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3 18:23
又称“苏州红”,长于河塘水池之中,营养价值很高,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制成菱粉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吴县河网交错,湖荡密布,适宜水红菱生长,早在唐朝,吴县已普遍种植水红菱。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写道:“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现吴县东部的水网地区为水红菱的主要产区。
分枝性中等。菱盘开展度40厘米左右。采收时有叶40片左右。叶片较小,长5.6厘米,宽7.7厘米,菱形,青绿色,近叶柄处为紫红。叶面、叶柄及茎均为褐红色,叶柄长22厘米。花白色,萼片较长。菱盘在下方,单个菱盘结果7~8个。果实具4个角。肩角细长平伸,腰角略向下斜伸,果高2.8厘米,宽3.2厘米,鲜红色,单个重14克,每公斤50~70个。质脆嫩多汁,味甜,品质优良。早熟,供应期长。不耐深水,不抗风浪,只适于浅水栽培。亩产500公斤左右。
河塘水池之中。
水红菱营养丰富,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菱肉(米)含淀粉24%,蛋白质3.6%,脂肪0.5%,嫩果生食可当水果,熟食可作蔬菜和代替粮食。老菱含淀粉多,可加工制成菱粉。菱粉是糕点酿酒、制糖的重要原料,还可作纺织品的浆料。菱还可入药,有解渴、醒酒、利尿、通乳之效。在民间秘方中,也有用来治疗食道癌和胃癌的。菱盘可作青饲料或绿肥。
选择水质澄清、无污染、水位深1~2m、常年流水且风浪较小、底土比较松软肥沃的河湾、湖荡或能排能灌的池塘、沟渠、低洼田块。
要求地势平坦,土壤有机质丰富,理化性状良好,淤泥层厚度在25cm,pH值6~7。
播种前先用菱篦在水底拖拉清除野菱、水草、青苔等,较长水草则用2根细竹竿绞捞。人工塘田还应干塘并施石灰375~450kg/hm2,清除杂鱼等有害生物,平整后施肥,瘠薄塘田施草塘泥30~45t/hm2,淤泥厚的塘田可不施基肥。
水红菱栽培多半采用直播,河湾、湖荡等较深水域则采用育苗移栽。
催芽3月底至4月初当气温回升,菱种发芽露白至芽长1cm时,将种菱起出,挑去烂菱、嫩菱,洗净腐烂种皮后播种。
播种分撒播和条播2种。前者因用种量大,又不便生长期田间操作,故多采用条播方法。条播是根据菱塘地形划成几条纵行,在两头插立竹竿为标志,中间用绳拉线,顺线条播,并本着田肥稀播、田瘦密播、新塘稀播、重茬密播的原则,一般行距2~3m,播种量180~225kg/hm2。
移栽河湾、湖荡一般水位较深,菱种直播发芽率低,采用育苗移栽可提高秧苗成活率。此法也可用于晚出茬田块及补苗用。移栽苗应事先集中育苗,苗床选择避风向阳、水位可升降(1~2m)且土壤肥沃的池塘。冬季放干塘水晒垡,促使塘土风化。播前放水深0.5m~1.0m,以后随菱苗生长再逐渐加深水层,以适应深水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育苗菱种已经分盘,但叶片尚软还未直立变硬时及时移栽。起菱棵时注意轻拉轻放,起出的菱棵每8~10株在基部用绳捆为一束,顺序放在船上,移栽时用菱叉叉住菱束绳头,按2.5m×2.0m行株距,逐束插入水底泥中。菱塘水位与菱棵长度大体相等,确保菱苗直立水中,易于成活。
扎垄防风当直播菱苗出水面或移栽后需立即扎菱垄防风浪冲击和杂草飘入菱塘。方法是:菱塘外围用毛竹打桩,间距10m,竹桩长度以入土30~50cm、出水面1m为宜,竹桩间拉尼龙绳并用茭草捆绑在绳上,如用水花生、水蕹菜,可在尼龙绳上每隔30cm呈“十”字形捆绑一束,菱采收结束及时清除。
清除杂草菱塘中常见杂草有荇菜、水鳖草、青苔、槐叶萍等,发现后应及时人工拔除。条播的可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菱盘封行前,在行间用菱篦来回拖拉除草。此外,还应注意将菱盘叶心较尖、叶片无光泽的野菱拔除。
适时追肥为提高菱的产量和改进品质,一般菱塘在菱始收期顺菱盘间撒施氮磷钾复合肥225kg/hm2,河湾、湖荡使用时可将肥料与泥混合做成泥团,并随治虫打药兼喷0.2%~0.5%磷酸二氢钾,共2~3次。
主要病害有菱白绢病、菱褐斑病,虫害有菱萤叶甲、锥实螺、扁卷螺。从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环境的总体要求出发,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保持菱塘常年流水,人工塘田灌排结合,确保菱塘水质清洁。清除岸边杂草和及时处理菱盘残茬,生长期及时清除杂草、烂叶。菱属一年生深水水生蔬菜,多在种植1~2年后与芡实或菜藕轮作,也可改养鱼、蟹,以减轻病虫害,增加塘田肥力。
生物防治菱塘播种前撒施茶籽饼粉末75~150kg/hm2,保持10~20cm浅水2~3d,然后放掉,再更换清水,可杀死多种害虫并减轻病害发生,但套养鱼类田块禁用。放养青蛙,减少虫害发生。
药剂防治使用药剂防治必须符合GB4285-1989、GB/T8321-2000的要求。
菱白绢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5~7d喷施1次,连续2~3次。采收前10d停止用药。
菱褐斑病。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菌灵井冈霉素胶悬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5~7d喷施1次,连喷2次。采收前10d停止用药。
菱萤叶甲。掌握在幼虫一至二龄期,上午8~9时或下午3~4时选用25%杀虫双水剂500~1000倍液加0.3%洗衣粉,或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菱角采收前7d禁用。
8月下旬至9月上旬菱开始陆续采收,始收期每7d采收1次,盛收期3~4d采收1次,至10月下旬结束。生食嫩菱应选择果实充分长足、硬化、色泽鲜红、萼片脱落,用指甲可捏入果皮,果肉脆嫩,菱角可浮于水面。熟食老菱应选择果实充分硬化,果皮颜色转暗红色,果柄与果实连接处出现环形裂纹,果实容易脱落,果实重而沉水。宜用小木船或菱桶(盆)进入菱塘,人工采摘。采收时做到“三轻”、“三防”,即提盘轻、摘菱轻、放盘轻,防猛拉菱盘植株受伤、防速度不一老菱漏采、防老嫩不分采摘不尽。采摘后应立即将菱浸入水中存放。
在菱盛果期,即第3、第4次采收时选留种最适宜。选择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形态整齐、皮色深、无病虫害、壳薄肉厚、充实饱满的老熟菱(果实背部与果柄分离处有2~3个同心花纹)留种。菱种采摘后,于10月下旬用竹筐或编织袋包装,每筐(袋)装50kg,吊挂在水中毛竹架上,一般水深30cm,上不露水面,下不着泥,保持活水流动,防止菱种受冻。考虑到菱种在贮藏中会有30%的损耗,故留种量应比来年实际播种量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