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7 17:56
2010年6月25日,水洞沟旅游区内公路工程顺利竣工,公路设计全长3.25千米。同年10月12日,水洞沟旅游区启动防护围栏工程建设项目。
2011年4月3日,水洞沟旅游区游客休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2013年5月13日,水洞沟旅游区沙枣湾大峡谷高空滑索正式开放。
2017年12月30日,水洞沟收费站正式开通,全新开通的水洞沟收费站出口距离水洞沟旅游区仅有3千米距离,进一步缩短了路程,为游客前往水洞沟旅游区参观游览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
2019年10月29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水洞沟旅游区(北门)正式启用,以后再去水洞沟旅游区游览,不仅可以从宁夏境内的南门进入,还可从内蒙古境内的鄂托克前旗水洞沟旅游区的北门直接进入。
水洞沟旅游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市19千米,南距灵武市30千米,距河东机场11千米,地处银川河东旅游带的核心部位,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相接,是连接宁蒙旅游的纽带。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这里充满了雄浑、奇特的荒谷神韵,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这里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柽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
水洞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全国自然区划中属温带干旱气候区。虽然深具中国西北内陆,但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冷热温差大、光照充足、风大沙多,冬寒长、夏热短、春暖迟、秋凉早和气象灾害较多等特点。也造就了这方水土极致、透彻、坚韧的特质。
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分地上环廊展示和下沉介入式动感体验两大部分,环廊由序厅、人类进化史、中国旧石器、水洞沟旧石器、结束语五个部分组成。
新修建的明长城观景台,水洞沟明长城遗址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明长城西至入黄河巨龙的长城小龙头称为两龙交汇处,东至盐池境内。
将军府邸遗址,占地面积不算太大,但当初的建筑却十分宏伟,是一座歇山顶式的建筑,应是戍守长城下级军官的将军府邸。这三块精致的石刻,两个是位于府门前左右的鼓型旗杆座,它们代替了古时的夹杆石,是用以固定插在杆座中的军中大旗的。另一个是府门前的装饰石,俗称“石面”,本应有两座,分另立于府门前,左右各一。从残存的砖瓦来看,将军府一直延用到清代,后来大约经过修缮。将军府邸遗址的旁边,是“亭障”的遗址,“亭障”四壁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围墙。
“红柳滩”名称的由来,是因盐碱滩遍生红柳而得名的。红柳,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灌木,往往生长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盐碱地里,因株干呈暗红色而被称之为“红柳”,中医学上称之为“柽红柳”。
湖面因位于红山地区,所以名为“红山湖”。“红山湖”也是蓄积边沟之水而成的,丰水期,湖面可于峡谷中向东延伸2千米多。但经地质专家考察,发现这一线临水的崖壁下,因湖水长期浸蚀,已相当酥软,有几段崖壁已出现裂缝,而且有下沉的趋势,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目前正在按照专家的意见编制方案,融开发和保护为一体。
大峡谷是自然形成的冲沟,有10~15米深,风蚀地貌,土林景观,绵延4千米左右,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明代时,这又成了明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像。
红山堡是因位于红山地区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在夕阳的照射下,这里山峦一片鲜红,因命为“红山”后讹传为“横山”,“红山堡”旧时也就一名“横山堡”。它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红山堡”本属灵州千户所辖,其为正方形,边长均为 300米,设东门一道,有瓮城,门向南开。墙高8米,底宽7米,顶厚4米,是按照明代长城沿线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体制设置的。东至清水营50里,西至横城20里。
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待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分为2006年发掘的1号藏兵洞和2012年9月20日发掘的2号藏兵洞)。这在全国是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在中国的长城防御体系中,有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国还没有,这里是独一处。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藏兵洞是中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
水洞沟村是一个古老的地穴式的聚落遗址区。在古老的水洞沟村里,保留着北方先民们创造的窑洞式、地穴式、半地穴式、浅地穴式的居室。这种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居室,往往建在黄土层较厚的山坡或沟岸上,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水洞沟村继承了这种古老的居住方式,在黄土坡上先挖出一定深度的地穴,然后在地穴四周边缘上,用土坯垒起矮墙,使之高出地面,再以桁条,木椽搭顶,复以柴草,在柴草上糊以泥巴,防止漏水。这种居室建筑极其廉价,是远古人类居住方式的最佳选择。中国北方地区群众习称其为“地窝子”、“地窨子”。它产生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伴随着人类存在了数千年,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逐渐被人们废弃,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水洞沟村聚落共有29处地穴式建筑遗址,景区选择了其中一些地穴式的居室进行了恢复,游客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先民们的居住形式。
所谓“魔鬼城”,实际上是一处独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观,记录了比较复杂的地质过程和环境历史。经过数万年的风雨剥蚀,自上渐新世(约开始于六、七千万年前)干旱盆地沉积到全新世晚期(约一百万年以前)沉积的地貌,被大自然鬼斧神王地造就了这种像一座被遗弃了千万年的古城一样的地貌景观。走进这座魔鬼城,风雨剥蚀的土柱像凋零的古塔,巍然峭立,断崖绝壁像残断的城墙,裂裂缺缺。它们各自具有的不同形体,很容易引起人们不尽的遐想,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们似是传说中的各种魔鬼的形象;而从总体来看,这里又像是一座城垣,因此被人们称作“魔鬼城”。“城”内堆积的流沙,是沙漠地带雅丹地貌特有的景观,再加上丛生的荒草,使人倍感历史的沧桑。
“芦花谷”是深沟峡谷,原为古清水河,今称边沟的一段。沿“芦花谷”峡谷,可直接到达原清水河的源头,灵武清水营。近年来,由于降水量少,边沟补水困难,沟底河床露出,遍布鹅卵石。前不久,经水洞沟运营单位进行保护性地开发利用,沟内已培育成长约一千米的“芦花谷”,春夏芦苇摇曳,一片葱绿可爱;秋冬芦花如雪,白色的芦叶瑟瑟两岸是高约15米的断崖峭壁,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塞外景观。
张三小店与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发现,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曾师从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的贾兰坡先生,在1982年所写的回忆文章《我所认识的古生物学大师—德日进》中写道:“水洞沟是荒漠地带,附近一带至少在方圆5千米以内荒无人烟。但是这里却有个小小的店房,叫做“张三小店”,只是为了东来西往的旅客设立的。小店至多能住四、五个人,也不卖饭,只是客人自带粮米,代为烧饭罢了。当年德日进和桑志华两位在那里发掘的时候,由于当地人很少见到外国来客,面貌、服装、习惯又和当地人不同,因而惹起很大注意。直到今日,尽管张三夫妇都已亡故,但是人们一提起两位外国人来,还谈得津津有味。据说这两位西方客人每天只吃土豆和鸡蛋,吃顿烙饼也不容易。因为附近很难买到面粉,更不用说咖啡牛奶了。”
2009年5月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模拟导游大赛决赛在水洞沟旅游区隆重举行。
2010年8月28日,银川首届国际赛马大会在水洞沟旅游区成功举行。
2011年5月28日,首届全国休闲体育大会和国际风筝邀请赛在水洞沟旅游区隆重举行。
2018年6月9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宁夏分会场暨第二届中国旧石器文化节今天在水洞沟旅游区开幕。
2023年5月18日,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暨2023年灵武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水洞沟旅游区举行。
水洞沟旅游区的特色美食有辣糊糊、手抓羊肉、肉粘饭、桂花糖糕、八宝茶等。
2009年1月23日,水洞沟旅游区被宁夏自治区旅游局评为2008年度宁夏旅游宣传促销先进景区。
2010年1月8日,水洞沟旅游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7月13日,银川市水洞沟旅游区被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8年10月,水洞沟旅游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水洞沟旅游区的开发运营单位,成立于2003年7月21日。
成人门票:60元/人
证件优惠对象:老人、残疾人、军人、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记者凭有效证件免水洞沟门票。
自驾路线:
从银川出发→大团结广场→黄河二桥向东→银青高速辅道→水洞沟
从银川出发→大团结广场→银青高速路→水洞沟出口→银青高速辅道→水洞沟
从银川出发→北京路→滨河黄河大桥→新203省道右转→水洞沟隧道左转→G244国道(原S103省道)→水洞沟
从鄂托克前旗—苏力迪西街—敖银线—进入X102—水洞沟
旅游直通车:
银川旅游汽车站每天早9:00发车。
新月广场每天早9:00发车,16:00返程。
银川火车站每天早8:30发车,16:30返程。
宁夏凯顺旅游直通车每天早9:40发车,15:30返程,散客(兴庆区)上门接送。
景区大门—水洞沟石器广场—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张三小店—水洞沟村—标志碑—1#2#发掘点—山神庙—将军府邸—明长城—7#发掘地点—红山湖—沙枣湾—红柳滩—大峡谷—藏兵洞—宁夏长城博物馆—红山堡—瓮城—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