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14:20
气象武器,是利用气象控制技术人为制造出各种特殊气象条件,用以干扰、破坏或直接摧毁敌方一系列武器平台的总称。
1935年,德国将军和军事战略家鲁登道夫出版《总体战》一书,指出战争不是军事领域的一维对抗,而是延伸至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各领域的全维度对抗。气象武器通过制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敌对国家农业减产、交通瘫痪、能源供应中断、民众流离失所,进而引发深重的社会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用机场就曾使用加热消雾装置消雾,保障了飞机的起飞机动;美国第5集团军也曾在意大利沃尔图诺河上造雾,掩护部队完成渡河行动。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科学家I.朗缪尔、V.J.谢弗和B.冯内古特等的过冷雾核化成冰试验的成功,为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提出“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念。美国军方一直致力于气象武器研究,先后进行过数十个秘密气象研究项目。美国政府专门建立了主攻气象武器研究的麦金莱气候实验室,并逐步应用于战场实践。还是在越南战场,美国空军就曾实施过名为“熔岩突击队”的战场行动,通过从空中向地表抛撒特殊化学物质,制造出了更为复杂的泥泞环境,助力美军的战争行动。
此后,美军开始了用于军事目的的人工影响天气的试验研究。从1966年起,美军在越南战场秘密进行了7年之久的人工降雨,以破坏交通,给越南人民军的调动和物资运输造成困难。整个过程分为试验和实际作业两个阶段。试验阶段于1966年在老挝进行。实际作业阶段于1967~1972年的每年雨季,在老挝、越南和柬埔寨交界的狭长地带内进行。作业方式主要是利用WC-130E气象侦察飞机和RF-4C侦察飞机,在作业地区向积云发射装有碘化银或碘化铅的烟弹。烟弹坠落过程中被点燃,产生人工晶核,以达到催云致雨的目的。美军在越南战场上实施人工降雨作业被认为是利用气象武器进行气象战的先例。
除美国外,英国、苏联等国家都是气象武器的追捧者。20世纪70年代,苏联不断对外发射频率范围集中在10赫兹频段的电磁波,经过脉冲调制后听起来像啄木鸟发出的声音。有西方研究人员指出,这种频段的电磁波能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断层,使高空的气流改变路径,最终有可能制造出连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干旱天气,同样也能造成毁灭性的洪水灾害。在气象控制方面,英国军方已经有能力控制一定范围内的晴雨天气,且成功率高达93%以上。英国军方还在阿富汗战场对塔利班武装打击中,使用了最新研制的热压气雾武器,能通过浓雾爆炸云团造成建筑物内敌人的伤亡。
20世纪70年代,“气象武器”一词开始出现。其突出特点是隐蔽性强。有时人工影响天气所造成的后果与自然天气变化混合在一起,而且在某时、某地对天气所施加的人工影响效果,可能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数周后在离目标区以外很远的地区才能表现出来。人们难以辨认这种后果与人工影响作业之间的联系,攻击者很容易逃避战争发起者的责任。
气象武器主要用于给敌方军事行动造成困难,为己方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如利用人造雾掩护己方部队行动;利用人造雨破坏敌方的交通;使人造雨含有酸性以腐蚀敌方的装备;向大气层发射吸热吸光物质,使预定地区气温发生急剧变化,或控制闪电在电离层中产生低频电磁波,以伤害敌区有生力量;将台风引向预定区域,使敌方遭受台风侵袭等。既可在战略上运用,也可在战役战斗中运用。
据气象学家预测,一个强雷暴系统的能量相当于一枚250万吨当量的核弹爆炸,即使是部分使用,也会产生巨大的作战能量。据外媒报道,美军正秘密研制一种在特定环境中诱发巨大自然力的新型武器。这种武器所造成的危害可达到甚至超过任何一次大型核爆炸所造成的破坏。
气象武器从运用领域和可分为气象武器、地震武器、海洋武器和生化武器等几种:
1、改变气象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军一直在进行“人工影响气象”的研究。在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期间,美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此后,美军先后进行过数十个秘密气象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制造地震的“阿尔戈斯”计划、制造闪电的“天火”计划和制造飓风的“烈风”计划。西班牙《起义报》曾揭露美军在阿拉斯加半岛上进行“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该项目的负责人伯纳德·伊斯特兰设想,通过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不仅可以为美军潜艇提供先进、便捷的通信系统外,还可以导致地球气候环境的异常。
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人类已掌握了20多种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其中可以起到战术武器作用的主要有人造洪暴、人造干旱、人工造雾和消雾、人造寒冷酷热、人工控制雷电和人工引导台风等。196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空军基地被浓雾笼罩,装载数百吨军用物资的运输机难以起飞。美国国防部采用人工消雾技术,向空中撒播消雾药剂,使大量细小的雾点迅速凝结,变成雨点降落地面。大雾很快退去,185架飞机得以安全起降。
冰雹
冰雹是一种从空中降落下来的冰球或冰块。冰雹的直径一般在550毫米左右,小的如蚕豆、鸡蛋那么大,大的则比篮球还大。兵器专家设想中的冰雹武器就是利用人工方法,制造大的冰雹,降落在敌方阵地上。冰雹可以直接杀伤敌方人员,毁坏敌方工事、技术装备,又可代替炸弹、炮弹,在大面积范围内起到杀伤敌军作用。
雷电
雷电能击毙生物,摧毁建筑物,引起火灾。雷电来自于天空中的雷云。雷云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片普通雷云中的能量,就相当于一颗100万吨级的核炸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一次闪电不到1秒钟,所产生的电流强度却高达几万安培,在放电的通道上温度高达1万摄氏度,可每天地球上要发生几千万次雷电。雷电对军事行动和电子装备,如雷达、电台、导弹、飞机等兵器都有严重影响。人为触发雷电放电,可使云体一小部分区域在限定的时间内放电,具有特殊的攻击作用。用人工方法制造和诱发闪电,可损坏敌方电子设备,干扰通信,还可造成森林火灾,而人工抑制闪电则可减轻或避免不利影响,武器设计师们想利用雷云放电现象,对敌方地面部队、坦克、飞机、舰船进行雷击,利用雷云放电时产生的冲击波毁灭它们,或者利用闪电通过时的瞬间高温起到杀伤破坏作用。初步设想中的雷云武器是利用火箭、大炮或其他发射装置将金属细片或金属纤维丝散布到雷云中,通过这些金属细片和纤维丝,使雷云被引向敌方目标,进行人工放电,从而杀伤、击毁目标。美国曾制定一个“天火”计划,除了研究人工抑制闪电外,还进行了减少云间放电、增大云地之间放电频率的研究。
台风
在未来战争中,控制、操纵台风的移动路径将成为一种新作战方式。将台风等引向敌方,将是一种具有极大威力的战略性武器。现代军事专家们正在设想如何用人工来产生台风、操纵台风,加强台风的威力、速度,改变台风的行进路线。这样,就可以操纵台风,袭击敌方重要目标,如沿海港口城市、海上舰船、空中飞行的飞机等,从而给敌方造成重大损失。美国国防部和商业部共同制定了“狂风”计划,研究引导台风的问题。在1969年8月,美国曾对一个代号为“黛北”的飓风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诱导,对飓风发射碘化银炮弹,使飓风的速度从185千米/小时降为156千米/小时。1974年10月,美国成功地进行了飓风引向实战试验,造成了空前的破坏。
2、改变地壳运动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聚集体,在地下沸腾的熔岩中贮存着巨大能量。假如这些能量突破地壳的限制,就会引发地震、山崩等破坏力巨大的灾害。地震武器就是一种在特定的环境下,采用地下核爆炸和非核爆炸等手段,人为地诱发或制造地震灾害,从而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特种武器。美国和前苏联从20世纪中期开始试图研究地震武器,取得了一定进展,不仅进行了地下核爆炸触发地震试验,而且还进行了非核爆炸诱发地震的研究。
3、改变海洋条件
海洋武器的军事潜力已令少数海洋大国的军事家惊叹不已。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海啸武器、海幕武器和巨浪武器等。自然界中,危害性较大的海啸通常是由地震引发的,当地震发生时,地壳两个板块在海底移动并互相摩擦,上移板块上面的海水会突然隆起,下移板块上的海水则突然下沉,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巨大的水位差,从而引发海啸。据有关资料显示,里氏6.75级以上的地震很容易引发海啸。而随着地震武器技术的成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海啸武器必定会以全新面目走上战争舞台。
对于军舰和海洋设施以及登陆作战来说,风浪是一种不可小视的重要因素,巨大的风浪常常导致舰毁人亡,军事设施毁坏。因此,利用风浪和海洋内部聚合能可使大洋表层和深层产生海洋潜潮,从而造成敌海军舰艇、水下潜艇以及其他军事设施的倾覆和人员死亡。
美军认为,巨浪武器还可用于封锁海岸,达到遏制敌军舰出海进攻之目的。不过,真正引起巨浪的方法尚未问世,只是引发了一些小浪级的浪涛,这也算得上是巨浪武器运用的前兆。
4、改变生态环境
生化型气象武器的研制相对容易,也是潜在危害最大的一种武器。它是一种利用生物或化学药物等方法,对敌方的土地、农作物、环境等造成生态破坏,从而间接达到战争目的的武器系统。如化学雨武器就是从早先的气象武器演变而来,它主要是通过向敌方地区撒播能阻止地球表面散发热量的化学物质,使敌国的大地变成干燥的沙漠,导致生态环境变化;通过人工降雨、降雪,雨雪中带有化学药剂,以腐蚀对方的武器装备,甚至杀伤敌方人员,破坏生态环境等。据悉,一种新型的激光制导燃料空气弹爆炸后,顷刻间可将目标区内的氧气全部吸收掉,使躲藏在隐蔽处的人员窒息身亡。
通常情况下,单纯拥有气象武器并不管用,必须得配合使用气象探测装备、气象信息传输设备、气象预报设备等,才能一起发挥威力。而今一些军事强国使用军用气象卫星、气象侦察飞机、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先进气象探测装备,实时获取气象资料和情报。之后借助气象信息传输设备,实现气象探测数据和气象预报数据高速率高质量传输。在此基础上,即便是气象武器真的要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的作战要求,结合气象探测、传输和预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攻击。这可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敢轻易涉猎的领域,气象武器的背后是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具体体现。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的“电磁射频武器”悄然“浮出水面”。这种武器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向天空中发射强大的极低频电磁波,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断层,使高空的气流改变路径,并将影响气候变化的气流前锋阻断,从而造成气候异常,出现连年干旱和洪涝灾害。
据有关资料证实,美军在研究人工降雨武器和人工台风武器的同时,一直抓紧时间研制诱发紫外线照射的武器。它是用发射器或随导弹一起,发射到敌纵深内具有战略或战役价值的上空,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使一定范围的空间空气层开辟一个预定大小的洞穴,让超强度的太阳紫外线直射地面,使这一地区的动、植物受到伤害,使对方的军事行动陷于被动或不利的境地。
此外,西方一些军事强国已根据化学原理,研究出了人工酸雨武器。这种酸雨武器可用火箭和导弹发射到预定的敌战区上空,造成局部地区突然下带有强烈腐蚀性的酸雨,使敌方地面上雷达、坦克、装甲车、飞机或其它技术设备的器件失灵,或降低技术性能,从而达到削弱其战斗力的目的。
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加大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军事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力度,并争先恐后使之推向战场实用化。据世界气象组织对各国有关工作情况的统计报告,1994年,32个国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试验和科学研究,其中美国、以色列、独联体和欧洲一些国家尤为活跃。美军正加速研究一些控制天气的新手段、新动态,如利用激光在敌飞机上空激发闪电;利用激光射向云雾,为己方飞机清扫飞行通道等。有专家预测,美航天部队在30年内将能够控制战场的天气。此外,英国在人工控制天气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英国沿西海岸布置了一系列电极,向大气层输入电能,使对流层中的镁原子电离产生一个密度可变的静电屏蔽层,通过调节它的密度来控制气团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半径5000米范围内天气的人工控制。
1977年,美国进行了极低频发射试验,导致威斯康星州北部多处大雨滂沱,并引发了时速高达157英里的强风,摧毁了大面积森林,造成经济损失达五千多万美元。在1993年夏季进行的改变天气形势射频技术实验中,又造成了美国中西部地区大面积洪涝灾害。美国曾宣称,是俄罗斯军方制造了令美国损失440亿美元的卡特里娜飓风。
随着原苏联的解体,一则惊人的消息也不断地通过新闻媒介被披露出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苏联地震及核物理专家,一直在极秘密的情况下研究一种“地震武器”,这种武器在深海处爆炸后,可能造成强烈的大地震,同时发生海啸,瞬间可使滨海城市、军港、岛屿消失,以达到军事上难以达到的目的。
1976年,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基辅地区上空的电磁波,致使有的地方长期干旱,有的地方则大雨不断,直到1980年前苏联关闭了这种极低频的“啄木鸟”信号后,北半球的高空气流才恢复正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国家开始进行人工造雾、人工消雾的研究和试验,从而拉开了气象战的序幕。二战期间,纳粹统治下的德国就曾在意大利实施“人工降雾”,以防同盟国空袭。而英国人则不得不为此研制了一种叫“斐多”的消雾装置,使本国空军在多雾的英国本土也可起飞参战和安全着陆。1943年9月,美军在进攻意大利南部的战役中,为使渡河行动达成隐蔽、突然出动飞机在伏尔特河河面上低空播撒造雾剂,形成了约5000米长、1400米宽、1600米高的“雾墙”,使对岸防守的德军只能面对弥天大雾盲目射击,结果使美军在浓雾的掩护下顺利渡河,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英军于二战末期还设计一种名为“斐多”的加热消雾装置,对15个机场进行人工消雾,保证了二千五百多架次飞机安全起降,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效益。1968年,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空军基地被浓雾笼罩,装载数百吨军用物资的运输机难以起飞,美国国防部采用人工消雾技术,向空中撒播消雾药剂,使大量细小的雾点迅速凝结,变成雨点降落地面,大雾很快退去,185架飞机得以安全起降。
20世纪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美国秘密实施的“大力水手”行动,美军先后耗资2160万美元,出动飞机2.6万架次,利用东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盛行、季节性多雨的气象条件,在越南上空投放了474万枚降雨催化弹。为了实施史无前例的人工降雨作战,美军多次制定计划,派遣众多气象学家进行大规模实验。行动中,美军派出了最为精锐的第54气象侦察中队,并为之配备了特别改装的WC-130A气象侦察机和RF-4C“鬼怪”侦察机。据估计,他们将胡志明小道地区的雨季延长了30~45天。这场大规模人工增雨,直接造成越南部分地区洪水泛滥,严重破坏了北越军队的补给线。
首先,气象武器是体现总体战思想的战略性武器。
其次,气象武器具有与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匹敌的破坏能力。气象武器不再是能量转换的介质,而是扮演催化剂和倍增器的作用,通过释放较少的能量,激发自然界气象变化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形成类似“蝴蝶效应”的超强释放。就毁伤范围和破坏程度而言,气象武器较传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次,气象武器使用隐蔽,导致受害国追责困难。气象攻击的实施是以自然界正常气象变化作为掩护,通过隐蔽的人工催化手段对局部范围内的气象变化过程施加影响,整个作用过程与自然的天气、地质变化浑然一体,且结果具有延迟性,往往需要在几天后才能够反映出来,这些都造成气象攻击过程难以察觉。气象武器的隐蔽性,为非战争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对抗提供了新的手段。
基于以上三点优势,气象武器在未来战争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是可以预期的。然而,美军却对气象武器的军事应用前景持审慎的态度,并将拥有气象武器的时间表定到2025年。由此可见,从武器试验到制式化装备部队,气象武器还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路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气象武器的不可控性。气象武器以自然环境为作用对象,它的不可控性同样也可能造成连锁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对全球范围的地质构造和物种结构产生难以修复的影响,从而给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严峻的威胁。可以预见,为了避免出现新的“末日武器”,国际社会应当以核武器作为前车之鉴,将全面禁止气象武器从条约落实到行动。
早在越南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就曾通过《禁止将影响气候手段用于军事目的公约》,明确规定禁止使用能造成大范围、长期或严重气候改变的军事手段或其他恐怖手段。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这一规定再次作出了明确认定。然而,以战争为目的的气象武器研发活动似乎并未“偃旗息鼓”。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某些军事强国正在进行或近期进行过的气象武器研发计划就有数十项,有的国家已推出了可用于实战的气象武器。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人类能否“把持住”气象武器这把可能诱发末日灾难的“双刃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必将成为未来战争舞台上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深入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武器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世界上有些国家已拥有制造出台风、地震、海啸、火山等各种灾难的实力。气象武器虽然没有跻身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列,但它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与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相比毫不逊色。同时,气象武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使用失误极有可能对作战双方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影响。因此,已经有一些国际和平组织发出呼吁,希望气象武器更多地用于威慑而不是实战,更多地服务于防灾、抗灾、救灾等领域,以防止“世界末日”的到来。(光明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