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7 13:33
唐朝大历七年(772年),分临清县南部建永济县,因其西临永济渠而得名,属贝州。治所在原临清县张桥店(今属河北临西县)。宋朝熙宁五年(1072年)永济县并入馆陶县(时馆陶县治所在今山东省冠县北馆陶镇馆陶古城)。
唐朝(618-907年),州郡之上增设道,始分全国为10道,622年置毛州,627年废州为县,大历七年(公元772年)馆陶县曾改名永济县,不久又复为馆陶县。宋建隆四年(公元962年)修永济渠,于963年从馆陶县分置永济县。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降为镇并入馆陶县。后不复置。
永济县治在今冠县北馆陶镇。《元和郡县志》中记载:“于张桥行市置,西并永济渠,故以为名。永济渠,在县西郭内。”永济县有城有郭,规模或许较大,似乎僭越超出县制,这也正彰显田承嗣和唐政府分庭抗礼并与皇家结为儿女亲家的地位。
关于永济县城地望的记载比较多,但大多史学家或出于严谨而欲说还休,半遮半掩,语焉不详。
《旧唐书·代宗纪》载:“大历七年(772年)春,以贝州临清县之张桥店置永济县。”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四·山东五》载:“永济城在州(临清)西南。”1931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永济县,唐置,宋省,故治在今山东临清县南。”1936版《馆陶县志》说:“唐书地理志永济县今馆陶县境。”1988年版《辞源》载:“永济,县名。唐析临清县置永济县,以西临永济渠而得名。五代,晋王李存勖自临清屯兵永济,即此。故地在今山东省临清县南。”1995年版《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永济县,唐大历七年分临清县置,治所在今山东冠县北。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馆陶县。”等等。
有些记载指向明确。1936版《馆陶县志》最为详细:“永济县故城,即今县治(民国治冠县北馆陶),本为临清张桥店,唐大历七年析置。”当然这条记录源于《新山东通志》。1999年版《辞海》载:“永济,古县名,唐大历七年(772年)分临清县置。以西滨永济渠得名。治今山东冠县北北馆陶。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为镇,隶临清县。”
叶圭绶是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道光年间曾在馆陶县(治今冠县北馆陶)任职幕僚,在这里生活的几年间,对永济县地望做过专门考察,在其《续山东考古录》认为:“永济渠即今卫河,在(清馆陶城)西门外五里。”“(唐宋)永济县(治)即今(清馆陶)县治(位于冠县北馆陶)。”
其实关于永济县城的记载,最早最权威的莫过于成书于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书中记载:“永济县东北至州110里。”这里的“州”即时所属的“贝州”,址在今河北清河县西北旧城村。按今地图标示,北馆陶城至清河县西(故城),直线距离约为50公里。到宋时永济县已属魏州,《太平寰宇记54卷·河北道三》魏州条目:“永济县。北九十里,元四乡。”此处标明,永济县城在魏州北90里,北宋时魏州在今河北大名东北大街乡,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永济县城在北馆陶城的事实。
近年来,原永济县域内陆续出土的墓志铭使永济县地望考证有了质的飞跃。2010年秋,在河北馆陶县王二厢村南砖厂起土坑中发现了《唐故刘公墓志铭》,这是一盒唐元和十五年(820年)埋葬的刘公筠与其妻子的合葬墓志铭,其中记载志主与其妻子“於元和十五年合葬於永济县西北卄里贾村原”,表明唐元和时今馆陶县王二厢村南砖厂一带即为唐永济县贾村,此地位于永济县西北,今此地距离东南冠县北馆陶镇驻地约10公里。
无独有偶,2020年12月,冠县水利部门对北馆陶镇至清水镇间东西方向青年渠进行清理,在4—5米深的渠底出土一盒墓志铭,系两块青砖黑墨质砖铭,字迹尚属清晰,其地望描述中有“今为贝州永济县东一十八里”之字样。两块唐代墓志铭较之于永济县一则西北10公里、一则东9公里,进一步佐证了唐永济县治在冠县北馆陶城一带的观点。
永济县以县城西临永济渠而得名,在历史上新旧《馆陶县志》均指向北馆陶即唐宋故永济县城,北馆陶就是永济县城,直至宋熙宁五年(1072年)降永济县为镇并入馆陶县后,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仅仅50余年后的金初就又成为了馆陶县城。
权威资料和多块出土的墓志铭都给出一致答案,永济县治所就是现在冠县北馆陶镇政府驻地。今北馆陶故城是山东省文保单位,修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城呈正方形,周围五里十三步,墙高二丈五尺,外有护城河,河深宽均为二丈。当时共有四个城门,东为乐丰门,南为明远门,西为临津门,北为通都门。至今还保留着西北、东北、东南三个老城墙角。这是馆陶县治的遗存,也是永济县治的印记。
永济县大致位于今临清市、临西县南部,冠县、馆陶县北部,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永济县下辖4个乡,亦见于《元和郡县图志》:“永济县,紧,四。东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汉贝邱县地,临清县之南偏。”“紧”是永济县的等级。京都所在之地为赤县,靠近京都之县为畿县,其余诸县则按地理条件优劣、人口多寡划分为望、紧、上、中、下五等。
著录中所言“四”,指永济县下辖四个乡,但并未言明四乡之名。幸运的是,民国至今在漳卫河沿岸出土的十余块墓志中,有几块详细记录了四乡的地望和名字,填补了史书记载的缺憾。
永济县的北部有白水乡。2016年3月在今河北馆陶县山才村卫运河主流西侧出土《唐故滎阳郡河南府于夫人墓志铭并序》,记载有“以咸通十一年正月廿日祔葬于永济县白水乡山才村先茔之礼也。”志主卒于唐咸通九年(868年)三月十七日,其妻卒于唐大和九年(835年)正月十七日,合葬于咸通十一年(870年)正月廿日。不难发现,白水乡为永济县四乡之一。
永济县的中部有栢社乡。2015年9月,临清市烟店镇王庄村以北长顺渠出土了五代后唐时期租庸使孔谦的家族墓,其父孔昉、其弟孔立的墓志铭现由临清市博物馆收藏。其中孔昉夫妇《大唐故鲁国郡孔府君乐安郡孙氏夫人合祔墓志铭》显示,孔昉“以大顺二年(891年)五月十八日寝疾,终于永济县私舍,享年四十有六,葬于贝州永济县栢社乡西林村。”这表明地处省道323线,冠县和临清市交界的烟店镇王庄村当时属“永济县栢社乡西林村”。
永济县的西部有太平乡。1991年5月15日,河北邱县梁二庄乡靳兴平村村民在村南挖土时挖出唐代及五代汉潘公墓志铭并序两盒。其一为《唐故荥阳潘府君墓记并序》,文中载:“大中三年(849年)二月十七日,定茔永济县西北界八里太平乡孟柤村。”该家族墓志铭表明地处馆陶县和邱县交界的靳兴平村在唐、五代时属“永济县西北界八里太平乡孟柤村”。
永济县的东北部有贝丘乡。今临清市城区南部,汉隋间即为贝丘县地域。民国《临清县志》载有该时期收藏于临清城南三里庄赵子寿处的《大唐刘处士夫人安定梁氏墓志铭》,其表明该墓位于“永济县贝丘乡南苏孟村”,“刘处士惜未详何名,夫人氏族墓铭虽详史亦难徵”,但“其在本邑(临清)无疑,又葬以大中三年(849年)”。这表明,今临清市南部城区尚属于永济县范围,有贝丘乡。
由于缺乏详尽的记载,其规模、边界难以考证,一直成为研究者的憾事。从《元和郡县图志》永济县“本汉贝邱县地,临清县之南偏”,以及《临清县志》“以临清县张桥店置永济县”来看,可以推断其主体大致由原贝丘县、唐临清县部分地域组成,大体辖域或为今临清市、临西县、冠县、馆陶县、邱县等地的部分地域。
关于永济县的南部界,2008年今冠县东古城镇宋庄出土唐《贾府君墓志铭》记载,墓地在“庄(唐时未知其名)西北二百步,东至冠氏界,北至永济界渠”。此墓葬于“大梁国乾化三年(913年)十一月”据此可以断定,今宋庄村当为永济县南界。
另外,据《馆陶县志》(1736年版)段君墓志铭载:“……以建中四年(783年),岁次癸亥三月戊申朔十一日,终于私第。嗣子坚,卜其年三月二十日丁酉祔永济县之西南礼也……”对于此河北省临西县历史文化研究者杨遵义认为,此墓或在今馆陶县北部木官庄村一带,地处永济县西南方,与宋庄墓同在永济县南部边界附近。
其他边界的确定,围绕宋庄出土唐贾府君墓志、临清南三里庄唐刘处士夫人安定梁氏墓志、馆陶县山才村唐于夫人墓志、邱县靳兴平村唐潘公墓志等,从其出土的位置、志文地域记载等信息综合分析,永济县东界至少在临清三里庄—烟店镇王庄—冠县宋庄线以东南;北界至少在临清三里庄—馆陶县山才村线以北;西界至少在邱县靳兴平村西北8里。
综合以上信息,并结合唐代位于贝州最南端,宋代后归属馆陶县、临清县的地理特点,参考唐、五代和北宋行政区划,以及馆陶临清、冠县、邱县等地域变化沿革之趋势,永济县当为西南至东北狭长,东西百里、南北五十余里的地貌,范围包括今临清市东南部,冠县西北部,河北省临西县南部、馆陶县东北部、邱县东南部,在唐宋时期绝对是一座土地广袤的大县。
《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完成。书中记载:“永济,上,本隶贝州,大历七年,田承嗣析魏州之临清置。天佑三年(906年)来属。”宋王溥撰《唐会要》卷七十“量户口定州县等第例”武德令:“户五千以上为上县。”“至开元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户以上为上县。”由此来看,永济县当属上县行列。有考证认为“唐代一户平均6人”,据此看来唐朝时永济县人口约3.6万人,这也符合其地处大运河要道的经济繁荣实际情况。
历经五代,进入大宋一朝,据《太平寰宇记》54卷·河北道三魏州条目记载:“永济县。北九十里,元四乡。”此时永济县或仍辖栢社乡等四乡,或表明其规模较之唐时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