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3 03:48
毛中玉 (1918-1941).浙江宁波人。1938年6月参加新四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教导总队俱乐部主任、军部抗敌剧社委员会委员。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的战斗中,被国民党顽固派连刺数刀,壮烈牺牲。
皖南事变前,毛中玉在新四军总俱乐部任主任。为了开展连队的文娱活动,总俱乐部经常举办文化教员和知识分子的短期训练班,内容有:怎样教唱歌,怎样指挥,怎样画漫画,怎样出墙报,怎样剪写美术字以及怎样排戏、吹口琴等等。毛中玉为培养连队的文艺骨干付出了不少心血。在战斗空隙或行军途中,他们也积极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办法来恢复战士的疲劳,鼓舞士气。如组织各连队的文化教员打前站,沿途设置宣传鼓动站,创作漫画和制作标语,当部队经过时,敲锣打鼓,打气鼓劲,或是利用部队行军休息的空隙,开展文娱活动,帮助战士愉快完成行军任务。
毛中玉才艺出众。他会拉小提琴,口琴也吹得不错,也会弹钢琴,还能画漫画、写诗……但他最爱的是音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创作了《流浪者之歌》、《打靶歌》、《春回大地》、《举杯高歌新四军》、《往事》、《别了,皖南》等歌曲。在皖南事变的突围中,毛中玉在脖子上系了一条用薄呢锦旗制作的红领巾,手上还套了一副红手套。他说:“这也是武器,沿途指挥唱歌,喊口号,鼓励士气,目标很明显呢。”就是在那样恶劣险峻的环境里,他还是那么乐观自信。听到对面山头传来的枪声和同志们的喊叫声,他鼓励身边的战友:“你们听,这声音多么悲壮!等到我们突围出去,我要写一首《战斗交响曲》,我还要写一首《英雄赞歌》……”
据后来的战友回忆,毛中玉牺牲的时间大概在1941年1月11日左右,身上中弹的毛中玉被前来搜山的敌人发现了。看他穿着一身呢制服,带着红领巾和红手套,敌人误认为他是个新四军的军官。他们想要搜他的身,毛中玉铿锵有力地喝道:“你们别动!我穿的,是从日本鬼子那里缴获来的,我戴的,是爱国华侨从遥远的异国——菲律宾带来慰问抗日战士的锦旗;你们,你们国民党反动派却用子弹来款待我,我没有战死在日本帝国主义手里,却……”恼羞成怒的敌人将刺刀刺进了英雄的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