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3:09
指测定有毒物质接触或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的大小。可通过动物试验或其他方法检测。毒性越强的物质,导致机体损害所需的剂量越小。
毒理测定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环境污染物一般毒性评价采用体内试验方法,根据受试动物染毒时间的长短或次数分为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以及长期和终生毒性试验。通过一般毒性试验,能够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毒性比较,了解生物转运的特点,特别是吸收途径、半衰期、蓄积作用,掌握毒性作用的特征与性质,慢性中毒的可能性及其靶器官,急、慢性毒性效应的敏感指标,得出慢性毒性作用的阈剂量及无作用剂量,并可分析化学物质联合毒性效应、代谢转化、中毒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半数效应剂量
指外来化学物质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剂量。
最小有作用剂量
也称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是指外来化学物质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最小有作用浓度则表示环境中某种化学物质能引起机体开始出现某种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浓度。
最大无作用剂量
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是指外来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是评定外来化学物质对机体损害的主要依据,市制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和最高允许浓度(MAC)的基础。
毒性作用带
是一种根据毒性和毒性作用特点综合评价外来化学物质危险性的指标。常用的有急性毒性作用带和慢性毒性作用带。
急性毒性作用带=半数致死剂量/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
这一比值越大,就表明急性毒性作用带越大,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的差距也越大,此外来化学物质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小;反之,比值越小,则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大。
慢性毒性作用带=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慢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
这一比值越大,表明引起慢性中毒的可能性越大;繁殖,引起慢性中毒的可能性就越小,而引发急性中毒危险性相对较大。
急性毒性试验
环境毒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或在24h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学物质之后引起的中毒效应。此中毒效应可定在不同水平上,包括器官、系统损害,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急性毒性试验是通过给动物一次或24h内多次染毒,来测定半数致死剂量(LD50)、有效剂量(ED)、急性阈剂量,阐明剂量-效应关系与中毒特征,确定毒作用方式、中毒反应,提供受试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资料,并为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及其他特殊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和剂量分组提供参考。
选取受试动物(以哺乳类动物为主,有时也选择灵长类),取少量进行预备试验,以求出受试化学物质使动物全部死亡和全部不死亡剂量范围。分组后,依据人对化学物质的接触途径,外来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环境中存在的形态等因素来确定,分别为经口染毒、经呼吸道染毒和经皮肤染毒。观察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表现特点,以及动物发生死亡的时间和死亡数,并进行病理检查,得出剂量-效应关系。目前常用的LD50统计方法有概率单位法、最小二乘法、加权直线回归等。
蓄积试验
具有蓄积作用的外来化学物质,由于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数量超过机体消除的速度或数量,使化学物质在体内不断积累,这种积累作用虽然不引起急性中毒,但若机体与此种小剂量的外来物质多次接触,一定时间后可出现明显的中毒现象,称为蓄积性中毒。外来化学物质在体内的蓄积现象是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的基础。蓄积毒性是评价某些外来化学物质亚急性和慢性中毒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卫生标准时选择安全系数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蓄积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化学物质进入机体的速度超过其体内消除速度的程度、每次接触机体的间隔时间、化学物质本身的性质和机体对此中物质代谢转化和排泄的能力。化学物质在体内的消除速度通常以生物半衰期表示。
生物半衰期测定是应用化学分析或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毒性进入机体后,在体内随时间变换的方法。外来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由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生物半衰期。
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作用是指机体在相当于1/10左右的生命期间,少量、反复接触某种外来化学物质所引起的损害作用。实验目的是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观测受试化学物质对机体主要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并对最大无作用剂量及中毒阈剂量做出初步确定。
慢性毒性作用是指外来化学物质在动物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内或 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损害。其只要目的是确定外来化学物质的慢性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