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

更新时间:2024-09-20 08:15

毛遂自荐(拼音:máo suì zì jià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毛遂自荐”。

成语故事

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打算在门下食客中选取二十名文武兼备的人,一起去楚国求助。可是选来选去,却仅仅凑够了十九个人。

这时候,门下有一位叫毛遂的人,自告奋勇地说:“我愿意跟随公子走一趟!”平原君问道:“先生在我赵胜门下几年啦?”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能力的人处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中一样,他的锋芒立刻就会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我没听见身边的人有谁称道过您,您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如果您能够早一天把我放在口袋里,整个锥子早就扎出来了,岂止是露出一点儿锋芒呢?”平原君听毛遂出语不凡,就同意带他去了。那十九人笑着窃窃私语,但也不好说什么。

毛遂到了楚国,跟那十九个人一交谈,那十九人全都对毛遂的口才和见识惊叹不已。这一天,平原君与楚王开始会谈,从太阳出山开始,一直谈到日上中天,也没有谈出一个结果来。十九个人异口同声地对毛遂说:“先生上!”于是,毛遂手按宝剑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两句话就可以说得明明白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什么也定不下来?”楚王问平原君:“这个人是谁呀?”平原君说:“是我的一个随从。”楚王叱责道:“为什么还不下去!我现在跟你主人谈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按剑向前,厉声指责楚王说:“你好凶啊!你这样申斥我,不就是因为你楚国人多吗?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之命就悬在我的手里,人再多也没用!有我的平原君在前,你为什么叱责我?再说,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雄兵百万,这样强大的国家,天下谁能敌挡?白起那个平庸小辈,率领几万秦兵,一战攻下鄢郢,再战火烧夷陵,三战凌辱了大王的先人。您的威风和脾气哪儿去了?这样的奇耻大辱,我们赵国都替您害羞!你以为,合纵只为了赵国吗?”楚王说:“好,好,马上签约!马上签约!”

后来楚王很快派兵,联合魏国,解了邯郸之围。

成语寓意

毛遂自告奋勇争取机会跟随平原君出使,到达楚国后展现出超于他人的聪明才智,迫使楚王出兵救援赵国。成语告诉人们,有才能还需要有机会施展,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会浪费自己的本领的。即使别人不给提供机会,也要主动出击,创造机会。一旦机遇成熟,无需等待他人的推荐。羞羞答答,畏缩不前,只会在碌碌无为中泯灭自己才华和本领。

成语运用

“毛遂自荐”指毛遂自我推荐跟随平原君前往楚国游说。后比喻自告奋勇或自己推荐自己担负重任做事情。

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文康儿女英雄传》:“为此晚生不揣鄙陋,竟学那毛遂自荐,傥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

前生活周刊主编·邹韬奋《经历·深挚的友谊》:“我作毛遂自荐,居然被校长核准了。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

成语辨析

毛遂自荐—自告奋勇

“毛遂自荐”与“自告奋勇”意义相近,均有自己推荐自己的意思,区别在于“毛遂自荐”偏重于自我介绍,向别人推荐自己,是利用自己的长处完成任务;“自告奋勇”偏重于自己主动提出来去完成任务,强调的是自己愿意完成。

【病例】

a.我想买本《实用英语语法》,但没有时间进城去,小王一听说,就毛遂自荐为我进城去买了一本。

b.这个人真有趣,一见面就毛遂自荐,说他是南京大学的学生,还没结婚。

第一句的“毛遂自荐”应改为“自告奋勇”;第二句的“毛遂自荐”应改为“自我介绍”。

毛遂自荐,“荐”是“推荐”,“介绍”。整个成语比喻自己推荐自己(去担任某项工作)。例如:

1. 卞和就璞,因无知者,被砍了两只脚,若他不嚎啕大哭,楚文王也就发现不了他。可见毛遂自荐有利于人才发现。(王通讯、雷锁孝《试论入才脱功的内在因素》)

2. 连局里历次计划会议都受蒙山无矿论的影响,今年也只是给了我们填图任务,我们厚着脸皮,毛遂自荐,想搞锰矿,没理我们这个碴儿。(张天民《青与蓝》)

3. 是不是还要补个介绍人,要的话,我就“毛遂自荐”了。(胡天亮、胡天培《山村新人》)

4. 幸而约翰的图书馆要雇佣一个夜里的助理员,每夜一小时,每月薪金七块钱,我毛遂自荐,居然被校长核准了。(韬奋《经历》)

5. 对这番道理,白广利是各取所需,那最后的办法使他很感兴趣,就笑嘻嘻地毛遂自荐说:“……缺饲料,用糠麸,包在我老白身上,到地区商业部门走一趟,少说也弄几顿回来。”(董玉振《精明人的苦恼》)

6. 他和刘继业肯定有不寻常的关系,不然,他绝不会再学习班这件事上来个毛遂自荐。(维恩、峻峰《广大的战线》)

例1用作主语,例2、例3、例4用作谓语,例5用作状语,例6用作“来”的宾语。

“自告奋勇”是“(自己)主动地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的意思。例如:

7. 只有孩子剧团的小朋友别致,他们自告奋勇,决定步行,沿途工作,走向重庆。(郭沫若《入幽谷》)

8. 韩德不愿意待在猛虎连吃苦头,就自告奋勇,要求去接运大车和物资。(沈凯《古珂河春晓》)

9. 某人能够别出心裁计划一盏新巧的什么灯,就是不经人推举,也会自告奋勇地贡献出来。(叶圣陶《倪焕之》)

10. 昨晚刚从云岭村赶回桃花尖儿的孙猴儿,自告奋勇的要随同朱子炎前来。(杨佩谨《霹雳》)

11. 他打发瑞宣去警告钱先生,可是瑞全自告奋勇的去了。(老舍《四世同堂》)

例7、例8用作谓语,例9、例10、例11,用作状语。

“自告奋勇”也做“自报奋勇”。

12. 高永强沉吟了一下,说:“好,迎一迎。”二禄抢着自报奋勇说:“我去吧!”(慕湘《满山红》)

13. 老大刘更为难了,进退两难,生怕这两个姑娘间发生了误会,忙又结巴着自报奋勇去找柳若婷:“不!我还,还是先去找她,同她谈谈吧。”(冯苓植《神秘的松布尔》)

例12、例13写作“自报奋勇”,用作状语。

从以上用例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有“自己主动地要求去做某件事”的意思,但有区别:(1)“毛遂自荐”偏重在自我推荐;“自告奋勇”偏重在主动提出。(2)“毛遂自荐”多用于比较重大的事情上;“自告奋勇”多用于一般的事情上。“自告奋勇”多指在一般人不愿意做或还没有提出由谁去做的情况下,主动提出;“毛遂自荐”也用于寻求职业时的自我举荐(介绍)。(3)“毛遂自荐”运用的背景,是对方对自己在某方面的才能毫无了解,或对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是否合适有所怀疑。没有这样的背景,一般就用“自告奋勇”(参见病例a)(4)“自告奋勇”多用作谓语和状语,而且用作谓语时,后面往往另有动词,(如例7的“决定”,例8的“要求”)配合;“毛遂自荐”的句法功能就比较多。

拓展阅读

“食客”又有“舍人,客,门客,门下客,门人,门子”等称呼。食客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他们以不事生产,寄食于权贵家,为其服务,并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主要特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