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0 21:27
平阴永济桥,原名浪溪桥,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老城,跨浪溪河上,距县城25公里,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是济南市现存最大跨度的古石拱桥。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知县秦昂修建浪溪桥。当时为三孔石桥,后来因为发大水被冲坏。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桥体改建,“以木一空,高四丈”,更名“永济桥”。
明隆庆三年(1569年),重修,桥高稍减。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县李时馥乃迭石为一空,修葺平坦如地。
清道光三年(1823年),邑人闫廷槐、孟尚泰、刘万鳌、于万英等募修。
平阴永济桥为单孔拱券形石桥,桥长55米,宽6.25米,高3.5米,全部用青石砌成,孔径水上最大跨度为8米,两侧桥洞上端各砌一浮雕龙头,桥面铺石板,中部高,两端低,成弧形状。桥两侧由方体望柱和栏板构成桥栏,栏板30块,上刻花卉图案。在桥栏两端引桥部砌石墙,与桥栏相连接。大桥桥面两侧石栏,栏板上雕刻着云朵图案。石栏与石栏之间,有一石柱。
平阴永济桥石栏板与石栏板之间各有16根方形石望柱。石桥两侧中部石望柱的柱头上,雕有7对石狮和1对石猴。石柱头上雕刻的狮子神态各异,有立有坐, 有威武的雄狮,也有慈爱的雌狮, 有的表情活泼可爱,有的则庄重威严,有的左掌拿球,有的右掌扶球,还有双掌抱球的石狮。在桥东第五根石柱头上,雕刻着的一对石猴,南侧柱头的石猴为坐姿公猴,北侧柱头的石猴则为单腿跪姿母猴,石猴的头和四指已残缺。
当地人把平阴永济桥的石刻编成小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
东阿镇老城由于浪溪河中流,城分东西。中间有一座大石桥横跨溪上,以济车马行人。桥型非常雄伟,南北望去横卧如虹,远近驰名,大桥名狼溪桥。《泰安府志》载:狼溪桥明弘治修建,嘉靖年间更名“平阴永济桥”。
平阴永济桥经历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损伤,仍然为一处融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罕见建筑物。平阴永济桥的雕刻艺术体现了明朝大气、精致和细微的艺术特色,是将桥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结合的典型,平阴永济桥为平阴、东阿的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5年12月20日,平阴永济桥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平阴永济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阴永济桥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老城。
平阴县人民政府距离平阴永济桥约20千米,驾车前往约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