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上调

更新时间:2024-05-20 19:44

水价主要包括原水费、自来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对于北京等水资源不充沛、水质比较差的城市来说,调高原水费难以避免;同时,居民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也将导致自来水处理费上调,从环保角度和最大化利用水资源角度考虑,污水处理费未来也存在调高的趋势。

简介

对于酝酿水价调整的城市来说,促进用水节约、提高供水质量,甚至是改变水务企业的普遍亏损状况都被认为是价格调整的重要立意所在。

赞成

“不能因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价。”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水价处在中下水平,“低水价是资助了高收入者,而不是资助了低收入者。”

既然涨价已成趋势,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现行的水价是多少。目前全国平均供水价格是1.4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是0.4~0.5元/立方米,省会级的城市平均供水是2.4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是0.6元/立方米。

而北京现在的水价是2.9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是0.8元/立方米,合计3.7元/立方米。按照现有标准,涨30%左右比较合理。

反对

“弱势群体”喝不起水的问题不难处理,“城市里的低保户只要政府想一点办法就解决了。”但事实上,低保户喝不起水的情况并不严重,很多城市都对低保户采取了免收或减收公用事业费的政策,真正喝不起水的是那些虽然家境困难但够不上低保标准的人。

水价提高的话,他们得不到任何补贴。区区几角钱的水价“差价”,无关痛痒。但是,提价对购买力十分有限的弱势群体而言,却要“伤筋动骨”,直接影响生活质量。所以,权衡提高水价对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影响,在事实上“吃亏”还是低收入者。

政府声音

水利部部长:水价是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的重要杠杆

水价是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的重要杠杆,是需水管理的重要手段。要按照中央关于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既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兼顾社会可承受度和社会公平,有利于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

2009年8月3日,发改委网站发表文章,表示各地上调水价符合改革方向。各地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等仍然存在征收标准偏低、征收范围偏窄等问题,不利于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

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兰州和银川等城市相继调整了水价,沈阳、西宁等城市已召开听证会,准备调整水价。这些措施是符合改革方向的,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

各地在调整水价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供水、污水处理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严格履行成本监审和听证程序,切实加强对供水定价成本的审核,抑制不合理的成本支出,提高水价决策的透明度。同时,进一步简化水价分类,实现工商业用水同价;积极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减少水价调整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

专家建议

“从资源节约角度,我希望税率高一点,但同时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中低收入的老百姓影响较大。我建议实行‘阶梯式税率’,针对不同类型用户应该体现不同的税率,可以分为工业、生活和农业等不同类型,甚至工业也可分为耗水大的行业和一般性行业等。”

首先,价格听证会难以反映民意。《价格听证法》规定,对纳入国家定价的商品,生产企业不能随便涨价。要调价,必须开听证会。同不同意涨,涨多少,都要听取市民意见。水是公共产品,水价上调应该听取各方意见,但目前确实有做得不到位的情况。现实是,即便是听证,也多是过过场子,走走形式,跟老百姓的期望有很大距离。

其次,定价机制不太合理。在经营垄断、成本模糊和价格机制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涨价可能成为供水企业转嫁不合理成本的借口。

最后,水费的使用管理也不规范。相关报告指出,虽然目前各地收取的水费一般都规定上缴地方同级财政,实行财政专户储蓄,专款专用。但是由于《水法》没有对水资源费的用途做出直接规定,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发展历史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用水收费制度相伴而生。早在公元前2世纪,四川都江堰灌区就执行了每亩水田缴纳5kg稻谷的水费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水利部门的努力进取,水价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经历了从公益性无偿供水到政策性低价供水、从低价供水到按供水成本核算计收水费、从收取水费到明确供水是一种商品,按照商品价格管理等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1965年

建国初期,以公益性供水为主,基本不收取水费,无水价可言。

1964年,原水利电力部提出《水费征收和管理的试行办法》,开始改变无偿供水的状况。

1965年10月13日,国务院以(65)国水电字350号文批转水利电力部制订的《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水价制度的重要文件,它确立了按成本核定水费的基本模式。

第二阶段:1965年到1985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多数水利工程均不计收水费,水费征收没能步入正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利的改革与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1980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国务院提出“所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凡有条件的要逐步实行企业管理,按制度收取水费,做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省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开始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管理方式,水价改革工作开始起步,1980年,水利部组织了大型水利工程供水成本调查,在调查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水的商品属性”概念,为有偿供水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2年中共中央第一号文件指出,“城乡工农业用水应重新核定水费”。1985年国务院颁布《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水费办法》),规定“水费标准应从核算供水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当地水资源状况,对各类用水分别核定”。

《水费办法》从理论上确定了水利工程供水属于商品的概念,供水作为一种有偿服务行为,水费定位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水费办法》仍是我国目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有关政府部门规范管理水利工程有偿供水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

第三阶段:1985年到1997年

1985年《水费办法》颁布以后,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本地的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或其他相应文件。

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使用供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这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对水利工程供水实行有偿收费的重要法律规定,是依法制定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制度的基础。199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关于贯彻执行“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的通知》,1991年水利部制订了《乡镇供水水价核订原则(试行)》,促进了水价改革工作。

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水利产业政策》,它规定:“新建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按照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缴纳税金、归还货款和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制定。原有工程的供水价格,要根据国家的水价政策和成本补偿、合理收益的原则,区别不同用途,在三年内逐步调整到位,以后再根据供水成本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以及“根据工程管理的权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水价。”此后,我国的水价改革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1985~1997年,我国平均水价有了大幅度提高,但1997年水价水平仍未达到供水成本,供水成本回收率依旧很低,主要因农业供水成本回收率太低所致。

第四阶段:1997年到目前

近年来,在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和水利部的领导下,水价改革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力度不断加强。

首先,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纳入了国家商品价格管理体系。国家计委已明确由价格司负责具体管理水利行业的水价、电价,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对水价的管理体制逐渐理顺。同时,水利行业内部的价格收费管理关系也在逐步理顺。

其次,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在国家《水价办法》未出台前,各地在认真贯彻《水费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探索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水价办法。许多省已将“水费标准”改为“水价”,为正式出台水价办法奠定了基础。

第三,水价几经调整,水价水平逐步提高。

第四,水利工程水费转为经营性收费管理。2000年财政部两次发文明确将水利工程水费转为经营性收费管理,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这是我国水价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如今,水利工程实行有偿供水已被社会普遍接受,其商品属性得到各方面的认可,水价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水费收取办法也逐步完善,水费收取率平均由1984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50~60%左右,水费已成为许多水管单位的重要经济来源,水管单位工程运行、维护和管理经费不足的矛盾有所缓解。

媒体评论

明确水价机制比涨价更重要,如果价格机制完善,合理提高水价的确可以起到调节居民用水的作用。但在经营垄断、成本模糊和价格机制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涨价不但不能达到节约用水的公共政策目标,反而成为企业转嫁不合理成本的借口。从节水的视角看,国家推行水价改革的关键依然是合理确定成本,对管网漏损等成本一定要让企业自己承担,而不能转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