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5 08:57
水洛镇因驻水洛城而得名。
民国元年(1912年)后,设区公署、水洛镇。
1949年以后,设水洛区。
1951年6月,庄浪县人民政府从维新(今南湖)迁至水洛。
1956年3月,撤销水洛区,设立城关镇。
1958年9月,成立水洛公社,驻县城寺坪巷;同年12月,庄浪县并入静宁县后,属静宁县水洛公社。
1961年6月,析设南坪公社;同年12月,恢复庄浪行政区时,为庄浪县水洛公社。
1964年7月,从水洛公社划出城区,恢复城关镇,驻礼堂巷。
1968年11月,撤销城关镇,并入员水洛公社。
1976年,水洛公社迁驻李家庄(现新昌街)。
1983年,水洛公社改乡。
1984年6月,从水洛公社分出东关、西关、王庄和李家庄4村成立水洛城镇,驻地礼堂巷。
2004年,水洛乡与水洛城镇合并为水洛镇,镇政府由礼堂巷迁驻新昌街(原水洛乡政府驻地),原白堡乡峰山、崖王2村划入水洛镇。
2011年末,水洛镇辖东街、西街、北城3个居民委员会,东关、西关、李庄、李碾、徐碾、文湾、中川、何马、贺庄、新兴、新光、柳嘴、陈洞、胡沟、郭堡、二李、吊沟、崖王18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水洛镇辖1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新昌街。
水洛镇地处庄浪县中部,东邻南坪乡,南接盘安乡、朱店镇,西连卧龙乡,北靠柳梁乡、良邑乡。行政区域总面积为74.72平方千米。
水洛镇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部为河谷川台区,南北为山区,最高点位于中川李家后湾梁,海拔1994米;最低点位于郭堡村朱家嘴,海拔1548米。
水洛镇属温带大陆气候。多年平均气温8.4℃,1月平均气温-5.0℃,7月平均气温20.3℃。无霜期年平均15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75.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82.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6天。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7月最多。
水洛镇境内有水洛河和水洛南河。水洛河从李碾村东入境,由东北向西南流淌,川口柳家西出境,境内河道长12.4千米。水洛南河为水洛河支流,从西关村东南入境,在村西汇入水洛河,境内全长仅2.3千米。
水洛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洪、冰雹、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2001年以来,干旱灾害除2003年、2004年外,其他年份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2006年最为严重,4月初至8月29日没有出现有效降水,水洛河断流,全镇18村6247户2536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3.8万亩,成灾3.6万亩,绝收1.2万亩,因灾减产粮食3000吨;冰雹灾害发生4次,其中2011年3次,全镇13村2158户8568人受灾,农作物受灾0.8万亩,成灾0.5万亩,绝收面积0.02万亩,因灾减产粮食800吨,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01.2万元;暴雨灾害发生12次,其中2011年7月28日暴雨灾害最为严重,全镇共有13村565户228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0.07万亩,成灾0.05万亩,绝收0.02万亩,因灾减产粮食49.7吨,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2万元。
2011年末,水洛镇辖区总人口5187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303人,城镇化率33.4%。另有流动人口2650人。总人口中,男性27291人,占52.6%;女性24581,占47.4%;14岁以下8932人,占17.2%;15—64岁39074人,占75.3%;65岁以上3866人,占7.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1753人,占99.8%;有回族119人,占0.2%。2011年,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5.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98.1人。
2017年末,水洛镇常住人口为35104人。
截至2018年,水洛镇户籍人口为37826人。
2011年末,水洛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484元。
2018年,水洛镇有工业企业3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26个。
水洛镇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水果、蔬菜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果品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杏等;蔬菜有莲花菜、大白菜、黄瓜、黄花菜、蘑菇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家禽为主。
2011年,水洛镇有耕地面积50247亩,人均1亩,生产粮食9119吨,人均263.8千克,其中小麦4016吨,玉米4000吨,马铃薯1007吨,荞麦90吨,豆类6吨;果品种植面积3109亩,产量1990吨,其中苹果1000吨,梨700吨,杏270吨;蔬菜种植面积7200亩,产量14088吨;牛饲养量1800头,年末存栏1454头;生猪饲养量17800头,年末存栏8875头;家禽饲养量14.6万羽。
2011年,水洛镇以服装、家具、饲料、玻璃、白酒生产加工为主,工业企业均为私营企业。
2011年末,水洛镇有商业网点2896个,从业人员4057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8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贸市场11个,年成交额9865万元。
2011年末,水洛镇辖区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50万元,比上年减少23%。
截至2011年末,水洛镇有218省道、304省道过境,北川路、水盘路、水通路、乔阳路、马卧路县道5条、乡村道路27条,总长112千米。
截至2011年末,水洛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8个,农家书屋18个,藏书3.2万册,社区音乐、美术、书法活动中心30个;广播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10551户,入户率83.9%。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川口柳家寺洼文化遗址、宋代吴玢墓和徐李家碾狮子洼墓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即寺坪塬遗址、壑岘嘴遗址、堡子背后汉墓群、马家崖坪汉墓群、紫荆山建筑群、清代将军殿古遗址、宋代刘沪墓。
截至2011年末,水洛镇有小学14所,在校生1760人,专任教师1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143.9万元,比上年减少11.9%。
截至2011年末,水洛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个,其中门诊部18个;病床32张。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7万人次,18个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8%。
截至2011年末,水洛镇有学校体育场8个,村级体育场6个,其中3个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4%。
2011年,水洛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20户,人数4386人,支出698.8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26户,人数4662人,支出430万元,比上年增长38.8%;农村五保供养106人,支出23.7万元,比上年增长21.5%。城乡医疗救助271人次,支出156.2万元,比上年增长51.3%。城乡临时救助155户,支出25.8万元,比上年增长81.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6.7万元,比上年下降8.4%。
2011年末,水洛镇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2419人,参保率97.5%。
截至2011年末,水洛镇有邮政局1个、邮政所3个,征订报纸、期刊1.1万份(册);电信服务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1376户,电话用户普及率17.4%;移动电话用户5893户;宽带接入用户53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