学诸领域都有卓越建树,与章太炎一起创立了蜚声海内外的“章黄学派”。一级教授刘博平、本学科首任博士生导师黄焯师从黄侃,发扬“章黄学派”的优良传统,成就斐然。后来的周大璞、李格非、夏渌等先生也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1年,本学科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之一。本学科现有卢烈红、赵世举两位博士生导师和萧红、张延成、萧圣中、阮桂君、王玥雯等中青年学者。近几十年来,学科一方面注重学术传承,一方面致力于开拓创新,在学术研究方面形成了以下特点:1.重视专书语法研究和断代语法研究;2.重视汉译佛经和禅宗语录语言研究;3.研究时段覆盖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古汉语、现代汉语,每一时段都有专攻者。成果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古尊宿语要>代词助词研究》、《训诂与语法丛谈》、《〈孟子〉定中结构三平面研究》、《汉语研究管见录》、《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甲骨语言论集》、《〈洛阳伽蓝记〉句法研究》。本学科近年来在学术交流方面成绩突出,2004年主办了“汉语词汇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研讨会”和“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两个国际学术会议,均取得很大成功;近年来不断有人应邀赴国外和港台参加学术活动。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文学院的一个优势学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武汉大学中文系(文学院)黄侃、刘赜、黄焯等前辈学者对十三经、《说文解字》、《经典释文》、《广韵》、《文选》等要籍的文献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八十年代以后,周大璞、李格非、夏禄、宗福邦等前辈对传统小学和传统小学典籍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踏实学风,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的教师有骆瑞鹤教授、罗积勇教授、万献初教授,于亭、陈海波、肖毅、邓福禄、熊桂芬副教、李会玲讲师等九位。本学科先后承担了《汉语大字典》、《故训汇纂》、《古音汇纂》、《中华大典?音韵分典》等多个部级、国家级古籍整理大项目,还合作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国家语委 “古今全汉字计算机自动信息处理系统”(简称“三?二五工程”)项目。通过这些科研项目,锻炼出一支功底深厚、知识全面、目光敏锐、方法独到的导师梯队,也形成了今天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方向。
中国古典文献学继承和发扬武大“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悠久历史传统,注重将文字、音韵、训诂等传统小学方法运用于古籍整理实践,并从具体的古籍整理实践中发现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研究课题,从而推进和革新传统语言学的研究,使之与现代化接轨并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骆瑞鹤教授的《荀子补正》富有小学功底。罗积勇教授的《〈容斋随笔〉选译》将传统小学方法运用于古籍整理实践,《唐代试律试策校注》获得高校古委会立项,《用典研究》和有关字词疑义考释、词义演变规律的系列论文则属从具体的古籍整理实践中发现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研究课题。万献初教授的《〈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和《汉语构词论》等论著围绕传统小学中的重要课题——音义关系和音变构词——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成绩。于亭副教授的佛典音义研究,在版本校勘和源流疏理的基础上,展开文字音韵训诂的研究。肖毅副教授的古文字研究是在小学功底上进行的,且十分注重与文献整理相结合。陈海波副教授的《史记》词汇研究和音韵学研究富于传统性,而其利用电脑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方法来处理古籍材料则富有特色。邓福禄副教授从事文字学研究,出版了《字典考正》,《佛经音义文字整理与楷书汉字形体流变研究》获得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熊桂芬副教授的《广韵》系韵书的文献和语言研究颇有成绩。李会玲讲师的《诗经》研究在学界有一定影响。
本专业设置六个博士研究方向:1、古文献学史——探索古籍整理研究的历史、方法及经验教训;2、经籍训诂——研究古代经典训沽。3、古汉语词汇、修辞——研究疑难字词、汉语词汇史、汉语修辞史及汉语修辞学史;4、文史典籍整理与研究——整理研究古代文学、史学和语言文字学方面的典籍。 5、音韵训诂——研究古代音系演变及其与训诂的内在联系;6、汉语音义学——系统整理注音释义的传统音义文献并研究汉语音义之学的内容、性质、规律及其发展史。两个硕士研究方向:“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研究”和“古籍整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
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学术传统深厚,20世纪30-40年代,黄侃、闻一多、苏雪林、王葆心等前辈学者均在此执教。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力作;王葆心的《古文辞通义》,集文话之大成,被林琴南誉为“百年未有之作”,在海外被奉为圭臬。50-60年代,则拥有一级教授刘永济和程千帆、沈祖棻、胡国瑞等著名学者。刘永济的《屈赋通笺》、《十四朝文学史要略》、《文心雕龙校释》和《词论》、《宋元歌舞剧曲录要》等,都是相关领域的扛鼎之作。胡国瑞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沈祖棻的《宋词赏析》也影响深远。前辈学者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形成了文献考订与理论诠释并重的求实求新的学术传统。
进入新世纪以来,本学科发奋图强。全体成员团结向上,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2000年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4年,成立以本学科成员为骨干的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力图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2006年,又与本院古籍所合作,建立中国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成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现当代文学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于1990年批准为博士点,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以本学科的力量为基础建立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由著名文学史家刘绶松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创建。刘绶松所著之《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于1956年出版,是本学科为数不多的奠基性著作之一。产生过很大影响。
刘绶松之后有老一辈学者陆耀东、易竹贤、孙党伯、陈美兰和已故中年学者龙泉明诸教授。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本学科正处在恢复重建期。陆耀东、易竹贤教授是率先开展鲁迅研究、胡适研究、徐志摩研究的学者之一,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鲁迅前期思想》、《鲁迅思想研究》、《胡适传》、《徐志摩评传》等,是新时期上述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论著。嗣后,孙党伯教授的《郭沫若研究》,由他主持的《闻一多全集》12卷本的整理出版,都是该领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分量很重的研究成果。陈美兰教授在这期间参与编撰和主编的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下册),是新时期最早出版的当代文学史教材,为当代文学学科的重建,奠定了重要基础。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本学科点以陆耀东教授为代表的新诗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学术重镇,陆耀东教授的《二十年代各流派诗人论》和已故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等新诗研究论著,在学术界广有影响。这期间,陈美兰教授的当代长篇小说研究,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所著《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被认为是该领域的扛鼎之作。
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新兴的二级学科,它涵盖两个大的研究方向,一是比较文学,一是世界文学。这两个研究方向均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比较文学的研究以国际比较为基本特色,它以研究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关系为主,同时也研究其他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根本目的,乃是通过研究中外文学之间的异同,来揭示各国文学的根本规律和特征,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世界文学走向中国提供借鉴和参证,从中探寻出世界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规律,为发展中国文学提供宝贵的借鉴。跨学科交叉比较,整合互渗,古今融会,突破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专业的壁垒,进行综合研究是比较文学方向的发展趋势。
世界文学的研究以世界各国文学的研究为本位,强调对各国文学中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对各国作家的生平事迹、思想历程和艺术特征进行认真的梳理,以及对各国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总体的把握,从中探寻出世界文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为发展中国文学提供宝贵的借鉴。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深入到各外语语种的原文文本之中,或者积极运用英语为话语媒介,争取中国学者在世界各国文学研究中的发言权。世界文学方向还注重将宏伟的意识与微观的本领相结合,力求拿出对象国学者亦能认可的成果来。
本学科于1995年开始在“外国文学与文论”的方向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正式建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分设“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两个方向,并于2001年招生。目前已毕业硕士生11届,目前有在读硕士生20余人。2002年武汉大学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增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并于2003年招生,目前有在读博士生9人。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以世界经典文学的比较研究、东方文学的比较研究、跨学科比较研究等分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本学科教师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级的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英语为工作语言,直接采用元典教学,在国内同行中获得好评。教师能够运用英、日、德、法等多种外文,并能开出拉丁文课程。本学科的结构和布局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是领先的,全部在岗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并大都曾前往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作过长期研修。本学科教师发表的权威期刊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较多,出版的学术专著较厚重,编写的教材使用面较广。本学科在岗教师中现有教授4名,其中博士导师3人,在以下六个方向招收博士生:世界各体文学、中外比较诗学、二十世纪中西文学比较、二十世纪中西诗学比较、世界文学的跨学科比较研究、近现代西方小说。
写作理论与实践
本学科于2006年批准为硕士点,是全国第一个写作学硕士专业。
文学院在写作学研究方面具有实力,中国写作学会常设机构及会刊《写作》设立于此,自新时期以来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而且为国家培养了各类写作人才。1985年开办的全国首届写作助教班和作家班,涌现了一批著名作家和优秀的写作教师,而今他们都已成为中国写作界的栋梁之才。
新设立的写作学硕士专业拟将自己的培养目标确定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能够从事写作学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写作教师,二是培养能够从事各类实际工作部门所需要的高级实用写作的专门人才,充分发挥写作学科服务社会的独特功能。
根据培养目标,新设立的写作学硕士专业确定了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写作学基础理论方向,其研究内容包括总结中国古代、现代写作学研究的历史成果,探讨科学的写作学研究方法,深入揭示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以及写作活动各个环节的一般规律,深入研究基础写作学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二是文体写作方向,其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文体写作的发展历史,深入探讨各种具体文体类型(尤其是社会急需的实用文体)写作的特殊规律,对各种新兴文体写作现象进行研究,深入探讨文体写作学的教学规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