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燃烧弹

更新时间:2022-04-03 18:37

气球燃烧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最富有创意,也是战争史上最奇特的武器。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美国以牙还牙,派出轰炸机对日本东京展开大规模空袭。这时,日本非常希望将战火扩大到美国本土。然而,美日隔着浩瀚的太平洋,日本轰炸机根本没有能力进行长距离的奔袭。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足以把战火引向美国心脏地带的武器在这一背景下出炉了,它就是日本称为fugo的风船武器。

研发背景

1942 年,日本占领着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威风不可一世,好像就要称 霸整个太平洋。美国军队经过珍珠港打击后,好不容易逐渐恢复元气,海军开始反击。 日本人第一次挨了炸,感觉到炸弹滋味不好受,没有到别国领土上轰炸来得痛快。

于是许多人被激怒了,纷纷要求日军对美国进行报复。许多人强烈要求日本政府派军舰飞机去攻击美国本土。 但日本参谋部清楚地知道,军舰飞机要到美国本土去攻击,非常困难, 牺牲会很大,不可能成功。航途如此遥远,会被美国舰队歼灭。可是要求“报复美国”的呼声很高,于是许多高参和军师,在谋划着一个“复仇行动”。

工作原理

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所谓的神秘气球是地地道道的氢气球,直径有10米,是用三层牛皮纸粘合而成,上面涂上了用“魔鬼脚(土豆家族的一种)”制成的糨糊,密不透气。气球的底部缝有一个金属圆圈,上面系着一圈小沙袋、燃烧弹、炸弹以及控制装置。

秘密并不在气球身上,因为这样的气球谁都会制作,真正的秘密在大气里面。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就发现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上层大气存在一种奇特的现象,就这是后来被命名的“喷流”现象。这是一条刚好将美国和日本连接起来的狭窄的空中走廊,走廊里的空气以每小时超过200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快速流动。这条气流的厚度有8米左右。

日本人将风船武器发向空中,到达喷流的高度后,风船武器随着这条气流向东飘去。在飘动过程中,气球里的氢气不仅会变冷,还会有多多少少的泄漏。这样,气球就会开始下降,气球内部的气压计会监控气压的变化。当气压变化到一定限度时,气压计就会点燃电子引信,扔掉一个小沙袋。重量减小后,气球自然再度升高。

气球就这样高低相间地前进,直到沙袋(压舱物)用完。日本人计算得相当准确,沙袋扔完后,气球也刚好飘到美国本土上空。整个过程长达三到四天。这时,气球下降后往下扔的就不是沙袋,而是它自身携带的燃烧弹和炸裂弹了。燃烧弹扔完后,气球进入自毁阶段。可谓来无踪,去无影,难怪美国人将其称之为“神秘气球”。

一件风船武器一般携带5颗燃烧弹和1颗炸裂弹。携带燃烧弹的目的是在美国西北部地区的大森林里放火,消耗美国的自然资源,在美国居民中间制造恐慌,从美国的后方打击美国。

构想

有人想出一个奇妙的办法,他们发现每年在日本高空,有股强劲的 气流从日本刮向美国,利用这股气流偷袭美国本土,这是非常理想的妙计。 一些气球专家,经过精心策划,提出制造一批气球燃烧弹,利用这股气流, 把燃烧弹飘向美国的谷场和森林,使它燃起滔天大火,从而破坏美国的自然资源。

然而,气球燃烧弹这种卑鄙的武器如同回天鱼雷神风敢死队一般,并没有扭转日本在二战中的败势,1944年气球燃烧弹投入实战后,大部分气球燃烧弹被美国空军的空中封锁线拦截。而那些侥幸通过空中封锁线的“漏网之鱼”,却因美军的防空部队或季节原因而导致计划流产。

制作

气球燃烧弹以一种源于中国的手工纸--桑皮纸为原料制作,以桑树的皮为纸浆的主要原料,纸的韧性极好。桑皮纸用柿胶(即中国的柿油)浸过之后,纸张的孔隙被封闭,且具有一定的抗水性。中国和日本生产传统纸折扇、遮阳伞就是这种工艺。用600条裁成一定形状的纸条裱糊起来,可以形成一个10M直径的气球,充上氢气后能够提供300KG(海平面)的升力。每个气球的吊篮装有1枚150KG常规炸弹和2枚小型燃烧弹,有30个6磅重的沙袋。在日本本土放飞后,可以上升到10000-12000M的高度,这里有一股向东的高层大气急流,穿过太平洋直到美洲大陆上空,一旦气球进入这股气流,就可以以160-300KM/H的速度飞行,65-70个小时后抵达美洲上空。飞行途中,气球的气囊中的氢气不断损失,高度不断降低。为了使气球达到美洲大陆上空,气球的吊篮周围吊有30个6磅重的沙袋,当气球的高度低于10000M时,吊篮上的气压计就通过一个连动机构抛投一个沙袋,气球的高度又恢复到10000M以上。30个沙袋抛完后,按照计算,气球已经达到美洲大陆上空,吊篮中由电池驱动的机构自动将炸弹投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