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厥论

更新时间:2023-08-31 03:47

《气厥论》是战国时期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本篇是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互相移传而发生的各种病变。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可以为患多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脏腑有病,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变。

篇名解

厥,逆也、气逆也。本篇论述脏腑气逆所致的寒热相移各种病症,如痈肿、狂、鬲消、水、惊、衄、柔痓、肠澼、尿血等,故名篇。正如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所云:“末有‘故得之气厥也’,则凡寒热相移,皆气逆使然,故名篇。”

吴昆《素问吴注》:“厥,逆也。气不顺其常道,转相移并,逆而为患也。”

张介宾《类经十五卷·疾病类四十六》:“厥者,气逆也。此总结一篇之义,皆由气逆所致。”

张志聪《素问集注》:“邪在脏腑气分,故外内相乘,则为寒热之往来;脏腑相移,则为寒热之气厥,此在气而不在经,故篇名《气厥论》。”

高士宗《素问直解》:“五脏六腑,主十二经脉,一气运行,环转不息。脏腑不和则气厥,气厥则寒热相移。寒热相移,此皆得之气厥,故帝问寒热相移,伯举而论之,终言得之气厥也。”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厥者,逆也。本篇讨论寒热相移,皆由气逆所致,故名。内容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相移传化而发生的病变,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可演变为种种疾病;另一方面又说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脏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

本章要点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①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②,如囊里浆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③。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④。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⑤。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蔑⑥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注释

①相移:互相转移、转变。

②濯濯:水流动的声音。

③鬲消:指热消膈间,久为消渴病变。

④柔痓:主要症状是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⑤食亦:症状为多食但无力消瘦。

⑥衄蔑:指鼻中出血。

译文

黄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痓。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游,便易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糜烂。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疮。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致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

作者简介

《气厥论》为《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七篇,收录于卷十。《黄帝内经》是上古乃至太古时代中华民族的智慧在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总结和体现,是一部极其罕见的医学和养生学巨著,与《伏羲卦经》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全书内容是以黄帝与臣子岐伯、伯高、少兪、雷公等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论述。详细地谈论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是一部统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黄帝内经》在讨论人体生理、病理、解剖形态等内容以外,更注意机体功能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人体脏腑、精、气、津、液、血、脉等,并非孤立,更重要的是以经络贯串了统一的整体。《内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和医学的结合,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在医学领域中进一步的阐述。《黄帝内经》分成《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素问》内容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