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秀芽

更新时间:2024-06-27 11:43

永川秀芽是针形名茶,属于绿茶类。产于重庆市永川区,主要包括永川区云雾山阴山巴岳山、箕山、黄瓜山五大山脉的茶区。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59年研制生产,1964年经国内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正式命名为永川秀芽。其加工工艺于200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加工工艺主要包括:摊青、杀青、揉捻、抖水、做条,烘干五道工序。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5种矿物质,具有促进血钠排除、防止蛀牙的功效、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永川秀芽在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获奖50余次。

历史发展

“永川秀芽”针形名茶,由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59年研制生产,曾得到朱德委员长的赞扬,1964年经国内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正式命名为“永川秀芽”,历经研制、定型和提高三个阶段,科技人员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国家级永川秀芽良种10个、省级永川秀芽良种4个。利用良种优势,研制、开发了20余只名优茶产品。其加工工艺于200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

自然地理

产地分布

永川秀芽种植地域范围包括:永川区云雾山、阴山、巴岳山、箕山、黄瓜山五大山脉的茶区。主要分布在永川5个主要产茶乡镇:茶山竹海办事处、大安镇何埂镇永荣镇三教镇,这5个乡镇占总产量的85%。

生长环境

永川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温早,夏季气温高,降雨集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达320天,土壤pH值在4.5~6.5(微酸性),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由于永川区茶园所处的海拔一般在300—500m,且气候条件较好,适宜永川区栽培的大、中、小叶种多品种共存,为永川秀芽的拼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品质特征

永川秀芽条索紧直细秀,翠绿鲜润;内质汤清碧绿,香气鲜嫩浓郁,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栽培技术

采摘方法

手采法是我国传统的采摘法,各地方法很多,常因永川秀芽树龄、树势和茶类对鲜叶原料嫩度要求不同而不同。手采法的特点是:采摘精细,批次多,采期长,产量高,质量好。

幼年采摘

幼年永川秀芽的特点是主干明显,顶端优势强烈,分枝疏少,树冠尚未定型,系永川秀芽的培养阶段。采摘的目的是促进分枝,培养枝冠,是定型修剪的补充。因此,一般宜采用打顶采摘法或留叶采摘法。

一般第二次定型修剪后,开始打顶采摘,长势强的,春末时即可打顶,留下三、四片叶子。夏、秋梢留二、三处叶子采摘。树势弱的,应延迟到夏茶时开始打顶。永川秀芽经第三次定型修剪后,骨干枝已基本形成,可进行留叶采摘,春、夏季各留二叶采,秋季留一叶采。当永川秀芽树冠已基本形成,但仍需培养扩大,宜采用春留二叶,夏留一叶,秋留鱼叶的采摘方法。

成年采摘

永川秀芽进入成龄阶段后,便由青年期逐渐过渡到壮年期,树冠进一步扩大,枝叶茂密,生长旺盛,根系发达且布满行间,茶叶产量逐年增长,直至达到高峰。成龄阶段是永川秀芽高产、稳产时期。采摘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多要收质量好的芽叶,延长高产、稳产时期,应贯彻“以采为主,多采少留,采养结合”的原则,因此,采摘方法,应以留鱼叶采摘法为主,并在适当季节辅以留一叶采摘法。具体采法,各地经验不甚一致,有的春留一叶采,夏、秋留鱼叶采。有的夏留一叶采,春、秋留鱼叶采。有的全年基本留鱼叶采,而在每季末期留一批叶片在树上。有的则实行留鱼叶和留一叶混合交替采摘。

老年采摘

老年永川秀芽树冠的特点是生机开始逐渐衰退,枝植随树龄增长而日益衰老,育芽能力减弱,芽叶变小,二、三对夹叶大量出现,树冠鸡爪枝逐渐形成,部分骨干枝出现衰亡和自然更新现象。茶村的衰老期是相当长的,对这类永川秀芽的采摘,应根据衰老的程度而灵活掌握。永川秀芽衰老前期,树冠还比较宽阔,枝杆尚有一定的育芽能力,能维持一定的产量水平,宜采用留鱼叶采摘和集中留叶的方法,一般多采用春、夏季留鱼叶采,秋季停采集中留养。

永川秀芽衰老中期,树冠鸡爪枝大量形成,育芽能力明显减弱,产量显著下降,这时,须在春茶前进行深修剪,剪后当年宜采用留一至二叶采摘。第二年采用春、夏留一叶,秋留鱼叶采摘。第三年后可按成年永川秀芽采摘方法进行采摘,这样,一般可维持3-5年树势。永川秀芽衰老后期,树冠枝梢逐渐衰亡,出现自疏现象,育芽能力很弱,产量很低,品质不好,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的需要进行重剪和台刈,重新培养树冠,有的则需要改种换植。重剪、台刈永川秀芽,在剪后一、二年内生长旺盛,顶端优势强烈。采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分枝,培养树冠,宜采用打顶采摘法。重剪永川秀芽,当年夏、秋季即可打顶,留三、四片叶子采摘。第二年采用春留二叶,夏留一叶,秋留鱼叶采摘。第三年采用春、夏留一叶,秋留鱼叶采摘。第四年后可按成年永川秀芽采摘方法旱灾行。台刈永川秀芽,当年一般只养不采,或于秋季打顶。第二年剪后进行打顶采,春梢留三、四片叶采摘,夏、秋梢留一、二叶采摘。第三年采用春留二叶,夏留一叶,秋留鱼叶采摘。第四年采用春、夏留一叶,秋留鱼叶采摘。第五年开始,可按成年永川秀芽采摘方法采摘。

加工工序

传统工艺

永川秀芽以早春1芽1叶初展鲜叶为原料,要求芽叶完整,新鲜,洁净。经摊青、杀青、揉捻、抖水、做条,烘干五道工序精细加工而成。

杀青在锅中进行,要求杀匀杀透。揉捻用双手滚球揉,要求茶条紧卷。抖水相当于炒青绿茶的二青工序。永川秀芽紧直细秀外形的形成,主要在“做条”工序。做条在锅中进行,锅温为60~70℃,先用手把茶条在锅内理直,然后两手掌心相对,轻轻搓动茶团,期间茶条不断从指缝间落入锅内,这样反复搓动,达八成干时,微升锅温,以提高茶香和显露毫峰。出锅后,经过烘焙至含水量6%时,下烘摊凉贮藏。

加工技巧

针对永川秀芽叶型长大,原料中所含茶多酚较多,叶绿素含量偏低等弱点,研制出了“鲜叶适度摊放,杀青中度偏嫩;初干以烘代炒;轻揉与灵巧相结合。足火则薄摊、文火漫烘的综合工艺技术。

原料付制前,先以20mm厚度薄摊在洁净的竹簸内,置放在空气流通的室内,摊放约6小时。经过适度摊放的原料,鲜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得到增加,而茶多酚中苦涩味强的酯型儿茶素部分水解转化成苦涩味弱的非酯型儿茶素,这样既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味,又提高了鲜纯度,克服了原料内存成分的不早。

永川秀芽原料十分幼嫩,含水量相对较高,酶活性又强。为使杀青叶温度迅速上升到70℃以上,抑制酶的氧化活性,下锅叶量在250克,温度(160~180℃)为宜,在叶少、高温的条件下,加上杀青方法得当,4~5分钟就能达到杀匀杀透的目的,时间延长,水分虽然可多散失些,品质却下降了。经反复试验,杀青程度可用简便实用的鲜叶减重率来掌握,在正常天气状况下,减重率在30左右适宜。

锅内炒二青时,因叶内含水量高(含水率在60%左右),容易粘锅产生焦糊和色泽变暗。烘二青不仅克服了这一缺点,而且滋味、汤色和干茶色泽及化学成分均比炒二青的高。这是由于烘二青的湿热环境对上述成分的转化和不被破坏要有利得多,干茶色泽也翠绿光润。烘二青茶胚水分散失均衡,茶条干湿程度较一致,又不会因温度高而起爆点。

川茶中型品种有芽叶长大的不利因素,可根据茶胚含水量多少,造形对温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分段造形方法。二青前及二青后的初揉和复揉,是将不成形的茶叶嫩梢揉成条,这时,茶叶含水量高(分别在60%和40%左右)、芽叶柔嫩,宜用低温轻揉造形,以茶汁揉出,茶叶成条为度。当茶胚含水率降低后,即由40%渐渐降至12%时,由于茶条逐渐变卜,增加了硬度和脆性,可用调整锅内温度(由70℃渐渐降至60C)的办法,使茶条变软,再用理条裹条和搓条的三种手法趁热在锅内交替做形,直至将茶条理直、裹紧搓成针状形,即可起锅烘焙。

价值功能

主要成分

永川秀芽名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生产加工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以上数据来源于:)

保健功能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5种矿物质。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品茗指南

冲泡方法

要求茶具洁净,通常用透明度非常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以便于衬托翠绿的茶汤中的永川秀芽。其中尤以玻璃杯为佳。

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为适宜。因为优质的永川秀芽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

茶与水的比例一定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至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至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泡茶技巧

永川秀芽适合采用A1B3C3(桶装水,90℃(沸水),5min)和A2B3C1(纯净水,900C(沸水)3min)冲泡,其感官品质最佳,采用自来水冲泡茶叶,使用前宜进行必要前处理,以避免异味的产生。

所获荣誉

2020年2月26日,重庆市永川区永川秀芽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储存方法

适合永川秀芽的储存方法是冷藏和冷冻储存。

选购技巧

获奖荣誉

永川秀芽地理标志是永川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在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获奖50余次。

永川秀芽,茶样在香港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被世界茶联合会、香港茶道协会、第六届国际名茶评比委员会评为优质奖。

2011年,国家商标局作出裁定:“永川秀芽”商标予以核准注册。3月,国家商标局终于向永川区茶叶协会颁发了“永川秀芽”地理商标注册证。

2019年11月,永川秀芽上榜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