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4 22:45
“气交”即阴阳二气的交会。阴阳感应交合则化生万物,三千多年前的《周易》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已明确为“万物化醇”是由于“天地氤氲”所为,万物化生于天地之交感,正如《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没有不运动的生命,也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内经》气交学说对《周易》气交理论作了重要的发展,在《周易》天地气交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人体气机升降学说,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指的是气的交感作用,升降出入运动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保证;升降与出入配合,共同完成升清降浊的作用。有升必有降,无出亦无入,升降是体内里气之间的联系,出入则是里气与外气的交接,有出入才能保证体内外环境的统一,从而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气交是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则产生气交。气交而化生万物,气交而产生生命。故《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中医的“气交”是源于《易》,用于人而产生的医理,《易》是中医理论的渊薮,“气交”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中医界讲阴阳者多,讲气交者少。阴阳需要“气交”才能化生,故“气交”是中医不可忽略的概念。
1“气交”是对自然变化规律的概括
“气交”是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则产生气交。气交而化生万物,气交而产生生命。《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虽然中医古籍中对“气交”有众多论述,但“气交”不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在《晋·纪瞻传》中记载:“太极者,盖谓混沌之时,蒙昧未分分,日月含其辉,八卦隐其神,天地混其体,圣人藏其身,然后廓然既变,清浊乃陈,二仪著象,阴阳交泰,万物始萌,六合闿拓”。古人认为“太极”是含有一定物质、功能、信息的统一体,是“气”尚未分化态,即气未分为阴阳的混沌体。未分化的气中隐藏着一切变化之机,一旦时机成熟便分为阴阳,阴阳代表上下、清浊、刚柔、升降等一切事物的两方面,阴阳感应交合则化生万物,“一阴一阳之谓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易·系辞》),“万物化醇”是由于“天地氤氲”所为,万物化生于天地之交感。所谓泰,是“阳性上升,阴性下降。乃阴在上,阳在下,故其气相接相交而为泰。泰,通也”(尚秉和)。“万物”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天地阴阳之气交感的结果。泰之所以为诸通达吉亨,其关键就是天地、阴阳之气交。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生、互变等一切变化都可用“气交”一词概括,“气交”不仅涵盖了阴阳属性,还强调了阴阳相互交往、协调互动等,自然界通过胜、复、郁、发规律实现气交,达到气候的稳定和化生的正常。
“气”不仅是万物始原,而且是万物存在的普通形式,世间万物皆由“气交”而化生,由气交而存在,人也是如此。人既是“气交”的产物,又在不断地进行“气交”的过程中维持着生命。张隐庵曰:“气交者,天地阴阳之气,上下出入之相交也,……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而生长壮老已”。生息不在于阴阳孰盛孰衰,而在于有没有“气交”。环境是万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医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此句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天人合一”:人体是在迎合天地间“气交”变化的过程中求得生存,需要随四季气候、昼夜时辰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身的阴阳偏差,使其与外界的阴阳变化相融,不被时而太过、时而不及的气交的变化扰乱。二是说“人身自为小周天”:人与天地一样,自身内部也时刻存在着阴阳气交变化,该变化与自然界一样,时而太过、时而不及,人体只有不断地调整自身气交的和顺,阴阳交往协调,在动态中维持相对的平衡才能求得发展。这就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只有“气交”才可变,只有变才可生。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系辞》)。消长、损益、升降等都是事物内部阴阳气交、相推互动的结果。气交的涨落推动着万物的发展,万物在克服“气交”的涨落中,从平衡稳定中求得发展。“气交”的涨落因克而衰,“气交”衰而原物不得发展,从而平衡稳定力下降,此时微小的涨落都相对地被扩大,扩大的涨落“气交”推动了新物的产生,虽然物在不断地更新,但是生存发展的性质仍然是“气交”,人体也是如此。“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阴阳虽备于《内经》,变化莫大乎《周易》”(张景岳),中医的整体观念不单是将“人体视为整体”来分析处理疾病,而是用“气交”之理来审视人体。
2、从脏腑气机的升降运动体悟气交
道法自然,天人相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因此,“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的,在天地之气的升降运动中,人与万物共存在于“气交”之中,人体之气机,无不应天地之气升降而升降,故《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故于人体而言,脏腑之气在不停地升降运动着。肾属坎水(肾阴)内蕴坎阳(肾阳),在肾间动气(命火)的发动下,坎中一阳温升。其中肾阳暖土煦木,肾阴涵养肝木。在中土枢轴的转动下,肝脾温升,肺胃凉降。心属火(内含心阴),心阴下荫,戊土得润,胃土和降。心阳下煦,肺金不凉,始能顺降。如此,在肾阳命火的发动下,中土枢轴转动,肝脾温升而心肺凉降,共同完成脏腑的升降功能,从而完成人体的气血升降运动。脏腑的升降运动表现为肺之宣发肃降,肝之升发疏泄,心之曲运神机,脾之运化精微,肾之潜藏蒸腾,胃之受纳下降,大小肠之泌别利导,三焦和胆之宣泄决渎,膀胱之气化行水等。从脏腑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又有脾主升胃主降,肝主升肺主降,肾主升心主降,肝主升胆主降等。
人体之气血和畅,阴阳交泰,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无不依赖于脏腑升降运动的正常。若脏腑气机升降运动处于动态平衡,则能抵抗病邪侵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曰:“四者之有,而贵常守。”若升降失职,则阴阳失衡,无所谓生化,百病由生。故《医学求是》曰:“明乎脏腑阴阳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领。”诚可谓升降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生命之体现,百病之渊蔽,辨证之准绳,论治之纲领,养生之枢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