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4 16:19
此窟为毗卢遮那佛为众弟子讲经说法的组雕。
在转轮经藏的基座上,匠师们以浅浮雕的形式雕刻出一组弥勒经变故事,两旁刻有“正觉院”和“翅头城”,中列十个人物或坐而讲法,或虔诚跪听,或顶礼膜拜,以精简之笔,描绘出丰富的内容。其人物神情动态的刻画于细微处极见功夫,可堪玩味。
这龛造像的左右壁以及前壁刻有毗卢佛的化身像八身,旁有文殊、普贤、观音、弥勒、金刚等菩萨听法。在他们的狮子座下,刻有许多小狮子,这些狮子或匍伏,或倒立,姿式夸张而各不相同,造型活泼奔放。
整窟造像雕刻技法纯熟洗炼,人物形态俊美庄严,衣饰富丽堂皇,充分显示出艺术语言的精炼和装饰性造型的优美,可称宋代石刻中的优秀代表。尤其是一些手持宝剑的金刚造像,他们身著铠甲,披巾绕身,纠纠英武,形象地再现了南宋武将们的风采。他们雄健奔放的轮廓线更加强了装饰性的艺术效果,他们的装束,为我们研究南宋武士的装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窟中的一些面壁祈祷的造像,虽有壁面空间的限制,匠师们却能处置自如,使他们背对观众,面向石壁,却五官俱全,刻得尤为精巧细致,一丝不苟。这种造像独出心裁,在其他石窟中很少见。他们那种虔诚的姿态,为整个道场增添了一份肃穆的气氛。
毗卢佛在此所讲之法为《华严万行万德》即:行为和道德规范。由此演绎出后面四部阐发德行义理的经变图像。
公元1172-1252年间主持营造。
毗卢道场左壁造像在清代初期,因为狂风拔木,致使窟顶的一株古柏崩倒,导致此壁造像全毁,1952年曾进行过修复。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该窟造像一直未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只能通过铁门的缝隙略窥“芳容”。于2012年末
再次开放,游客可以驻足窟内,领略毗卢道场的艺术魅力,同时,为更好地保护文物,还特意在窟内增加了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