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8 00:51
殿,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diàn,形声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说文》本义是“击声”,但文献中不见用例;通常多用假借义,指宫殿;引申义有课殿,评为下等;又引申指镇守,安抚。“殿”字还可通“纯”,义为衣缘;通“念”(diàn),义为念㕧、愁苦呻吟。
殿,形声字。从殳,𡱂(tún)声。形旁殳为手持兵器之会意字,表示殿的本义与兵器有关;声旁𡱂为“从尸下丌居几”的会意字,为臀的古字,于殿表声,殿与𡱂声韵并同。殿的源头、声首、初文为从尸从丌的会意字“𡱂”,古初即以“𡱂”为“殿”,后始为造专字。《汗简》与《古文四声韵》并收𡱂以为殿,曾侯乙墓竹简亦以为殿,可以为证。战国时用作殿的𡱂尚多为会意字,《四声韵》之“图2”盖“图1”为之讹,《汗简》之“图4”是叠加“π”字,曾侯乙墓的字形是增加了意符爪。其时形声殿开始出现,《四声韵》之“图6”,即从殳声,盖殳之讹;《汗简》作“图7”,亦是殿字,只是又增土旁,“图7左部分”亦殳之讹。时秦系文字将会意的“π”换作与殿同声韵的声首典,但并没有被《说文》采纳,隶变后楷书作殿,形旁主要是笔势变化,声旁则主要是笔意变化。
《说文》本义是“击声”,但文献中不见用例。通常多用假借义,指宫殿。《战国策·魏策四》:“仓鹰击于殿上。”又假借为殿后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人置诸戎车之殿以为谋主。”曾侯乙墓竹简之“殿”字皆指殿后之车。引申指课殿,评为下等。云梦秦简《秦律杂抄》:“采山重殿。”(采矿两次评为下等)又“大(太)官、右府、左府、右采铁、左采铁课殿(考核为下等),赀啬夫(罚主管官员)一盾。”秦律中又有“省殿”,即考查评比分等,“比殿”是连续评为下等。又引申指镇守,安抚。《诗·小雅·采菽》:“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通“纯”,衣缘。云梦秦简《封诊式》:“见乙有结(读裾,长襟衣)复(复)衣,缪缘及殿(用缪缯镶边),新殹(也)。”通“念”(diàn),念㕧,愁苦呻吟。《诗·大雅·板》“民之方殿屎”,《说文》作“念㕧”。
击声也。从殳𡱂声。堂练切
殿,击声也。
此字本义未见。假借为宫殿字。燕礼注。人君为殿屋。疏云。汉时殿屋四向流水。广雅曰。堂堭、壂也。尔雅。无室曰榭。郭注。卽今堂堭。然则无室谓之殿矣。又假借为军後曰殿。
从殳。𡱂声。
堂练切。古音在十三部。
《唐韵》《集韵》《韵会》堂练切。《正韵》荡练切。𠀤音电。堂高大者。《初学记·仓颉篇》:殿,大堂也。商周以前,其名不载。按《史记·秦始皇本纪》始作前殿。《汉书》:则有甘泉、函德、凤凰、明光、臯门、麒麟、白虎、金华诸殿。历代殿名或沿或革,惟魏之太极,自晋以降,正殿皆名之。《挚虞·决疑要注》:其制有陛,右墄左平。平以文塼相亚次,墄者为阶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殿。颜师古曰:古者屋高严。皆名为殿,不必宫中。《前汉·黄霸传》:令郡国上计吏条对,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注:殿,丞相所坐屋也。今唯天子宸居称殿。
又重殿。谓有前後殿,天子之制也。《前汉·佞幸传》:重殿洞门,皆言其僭。
又休息闲宴之殿曰便殿。师古《汉书注》: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处,所以就便安也。
又飞行殿,辇名。《王嘉·拾遗记》:汉成帝好夕出游,造飞行殿,方一丈,如今之辇,选羽林士负之以趋,帝於辇上,闻其中若风雷声,名曰云雷宫。
又殿下,次於陛下之称。《叶适·石林燕语》:制独天子称陛下,殿下则诸侯皆得通称。至唐初制令,惟皇太子皇后,百官上疏称殿下,至今循用之。
又《广韵》都甸切。《集韵》《韵会》《正韵》丁练切。𠀤音念。军前曰启,後曰殿。《左传·襄二十六年》:析公奔晋,晋人寘诸戎车之殿,以为谋主。
又军败後奔曰殿。《左传·宣十二年》:晋随季殿其卒而退。
又上功曰最,下功曰殿,战功曰多。见《史记·绛侯世家注》。
又《前汉·宣帝纪》:丞相御史课殿最之闲。注:师古曰:殿课居後也,最课居先也。《春秋·繁露》:考试之法,九分,三三列之,一为最,五为中,九为殿。
又鎭也,定也。《诗·小雅》:殿天子之邦。《毛传》:殿,鎭也。正义曰:军行在後曰殿,取其鎭重之义。《左传·成二年》: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又《尔雅·释训》:殿㕧,呻也。注:呻吟之声。《诗·小雅》:民之方殿屎。《说文》:作念。《集韵》或作〈𣪫下心〉、𣣈。 《说文》:本作𣪍,击声。○按殿击本作𣪍,堂殿本作𡱂。今相沿已久,不能复正,附记於此。殿㕧的㕧字原从口从屎作。殿㕧或作殿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