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湾大桥

更新时间:2024-06-19 09:46

水东湾大桥项目包括跨海大桥和接线工程,全长约6.613千米,其中跨海大桥长约3.333千米,接线道路长约3.28千米。项目按照公路Ⅰ级标准设计,为双向六车道,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梁斜拉桥,主塔高125米。大桥主塔为空间曲线异形结构,其“海湾之贝”的独特造型由茂名市民网选脱颖而出,两个主塔犹如一对白色贝壳拥护着美丽的水东湾。

大桥简介

电白区的水东湾地区作为茂名滨海开发建设以及探索茂名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其有条件打造成为“广东西翼的新型城市化先行区和实验区”。本项目作为连接水东湾东、西两岸的通道,将与规划环湾路共同形成水东湾新城的快速环线,有效实现水东湾新城各功能组团内部,尤其是水东湾东、西两岸核心区之间的通常连接。因此,本项目不仅是茂名滨海新区高效、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滨海新区内部慢性绿道路网的重要组成,更是水东湾新城快速环路南环的重要组成。

水东湾特大桥工程包含主桥及东、西两侧引桥,全桥总长3.333Km,其中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凝土梁斜拉桥,总长628m;东、西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中西引桥总长1145m,东引桥总长为1560m。

工程概况

工程重点及难点

根据本项目的自然条件,结合大桥功能和建设期安排,本工程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大桥位于我国的沿海高风速带,是典型的季风区,热带气旋是影响大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风速大、风况复杂,特别在7~9月份常常伴有台风,对大桥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大桥结构安全还是施工期的人员设备安全,需高度关注。

(2)基础大部分均采用水中钻孔灌注桩,最大孔径达到2.5m,均为嵌岩桩,穿过中风化岩层,以微风化岩层为基岩,桩底嵌入微风化岩层的深度大。

(3)茂名是我国沿海极其重要的港口城市,横跨水东湾的大桥是茂名的门户,桥型景观要求较高。特别是主塔选择海洋之贝和大红花的相嵌的造型,造型美观,结构复杂,塔柱截面变化大,塔冠造型复杂,施工难度巨大。

(4)上横梁下圆弧倒角高度21m,施工难度大,而且距离承台高度110m,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

(5)西引桥水中区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圆曲线半径800m,半径小,弯道大,施工困难,需要对移动模架进行专门设计改造。

(6)大桥处于海洋环境中,海洋大气及海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桥梁的结构耐久性要求高。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生产,泵送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难度大。

(7)本工程工期为42个月,主桥为全桥施工的关键线路,任务重,工期紧张。

气象

(1)气候特点

项目区域地处北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倚山临海,地貌类型复杂,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夏热冬暖,夏季长,雨量充沛,雨季长,冬季寒潮入侵偶有严寒,常见春秋旱,夏秋期间台风暴雨较频繁。由于海陆的南北配置,本市既受大陆性又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季风比较明显。

(2)气温

年均温度都在22-23℃之间,自四月中旬至十一月上旬各旬均温都在22℃以上,夏季长达7 个月之久。在11 月至翌年3 月的低温期内,月平均气温都在12℃以上。

桥位处历史最高气温: 37.2℃

桥位处历史最低气温: 3℃

桥位处月平均最高气温: 28.7℃

桥位处月平均最低气温: 14℃

(3)降水

区域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临海洋,具有充足的水汽条件,区内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00-1800 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265mm,年最多降水量2169.5mm,最少降水量为1009.9mm;一日最大降水量182.3mm。降水主要集中在4~9 月,约占年降水总量的92%。日降水量≥25mm的年平均天数为15 天。

(4)风况

季风明显,夏半年盛行西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常风向为ESE,出现频率为16.0%;次常风向ENE,出现频率为15.0%;强风向为WNW,最大风速为30m/s。全年≥7 级风日数多年平均为7.5 天。风玫瑰图见图2.1.3-1。

对茂名地区有影响的热带气旋主要出现在5~11 月,7~9 月居多;影响时的最大风速超过12 级,极大风速达40m/s;风向多为NNW 向,其次为ENE 向;热带气旋造成的最大降水量可达647mm。

图2.1‑3风玫瑰图

(5)雾

年平均雾日数4.8 天,年最多雾日数15 天(1985 年)。

雾多出现于1~4 月,春、冬季较多。海雾以平流雾为主。

(6)灾害性天气

区内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的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台风与强对流天气。

台风:是最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影响项目区域的台风约3 次,最多年份7 次,最少年份0 次。从月份分布来看6-10 月是台风主要影响期,此期间的台风是全年总数的90%以上,其中8-9 月最多,占50%以上,尤其7 月下旬,8 月中旬,9 月上旬最密。尤其是在电白沿海登陆的台风对本市影响最大。沿海地区风力大都在9 级以上,并带来大雨或暴雨。

强对流天气:2-6 月间,当北方南下冷空气在华南地区与南方强盛的暖湿气流相遇,造成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产生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灾害天气。强对流灾害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破坏力极大。如1978 年3 月9 日电白和茂南共十一个镇遭受10-11 级的雷雨大风和大冰雹的袭击,龙卷风和强雷雨大风(指≥9 级)多见于3-7 月份,其中4-5 月占62.5%,近海的龙卷风多出现 在半夜至早晨。

环境保护

按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区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化粪池、垃圾站(筒),定期清理并运往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处理。施工区产生的固废、污水及粪便等亦定期清运。

生活、生产污水经严格净化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符合国家或当地的环保标准后再排放。

场内道路安排专人随时清扫、洒水,防止扬尘污染;食堂、浴厕经常冲洗、消毒,满足相关卫生标准。

施工方案

主墩施工与栈桥施工同时进行,施工顺序依次为:钻孔平台搭设;钢护筒下沉;回旋钻成孔;水下砼浇筑;索塔承台采用双壁有底吊箱施工,塔柱采用液压爬模逐段浇筑,上、下横梁均采用落地式少支架施工;主梁采用前支点挂篮逐段浇筑,同时挂设斜拉索,先边跨合龙再主跨合龙。

过渡墩桩基施工方法与主墩一致,承台采用单壁有底吊箱施工,墩身采用翻模施工。

桥梁意义

水东湾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大大拉近南海到旦场两个片区的距离,车程也由原来1小时缩短为10分钟,彻底改变南海片区原本交通末梢的状况。这也为当地打造“中国滨海旅游目的地”创造了有力的支撑条件。

水东湾大桥通车后,将和已经通车的博贺湾大桥一起,衔接起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将茂名182公里海岸线上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构筑起富有特色的滨海旅游生态廊道。

届时,茂名沿海将形成“滨海走廊”的地理格局——连接起晏镜岭、歌美海、水东湾、博贺湾、吉达湾的内湾景观带,并连接着童子湾、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莲头岭、放鸡岛等沿海度假景观带。

水东湾新城正在大力建设的“南海旅游岛”,其实早已蓄势待发、跃跃欲试——今年以来,水东湾新城就已在南海旅游岛风貌提升及海岸带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下了大功夫。水东湾大桥通车后,游客出入南海旅游岛将更加便捷,这也让当地旅游资源的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