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7 17:14
《残菊》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说人物贾探春所作菊花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总收,诗的前半首暗寓出探春在贾家渐见衰败之时离家出嫁,后半首则是进一步描写探春远嫁的情景。这首诗借描写残菊,暗示了贾府的没落和众人离散的结局。整首诗以各种悲伤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极度悲凉的氛围,预示着探春远嫁的悲剧命运。其中颈联用反衬的手法,借“雁阵”虽“迟”,尚有归期,反衬探春却无返家之日。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1,宴赏才过小雪时2。
蒂有余香金淡泊3,枝无全叶翠离披4。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5,暂时分手莫相思。
在寒露严霜越来越重的时候菊花花枝渐渐倾斜,宴饮赏菊才过又到了小雪节气。
花托上的花瓣还没有落完,颜色却渐渐浅淡,枝头的叶子渐渐凋落,留下的也显得散乱纷披。
一轮残月半照在床前,蟋蟀的叫声也渐渐微弱,寒云密布的天空中雁队飞行也变得缓慢。
明年秋天还一定会相见,暂时分手请不要过分相思。
《残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题咏以后,经过海棠诗会,到菊花诗会,这段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早已发觉家族暗藏的危机,但没有能力挽救家族,贾探春选题《残菊》,暗示家族将以残局收场。
《菊花诗》以《残菊》作结,“总收前题之盛”(宝钗语)。盛极而衰,这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人世亦然。这首诗借描写残菊,暗示了贾府的没落和众人离散的结局。首联中,“露凝霜重”表明贾府所面临的危机日渐严重,大厦已摇摇欲坠,而众人无知无觉,还在宴赏作乐。次联暗示了贾府没落后众人的命运。她们曾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今却焦黄淡泊,丧失了往日的色彩。不光是她们,整个家庭都将 “家亡人散各奔腾”。“金淡泊”、 “翠离披”,既写出了往日金翠耀眼的繁华景象,又形象地刻画出了后来的破败情形,可见作者遣词造语的功力。难怪宝玉对这几个字也要心服口服了。这一联写菊花,已经形容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颈联转而写人。“才自精明志自高”,作为一个有才能、有志气的女孩子,探春早已对家族中潜伏的危机有所认识,只是苦于无力回天。他日远嫁异乡,更使她日夜牵挂家中亲人,以至夜不能眠,听着窗外秋虫的叫声越来越弱,天空中,迟归的大雁迎着万里寒云缓缓飞翔,留下凄厉的哀鸣。在这幅阴冷的背景画面中,贾探春强打精神,安慰菊花,也安慰自己:“明年的秋天,还有相会的时刻,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分离,所以不必过于相思。”这让读者想起了《红楼梦曲·分骨肉》中探春的口气:“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但是明岁的菊花,已不再是今年的菊花。正如甄士隐在《好了歌注》中所唱: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人生如梦,而又不是梦;消逝的将会永远消逝,新来的不知何时会来。戏依旧在上演,而主角却换了又换,散场后的落寞,只能由当事人独自体味。程本续书,为读者暗示了一个“兰桂齐芳” 的结局,这正如探春“暂时分手” 的愿望一样,不过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真实的人生中,往往既充满希望,又充满了无奈,面对有情与无情交织而成的现实,读者体味到一种更加彻骨的悲哀。
这首诗的前六句,渐次抒写了生命力极强的菊花,现在已是一片残败的景象,透露出探春对群芳悲剧命运的冷静洞察。但是,在大观园里的所有少女中,探春是最积极的,她面对残菊并不颓废。 在尾联中,她表达了不必为花残而悲伤,“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的情怀。她是寄希望于未来的。后来她愤然表示要冲出这个衰颓的家庭,出去“立出一番事业来”就是明证。
从《红楼梦》和《菊花诗》的总体构思上看,“残菊”是蕴含着“残局”的意思的。菊花的整个生命历程,暗寓着贾府由盛而衰的历程,暗寓着大观园中的青少年的人生悲剧的历程,伏脉遥迢,丝丝入扣,仅仅作为一首孤立的诗来看是不够的。
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学者季学原《红楼梦诗歌精华》:这是菊花诗的最末一首。就诗本身而论,它是一首意蕴深沉的佳作;而作为小说人物诗,它又深刻地展现了探春的富有冷静理性的性格。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少年时期曾经在南京过了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十三岁迁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家产抄没。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迁居北京西郊黄叶村(现为曹雪芹纪念馆),“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贫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凉。最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能诗善画。其诗立意新奇,风格近唐代诗人李贺。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小说创作,他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