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30 11:23
青山大桥(Qingshan Bridge),原称“武湖长江公路大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连接洪山区与黄陂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鄂高速S40)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8月4日,武湖长江公路大桥正式开展投资人招标工作,投资估算为46.55亿元人民币,桥梁定位为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过江通道;9月,武湖长江公路大桥桥位确定,位于天兴洲洲尾约1.8千米处;12月,武湖长江公路大桥完成招标。
2011年11月14日,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四环线长江公路大桥名称变更的说明》,指出将“武湖长江公路大桥”更名为“青山长江公路大桥”。
2013年2月17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发布鄂环审[2013]123号《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武汉市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的批复》,批复青山长江公路大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交水发[2013]354号《交通运输部关于武汉市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通航安全影响论证的审查意见》。
2014年3月4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鄂发改交通[2014]89号《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武汉市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说明》;7月28日,《武汉市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通过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专家审查会;8月3日,《武汉市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桥跨布置方案通航安全影响论证的补充说明》通过武汉市交通委员会专家审查会,《武汉市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天兴洲右缘下段守护方案研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专家审查会。
2015年2月3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为武汉市境内第十一座跨长江桥梁;3月20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通过初步设计湖北省内预审;09月,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北汊栈桥贯通;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复青山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初步设计,大桥开始工程试桩工作;12月,19号南主塔墩开始第一根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12月23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开工建设。
2016年6月14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19号主墩承台完成首次混凝土浇筑;9月14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北主塔(20号墩主塔)完成围堰抽水并通过验收;9月28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南主塔19号墩上游塔座完成混凝土浇筑。
2017年3月20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跨汉施公路和新港铁路桥施工图设计获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批复;12月13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塔工程进入合龙施工。
2018年4月10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南岸主塔建成封顶;8月8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跨首节钢梁架设成功;12月28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南、北岸引桥全线贯通。
2019年3月28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进行景观照明灯初步测试; 5月16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钢梁合龙;9月,青山长江公路大桥进行引桥沥青摊铺施工;9月9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体工程完工。
2020年5月,青山长江公路大桥进行初始状态检测、静载试验、动载试验;9月17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全面建成。
2020年10月,青山大桥完成题字及吊装作业;10月10日,青山大桥《交工验收质量检测报告》、《交通安全设施交工质量专项检测报告》通过专家评审;11月1日,青山大桥通过交工验收。
2021年4月30日,青山大桥通车运营。
青山大桥位于长江水道之上,上游西距天兴洲长江大桥6.5千米,下游东南距阳逻大桥9.5千米。线路北起汉施互通,上跨江北快速路、武湖长江干堤、天兴洲长江北汊副航道、天兴洲尾部、天兴洲长江南汊主航道、武惠长江干堤、沿江大道、乙烯快速路,南至化工互通,线路呈正北至正南设置,起点桩号为K1+086,终点桩号为K8+633.6。途经该桥的线路为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鄂高速S40)。
青山大桥以蓝色为主基调,寓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也与长江主轴下游桥梁的“冷色系”契合。青山大桥选用全漂浮体系斜拉桥设计方案,其中主塔在大跨径斜拉桥中首次采用无下横梁的特殊设计,使得整座桥看起来高耸纤长、大气美观。大桥整体采用蓝白搭配的主色系,以保证驾驶员通过大桥时不产生视觉疲劳;大桥边侧防撞护栏装有浪花造型的装饰板,为钢筋铁骨添了几分灵动;外侧栏杆上融入黄鹤楼等造型,与江城武汉各地标建筑遥相呼应;桥面中间的隔离栏上防眩板采用绿色竹节造型,从细节上融入“绿色江城”的理念。
青山大桥自北向南由北岸引桥、北汊副航道桥、南汊主航道桥、南岸引桥组成,线路呈正北至正南布置。
青山大桥设计为“组合桥”,天兴洲南汊主航道桥为两塔双索面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是建成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箱及钢梁结合梁斜拉桥;天兴洲北汊副航道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形成“一洲两桥”的整体设计。
因青山大桥所在四环线路面高度限制,大桥桥面与江面距离偏低,设计时须改变传统斜拉桥桥塔形状设计,选用A型主塔和全悬浮体系使受力结构更合理,增强大桥抗震抗风能力。
青山大桥全长7548米,宽48米;其中主桥长4374米。
截至2019年3月,青山大桥设有多种景观照明设施;并在中国国内首次使用“多维度低位照明”系统,通过对灯杆的创新设计,将所有光源定向投射到桥面,不会对司机形成灯光直射。
截至2019年12月,青山大桥设抗风支座、剪刀卡隼等抗风减震设施,可改善大风、地震等特殊外力作用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截至2020年9月,青山大桥路边设有警示灯光设施,若车辆意外抛锚,驾驶人按下路边的开关,车辆前后150米内可打出灯光警示。
截至2020年12月,青山大桥中部设防眩板,可阻挡对象车辆远光灯光线,弱化对向车辆灯光对驾驶的干扰。
2021年4月30日,青山大桥通车运营,线路两端分别设武湖收费站(汉施互通)、揽月收费站(化工互通),按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收费。
截至2021年4月,根据武汉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发布的《四环线东北段开通运营公告》,青山大桥全线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100千米/小时,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80千米/小时,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千米/小时,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饺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千米/小时的机动车,不得进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如何有效控制因内外温差大而导致的裂缝是青山大桥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主塔承台是桥梁的关键受力构件,一旦出现裂缝,水中承台的钢筋就极易腐蚀,从而影响大桥的使用寿命。施工团队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出发,系统运用了一整套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管理手段,杜绝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同时将承台系梁受拉区钢筋全部换成专用不锈钢钢筋,保证了结构耐久性。
钢桥面沥青铺装是青山大桥建设过程中的又一技术难题。青山大桥载重、桥宽、跨大等,再加上武汉高温、高湿、降水量大的特点,此次钢桥面铺装对于工艺质量要求极为苛刻。钢桥面19.5米超大宽度无纵缝单机一次性摊铺,钢桥面铺装并机摊铺传统工艺,保障了高品质桥面铺装实现。
这种桥型的主桥钢梁没有横梁支撑,依靠斜拉索的拉力处于全悬浮状态,显得较为独特。发生大风或罕遇地震时,全漂浮斜拉桥可不受桥墩约束极大限度纵向摆动,顺着拉索方向“荡秋千”,避免结构共振,达到抗震消能的最佳效果。当桥梁发生温度变形或正常的徐变变形时,相互脱离的悬浮结构也能避免桥中产生过大的内部应力。
为满足大桥荷载重、车流量大、航道宽等需求,青山大桥建设中采用了一系列智能化、装配化施工工艺与设备。同时通过吹砂筑岛8400平方米,将大桥主墩基础水上施工变为陆地施工,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为同类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宝贵施工经验。
截至2020年9月,青山大桥已获得授权及申报专利共计22项,建设过程中析出的科研成果主要有:
2022年,获选为“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
青山大桥主桥起终点布置有中华鲟、白鳍豚、扬子鳄、江豚等濒临灭绝的动物雕塑造型,提醒大家共同保护长江母亲河。
青山大桥多处采用文化元素装饰,如路灯顶端及栏杆使用祥云状装饰,路灯灯罩融入江豚造型,桥梁中部绿色防眩板仿造竹子造型,并在桥梁栏杆中嵌入黄鹤楼等湖北地域特色文化地标造型。
青山大桥是武汉市第十一座跨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四环线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通车后将成为青山区到黄陂区的一条新通道,进一步优化武汉“环线+射线”路网结构,对缓解武汉过江交通压力、增强武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造中部地区现代物流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湖北日报》 评)
青山大桥是武汉四环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是连接武汉市六大新城和武汉都市发展区进出转换的重要通道。青山大桥的开建,也意味着武汉市四环线全面开工。青山大桥建成后将连接武汉市大临空和大临港板块,分流三环线长江大桥货运车辆及过境车辆。(《武汉晨报》 评)
青山大桥建成通车后对于带动长江两岸“港区码头经济”,优化武汉路网结构,构建武汉市水港、空港、保税港、物流园区、产业园区的快速通道,缓解武汉过江交通压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政府 评)
青山大桥建成后对于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发挥新城组群间交通和过江货运需求,增强中心组团辐射带动作用,满足各新城组群对外出行需求,最大限度满足武汉新港、货运站场、物流中心等集疏运要求,完善地区网路功能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广播电视台 评)
青山大桥位于天兴洲长江大桥和阳逻长江大桥之间,通车后将成为武汉新的公路货运快速通道,进一步优化武汉“环线+射线”路网结构,对增强武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造中部地区现代物流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