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

更新时间:2023-12-09 14:37

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两侧开叉及至膝下的马甲,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一般长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长,离地不到一尺,又叫做“背心”。流行于元、明两朝。

起源发展

比甲是由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设计并制作。据《元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世祖后察必传》载:“(后)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去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比甲初为皇帝常服的一种,后来才普及于民间,转化为一般女性服饰。比甲在元朝并不多见。

明朝中期,比甲形成穿着风气,大多也是青年妇女所穿着。《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那妇人)穿一件织锦官绿紵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大姑》:“视之,不甚修长;衣绛红,外袭雪花比甲。”等文学作品中有记载。明末清初,比甲的形制越来越短。清朝中后期,除了家中老妇人怕冷穿棉比甲外,其他渐开始不常见。

制作工艺

形制款式

元朝时期,比甲无袖、无领,对襟两侧开叉及至膝下,衣服的后片比前片长,两侧的开叉处各缀两个用线做的扣子,一般长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长,离地不到一尺。设计之初是为了骑马时方便,前胸后背不受凉而胳膊可以活动自如。

明朝时期,比甲与无袖褙子相似,比褙子小一些。两襟缘饰比褙子短,称为沿边。外形较修长,对襟,圆领或直领,前后左右四开裾,长与衫、袄齐,领、袖笼、裾和摆处镶滚花边。

清朝时期,比甲款式有对襟、大襟,圆领、直领、盘领及交领,无袖或短袖,长至臀或膝,有的长到离地三寸。

面料图案

明朝时期,比甲有单有夹,衣料多用丝绸,也可用丝、棉交织的云布、丝布和焦布。图案一般采用写生花卉。色彩上,多为紫、绿、桃红及各种浅淡色,大红、鸦青、黄色等艳丽颜色,只有皇家贵族使用。

清朝时期,比甲用多色彩线绣出凤鸟牡丹、江崖海水、八宝蝴蝶等图案,袖笼、领缘出加饰镶滚刺绣。

文化特征

文化涵意

元朝时期,蒙古族女子喜欢在比甲上加以金绣,罩于衫、袄外,显得俏丽潇洒。明清时期,比甲不仅具有经济实惠的优点,而且穿在身上能使女子身材在视觉上变细,有苗条妩媚之感。此外,比甲的装饰花纹具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装饰特点,简约演绎了明朝女服的芳华之美。

穿着搭配

比甲是外穿服装,内衬衫袄,下着长裙。内外服装的配色,主要着眼于比甲和裙子。为了突出比甲的色彩效果,上身所穿衫、袄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素色的。

历史价值

在中国服饰流行史上,比甲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服装。它与隋唐时期的半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裲裆衫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而后世的马甲形成也由此而来。因此在中国服装演变发展的过程中,比甲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

比甲与衫、袄、裙的色彩搭配是否和谐统一,常常成为文人作品中的主题。如在《金瓶梅》中,第十一回,“潘金莲和孟玉楼在八月中秋乍寒还暖季节,二人家常都穿着白纱衫儿,银红比甲,挑线裙子”。第二十四回,也是元宵夜,潘金莲等带着一帮年轻女子在月光下走百病,“都是白续袄儿,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满,粉面朱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