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

更新时间:2024-06-13 13:32

白背飞虱是半翅目飞虱科白背飞虱属昆虫。头顶、前胸背板和中胸背板中域黄白或姜黄色,但前胸背板复眼后方有一暗褐色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色或淡黑色;头顶端半两侧脊间、额、颊和唇基雄虫为黑色,雌虫为灰黄褐色;触角淡褐色,基节下面色较深暗;胸部腹面及腹部雄虫极大部分为黑褐色,雌虫为灰黄褐色,仅中胸腹板及腹部背面有一些黑褐色斑;各胸足除基节外,其余各节为污黄色;前翅淡黄褐几透明,有的翅端具烟污色晕斑,翅斑明显,黑褐色。短翅型体色概如长翅型。

简介

[中文名] 白背飞虱

[学名]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 目 ]同翅目

[ 科 ]飞虱科

[寄主]水稻麦类玉米高粱

分布

全国所有稻区均有发生;前苏联(库页岛),朝鲜,日本,太平洋岛屿,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

形态特征

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长翅型成虫体长4-5毫米,呈灰黄色,头顶较狭,突出在复眼前方,颜面部有3条凸起纵脊,脊色淡,沟色深,黑白分明,胸背小盾板中央长有1个五角形的白色或蓝白色斑。雌虫的两侧为暗褐色或灰褐色,而雄虫则为黑色,并在前端相连。翅半透明,两翅会合线中央有1个黑斑。短翅型雌虫体长约4豪米,呈灰黄色至淡黄色,翅短,仅及腹部的一半。

卵:尖辣椒形,细瘦,微弯曲,长约0.8毫米,初产时呈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并出现2个红色眼点。卵产于叶鞘、叶中肋等处组织中,卵粒单行排列成块,卵帽不外露。

若虫:近梭形,长约2.7毫米初孵时呈乳白色,有灰斑,后呈淡黄色,体背有灰褐色或灰青色斑纹。

生物学特性

中国海南省南部年生11代,岭南7~ 10代,长江以南4~7代,淮河以南3~4代,东北地区2~3代,新疆、宁夏两自治区1~2代。

恒温30℃、25℃和20℃下,卵期分别为6天,9.7天和11.3天左右;若虫期分别为14.3天,18.5天和19.4天。在自然变温的相近平均气温下,各虫态历期稍有缩短。产卵前期,短翅雌虫为3~4天,长翅雌虫为4~7天。在25℃左右,完成一代约需26天。卵的发育起点为10.4℃。在5℃恒温时,各虫态存活的最长时间,卵为7天,低龄若虫7.9天,高龄若虫3.4天,雌成虫3天,雄成虫5天。喜暖,抗寒力弱。在中国能终年繁殖的地区,仅限于海南南部和云南最南部。云南中部最冷月平均气温9℃以上及湿度较高的地区,能少量越冬。暖冬年份越冬北界在26°N左右;冷冬年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22°N)也难以查到虫源。

成虫、若虫吸食稻株汁液,雌成虫并用产卵器刺入稻株组织产卵,造成伤口,增大稻株的养分消耗和水分的散失,还为一些弱寄生菌侵染创造了条件。一般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受害后,从下至上的叶片端部发黄,分蘖减少,植株矮缩甚至枯死;拔节期,孕穗期受害,下部和中、上部叶片发黄,植株短缩,叶鞘、茎秆上褐色伤痕密集,实粒数减少;乳熟期受害,千粒重下降,青头穗增加,甚至植株倒伏或干枯。一般百丛稻株(抽穗—乳熟期)有虫1200~1500头为害15~20天,稻谷约减产5%。在水稻成熟期,虫口密度高,高温、干燥条件下,各代长翅型成虫出现比率高;在水稻拔节孕穗期,虫口密度低,多雨日的条件下,短翅型雌虫出现比率高,短翅雄虫少。

长翅型成虫在卵巢发育成熟前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绿性,若虫和成虫一般栖息在稻株下部,抽穗后多在剑叶主脉和穗轴取食、产卵。取食分蘖期、孕穗期稻株的若虫,雌虫卵巢发育进度快;取食乳熟期稻株的若虫,雌虫卵巢发育进度慢。3~4龄后,若虫和成虫不耐拥挤,田间虫量分布较均匀,为害面大。若虫成活率和雌虫繁殖量随虫口密度上升而下降。成虫迁飞能力强。

发生规律

我国南方有冬秧或冬季再生稻和落粒自生苗能存活的地区才能越冬,各地每年迁入的初发虫源比褐飞虱早,持续时间长,且峰次多。年发生世代因地而异,吉林每年发生2代,辽宁3代,江苏、河南3-4代,湖南、四川6代,贵州6-8代,广西6-9代。在25℃下完成一世代约26天。发生区分别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害分蘖至圆秆拔节期的早、中稻,在南岭以南的晚稻区9月中、下旬受害亦重,常年为害较重韵稻区有西南、南岭、闽北、汉水流域、淮河流域及以北稻区。

白背稻虱亦属长距离迁飞性害虫,我国广大稻区初次虫源由南方热带稻区随气流逐代逐区迁入,其迁入时间一般早于褐飞虱,一年发生1~11代不等。白背稻虱在稻株上的活动位置比褐飞虱和灰飞虱都高。成虫具趋光性,趋嫩性,生长嫩绿稻田,易诱成虫产卵为害;卵多产于水稻叶鞘肥厚部分组织中,也有产于叶片基部中脉内和茎秆中,有5—28粒,多为5~6粒。长翅雌虫可产卵300~400粒,短翅型比长翅型产卵量约多20%。若虫一般都生活在稻丛下部,位置比褐飞虱高。3龄以前食量小,为害性不大,4~5龄若虫食量大,为害重。白背稻虱的温度适宜范围较大,在30℃高温或15℃低温下都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对湿度要求较高,以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一般初夏多雨,盛夏干旱的年份,易导致大发生。在水稻各个生育期,成、若虫均能取食,但以分蘖盛期、孕穗、抽穗期最为适宜,此时增殖快,受害重。

各地从始见虫源到主要为害期,一般历时50~60天,主要为害期前的10~20天迁入虫量最多,称为主要迁入虫峰,是发生期和发生量短期预测的主要依据。南方双季稻区,除早、中稻上的一个主要为害时期外,9月份在双季晚稻拔节至穗期还有一个主要时期。成虫迁入稻田繁殖一代后,即有一定数量的长翅成虫向外迁出,特别是主要为害代所产生的长翅型成虫大部分迁出。由于各地气候特点和水稻栽培制度的关系,大部分地区一年内只有一段主要迁出期,约一至三星期不等。8月下旬以后,季风方向在中国发生转换,这时,北方稻区的种群在东北气流的运送下,向南回迁,7~8月份中国沿海的台风,影响迁出和降落,对中国中、南部双季晚稻、中稻的虫量增减影响显著。

长翅型成虫在羽化后不久,卵巢发育至1级末、2级时迁飞。当迁飞到适生环境后,才交配产卵。在水稻的各生育期内均可产生一定比率的迁飞个体,以穗期以后的比率最大。一般虫口密度低,迁飞比率小,反之则大。在成虫发生期,一天内的迁出时间受光照强度的制约,一般20℃以上,5~100勒范围内迁出率最大,呈早、晚弱光双峰型。因此,迁出成虫在空间多为集团运行。迁飞高度春、秋季多数为1000~1500米,夏季1500~2500米,少数高达3000米。在高空,虫体呈滑翔状态,运行方向主要顺高空气流,受气流辐合带影响而迫降。南北迁飞的距离和范围与雨带的推移基本相符。

发生程度,除虫源基数外,与当时田间的水稻生育期、品种抗虫性、水肥管理、气温、雨量和天敌数量有关。条件适宜,有利于白背飞虱大量增殖,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大发生年,虫口一般可增殖40倍以上。在感虫品种,尤其是感虫的杂交水稻品种上繁殖量更大。水稻分蘖和拔节期对其繁殖数量的增加最为有利。氮肥施用过量,灌深水,密植的稻田对虫口增殖有利。抗虫品种的选育和抗虫性机制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进展较快。国际水稻研究所已测定出抗白背飞虱的抗性基因5个,其中4个是显性基因和1个隐性基因,分别命名为Wbph1,2,3,5和Wbph4;公布抗原351个(包括野生稻品种84个)。成虫的适温范围为13~34℃,最适气温为22℃~28℃,32C以上大大降低;若虫在25℃以上,30℃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时成活率高;低于20℃,高于30℃成活率降低。雨日多,降雨量较大的月份,有利于成虫的迁入和定居。卵孵期和若虫期要求较高的湿度条件,在卵孵盛期和低龄若虫期,大雨和暴雨有强烈的冲刷作用,高龄若虫期和成虫期,天气干旱加重对稻株的为害程度。天敌种类已知80种以上,卵期寄生性天敌主要有长管稻虱缨小蜂:若虫和成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有螯蜂、肖跗188、线虫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黑肩绿盲蝽,蜘蛛类、隐翅虫类等,对白背飞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危害特点

成虫产卵在叶鞘中脉两侧及叶片中脉组织内,每卵条粒数2-31粒,平均7.3粒。若虫群栖于基部叶鞘上为害,受害部先出现黄白斑,后变黑褐色,叶片由黄色变棕红色,重者枯死,田中出现黄塘。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创造不利于白背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

2) 生物防治:白背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对白背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保护利用好天敌,对控制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3) 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飞虱发生情况,采取重点防治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的防治对策,如果成虫迁入量特别大而集中的年份和地区,采取防治迁入峰成虫和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相结合的对策。

越冬概况

白背飞虱专食性很强,常见其嗜食水稻,也在稗草和野生稻上食。国内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可能是白背飞虱越冬的重要寄主,其冬季没有滞育或休眠现象。其冬季分布动态、过冬的温度指标和生物指标,与褐飞虱基本相同。在暖冬的越冬北界,大致在北纬25°~26°,以最冷月极端低温在0℃以上,再生稻和落粒苗冬季存活区为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