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0 09:55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拼音: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赵岐《三辅决录》。
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东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张芝最擅长草书,当时人们称他为“草圣”。张芝年轻时特别勤奋上进,喜欢读书,有人认为他以后不是“文宗”就是“将表”。
张芝一生都潜心于书法,并下了一番苦功:“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染翰,水为之黑。”据有关记载在敦煌“县城东北一里效谷府东南五十步”掘出“一石砚,长二尺,阔一尺五寸。”传说是“张芝墨池”的地方。张芝的书法精劲绝妙,他擅长行书、隶书,而草书是他最拿手的,有人说他的书笔都是一笔到底,连续不断,气脉通联,就像惊蛇入草,飞鸟入林,古人都称他为“一笔飞白”。
张芝起初擅长章草,后来他觉得章草过于严谨,便将当时字字独立的章草进行变革,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创造了“今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上掀起了“草书热”。有些书法爱好者对张芝草书的着迷甚至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古代文献中形容当时的状况是“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人们学习草书达到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的地步。
杜度和崔瑗都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崔瑗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官至济北相。擅章草,师法杜度(操),韦诞称其书:“书体甚浓,结字工巧,时有不及。”西晋卫恒《四体书势》称其学杜度“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崔瑗与杜度并称“崔杜”王隐称之为“草贤”,开后世“章草”之先河。同时有赵袭与罗恽两位经常以能擅长草书而自夸。因此每当有人夸赞张芝时,张芝经常说,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
后来人们把张芝的话简化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人们常用来自慰,表示生活或成绩处于中间位置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一种甘居中游,满足于现状的思想状态。这种状态也是一种活法和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人的欲望总是难以满足,为此生出种种烦恼,如果能常回头看一看不如自己的人,那么一切不平之心也许就会安宁。古人说:“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因此,满足不满足的标准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指与高的相比显得不够,与低的相比显得有余,处于中等地位;多表示对现状感到满足。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分句;用于甘居中游的思想。
明·李贽《山中一夕话·题像》:“佛印却与东坡题云:‘苏胡苏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盖以子瞻乃薄薄胡也。”
清·沈复《浮生六记·养生记道》:“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三幕:“可是常言说得好呀‘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又有挑脚汉。’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