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胡麻叶斑病

更新时间:2022-03-12 10:38

水稻胡麻叶斑病,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属真菌病害,分布较广,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

简介

一般由于缺肥缺水等原因,引起水稻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解放前为国内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解放后,随着水稻生产施肥水平的提高,危害已日益减轻。

症状识别

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尤以叶片最为普遍。芽期发病,芽鞘变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多为椭圆病斑,如胡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椭圆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湿时,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鞘上染病 病斑初椭圆形,暗褐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枝梗发病,病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粒染病,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瘪谷。后期受害病斑小,边缘不明显。病重谷粒质脆易碎。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此病易与稻瘟病相混淆,其病斑的两端无坏死线,是与稻瘟病的重要区别。

发生规律

水稻胡麻叶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稻平脐蠕孢(Cochliobolus miyabeanus(Ito et Kubibay)Drechsler et Dastur.)侵染所致。病菌以以菌丝体在病草、颖壳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和病草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在干燥条件下,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2~3年,潜伏菌丝体能存活3~4年,菌丝翻入土中经一个冬季后失去活力。带病种子播后,潜伏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分生孢子则借助气流传播至水稻植株上,从表皮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很快出现病症,并形成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病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5~35℃,最适温度24~30℃;分生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8~33℃,以30℃最适,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40℃,以24~30℃最适。孢子萌发须有水滴存在,相对湿度大于92%。饱和湿度下25~28℃,4小时就可侵入寄主。

高温高湿、有雾露存在时发病重。水稻品种间存在抗病差异。同品种中,一般苗期最易感病,分蘖期抗性增强,分蘖末期抗性又减弱,此与水稻在不同时期对氮素吸收能力有关。一般缺肥或贫瘠的地块,缺钾肥、土壤为酸性或砂质土壤漏肥漏水严重的地块,缺水或长期积水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以农业防治特别是深耕改土、科学管理肥水为主,辅以药物防治。

(1)农业防治。①选择在无病田留种,病稻草要及时处理销毁,深耕灭茬,压低菌源。②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增加磷钾肥及有机肥,特别是钾肥的施用可提高植物株抗病力。酸性土要注意排水,并施用适量石灰,以促进有机肥物质的正常分解,改变土壤酸度。实行浅灌、勤灌,避免长期水淹造成通气不良。

(2)种子消毒处理。稻种在消毒处理前,最好先晒1~3天,这样可促进种子发芽和病菌萌动,以利杀菌,之后用风、筛、簸、泥水、盐水选种,然后消毒。种子处理药剂及方法参见“稻瘟病”。

(3)药剂防治。 重点在抽穗至乳熟阶段的发病初期喷雾防治,以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