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资金

更新时间:2024-06-23 15:25

民生问题,顾名思义是指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社会救助、生产生活水平等问题。

存在问题

民生资金普遍存在“重划拨,轻管理”倾向,导致种种乱象。比如,一些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低保金在一些地方成了“人情保”、“关系保”,培训专项资金被虚套,家电下乡补贴被骗补,而社保、农保等公共资金违规入市等案件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民生资金补贴拨付中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盘剥克扣、截留挪用、贪污侵占、套取民生专项资金等问题,同时还存在拨付发放涉农民生资金不及时、在办理业务中“吃拿卡要”、惠民宣传不到位、服务民生履职不力等民生资金领域的常见问题。

加强监管

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群众理应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只有让民生资金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让民生资金的使用更加面向群众,让民生资金的监督更加广泛,以后才不会有人不断地询问“钱去哪儿了”。

一要强化制度建设。极探索“管理、防治、查纠”的民生资金监管长效机制。

二要强化专项检查。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对违纪违规使用专项资金问题的检查和处理力度。

三要强化资金公开。在方式,公开要尽量贴近群众,简单易懂。除了公开栏、政府网站等常规方式外,要结合各地实际,可采取手机、数字电视、身份证查询机、户外LED大屏等方式,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内容上,要做到详实全面。民生资金的使用范围、惠及人群、个人享受资金、比对情况等可查询,真正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在群众监督下运作,避免优亲厚友和暗箱操作等行为的发生。三是充分发挥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的作用。四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要形成惯例,成为常态。

四要强化纪律审查。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查各种损害民生利益的案件。

管理措施

看好宝贵的民生资金,就要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一究到底,严格问责,坚决清除侵占群众利益的“蛀虫”,并让违法违规行为暴露在阳光下;还要以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

建设集资金发放管理、资金预警、资金监管、民生诉求和监督等 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监督”的方式,保证民生资金有效使用。

通过多方式、多渠道保障民生资金监管的实现。基层工作人员信息化平台实时录入资金申请和分配情况,实现全流程公开透明;基层领导管理后台进行资金发放审核,随时抽查,防范问题的发生;建立统一的大数据看板为区县领导及纪检监察机关提供决策依据;人民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数字电视、户外大屏、身份证查询机等多样化的查询、监督举报。

意义

在基层治理方面,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应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政治立场,切实把整治和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政治任务,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而民生资金是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绝不容许任何人截留、侵占、挪用。民生资金主管部门应该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巡查机制,强化动态监管,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纪律审查的重要内容,突出监督检查,强化执纪问责,坚持“一案双查”,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集中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进乡村治、百姓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