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曲子

更新时间:2023-08-10 18:29

汉中曲子是一种表演形式比较完备的传统戏曲艺术,一要上台,二要化妆,三是唱、做、念、打齐全。除大量演出一些与陕西汉中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戏外,还能演“袍带”大戏。音乐唱腔、舞台布景、乐队伴奏都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角色也有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由于汉中曲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他剧种和各地戏班,在大型演出时都要应观众请求加演汉中曲子戏。

基本信息

遗产级别:省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汉中市。

内容介绍

基本情况

“曲子”起源于先秦。先秦建都于雍,故称“雍城秦曲”。唐以后改称“西府曲子”。“西府曲子”流入汉中后,融进了当地的小调、民歌,并以汉水上游人民群众的语音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汉中曲子。据洋县民间曲子老艺人的家藏资料(清乾隆时手抄本)与回忆,在明末清初时,洋县一带就有“念曲子”的活动。除了红白喜事、祝寿、儿子满月时要请“板凳曲子”助兴外,迎神、庙会\u91c7莲船都要“念曲子”。

表现形态

A:曲子戏的剧目内容以民间生活故事为主。深受群众喜爱的剧目有《打樱桃》、《李家湾》、《打面缸》、《二姐娃害病》、《钉缸》、《花换布》、《打灶君》、《张连卖布》等小戏和《香山还愿》、《梅绛雪》、《绣襦记》等大型剧目。

B:汉中曲子戏的唱腔,既有婉转、抒情、风趣的小曲,也有激昂慷慨、缠绵悱恻的大曲调,板式曲调极为丰富。

C:“念曲子”发展为“曲子戏”,不但由叙述性的清唱改进为人物表演的戏剧,而且其他方面也舞台化了。角色有了生、旦、末、丑的行当。乐队也有了文场、武场之分,文场有板胡、三弦、笛子、二胡、月琴等。武场除保留“念曲子”用的四页瓦、碰铃外,还用上了汉调桄桄的全部打击乐器。

D:解放后,南郑县剧团除整理、改编、出版并演出了一批传统曲子戏外,还创作、改编、移植演出了《雷锋》、《回娘家》、《卖余粮》、《度荒年》等现代剧。汉中地区歌舞剧团及洋县、城固等剧团先后演出过《归来》,《刺目劝学》、《张古董借妻》等曲子戏。

主要特征

1、汉中曲子是关中迷胡南传与陕南民间小调、民歌、佛歌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其唱腔既有宛转、抒情、风趣的小曲,也有激昂慷慨、缠绵悱恻的大曲调,板式曲调丰富,素有“七十二大调”和“三十六小调”之说。

2、汉中曲子的表演比较简约,多为生活的即兴表演,无复杂固定的表演程式,基本仿用汉调桄桄的表演程式。

3、表演艺术历来为口授身教,代代相传,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基本功分唱、做、念、打、白五类。表演上讲求手、眼、身、口、步五法和腰、腿、臂、颈之功。表演程式结合汉中地区人民群众素有的洒脱、大方、泼辣、爽快的性格和风趣、幽默的观赏情趣,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讲究洒脱、注重紧凑的表演风格。

4、汉中曲子班社人员不多,只要有净、末、生、旦、丑、老、小、杂门类各一人,再收四五个学徒,就算行当齐全。在班社中,净、末、生、旦被称为“四梁”,丑、老、小、杂被称为“四柱”。行当门类齐全,演出则比较消闲。行内故有“七紧、八慢、九消停”的谚语。

5、汉中曲子唱、念、做、打也和其他戏曲剧种要求一样。唱必须达到悦耳动听,扣人情思的效果,讲究“字正、腔圆、音准、韵美”。俗话说“卖面的凭汤,唱戏的凭腔”。而汉中曲子的老艺人都是各个剧种的“台柱子”,“戏母子”自然更加讲究。念,在汉中曲子中至为重要,特别讲究风趣、幽默,常言说“千斤白、四两唱、口齿无功张嘴黄”。而汉中曲子又特别讲究“方言白”,即以汉中的地方土语道白,把地方有特色的小故事、谚语、笑话编成顺口溜并以当地方言道白,更能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强艺术感染力,活跃戏剧气氛。

在“做”和“打”方面,汉中曲子较其他剧种稍差。

主要价值

1、汉中曲子的老艺人是活的戏剧史的大辞典、资料库。

汉中曲子戏是清末民初被汉调桄桄和汉调二黄老艺人搬上舞台的,所以各班社无论是庙会唱戏还是卖戏,每天必须在戏中间演曲子戏以调剂观众口味,所以这些老艺人都是各剧种、各戏班的“台柱子”、“戏母子”。所以说,他们是活的戏剧史的大辞典、资料库。

2、汉中曲子群众基础雄厚。

汉中曲子因其行头简单,班社可大可小,演员可多可少,场地要求不高,院坝、堂屋都可以,又行走方便,随请随到。故受老百姓欢迎。百姓家有红白喜事,老人祝寿,儿子满月都要请“曲子”热闹一番,迎神庙会踩莲船也都要请“曲子”助兴。

3、汉中曲子剧目内容以民间生活故事为主,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又有本地的真实故事做铺垫,加之演员风趣逗乐,所以很受观众喜爱,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主要艺术形式。

4、汉中曲子的教化功能更加显著。从历史渊源看,“曲子戏”是各个剧种的先锋官,一个地方发生的新事件、新故事,必先在“曲子戏”中流传,这已成为规律。或因其“小”则流传更广泛,更深入。所以,一个地方的乡风民俗在“曲子戏”中的反映是比较明显的。反之,“曲子戏”对地方的乡风民俗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历史渊源

汉中曲子,是由古人念曲子发展而来的。是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秦曲在汉中的演变,是地方乡风民俗、民间文艺的最合适的载体,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文艺形式和自娱自乐的方式。通过研究,其渊源如下:

一、汉中曲子是古老的戏剧剧种之一。

上古时期,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歌舞艺术。西周以后,民间歌舞有了更广泛的发展,诗歌说唱也应运而生。汉代出现了百戏(各种民间杂技、舞蹈的总称),在百戏的影响中,戏曲集歌舞、说唱的要素,加入了情节故事,而形成戏曲独特的综合艺术。“念曲子”即是这个时期的最原始的形式。

二、汉中曲子在汉中形成时间应在宋之前。

汉中远古时期处于萌芽状态的戏剧或与戏剧相关的活动难于详考,从文献和出土文物中略可发现端倪。1976年城固县苏村出土的青铜器面具,证明早在殷沃甲时代,这儿就有了类似戏剧人物脸谱化妆的祭祀用的跳傩面具。西汉时,出生于城固县的外交家张骞,从西域诸国带回的胡笳、琵琶等乐器以及鼓吹乐横吹“摩诃兜勒”曲等,为丰富后来的戏曲音乐提供了借鉴。北宋时,洋洲知洲韩亿写有记载民间戏剧(音乐)活动的诗句:“夜月人家奏管弦”、“喧阗鼓吹迎神社”。另一位洋洲知洲蔡交任职时,亦有:“郡官设幔张乐与民同欢”的记载,宋、元、明三代,今略阳县城的老庙、财神庙、王爷庙、紫云宫,白水江镇的山庙、新庙、洋县城隍庙、关帝庙等地,均有修建戏楼、乐楼的记载。由此可见,汉中自11世纪起即有近似戏剧演出活动,到元明两代,戏剧即形成并逐步发展。

三、汉中曲子有据可查的班社在清末已有。

汉中曲子最有名的戏班班底即是由城固县原公镇人姜尚志、吴金榜于1878年(大清光绪四年)组建的的城固曲子戏班。

在1938年(民国27年),在城固县的董家营村也成立了一个城固曲子班。

解放初期,城固、洋县等地纷纷成立了曲艺社,以城固为主向周边辐射。这个时期,汉中曲子再度繁荣。现在仍健在的城固曲子的老艺人,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学有所成的。

相关物品

汉中曲子的戏衣和彻末道具:

主要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箫、梆子、碟子、四页瓦、碰铃。

戏衣:主要种类有蟒袍(大龙蟒、团龙蟒、改良蟒三式)、靠(男女大靠和改良靠各分软硬两种)、官衣(分男、女)、开氅、箭衣、豹衣(花、素各色)、道袍(花素各色)、鹤帔、斗蓬、马褂、太监衣、男女打衣、龙套衣、兵卒衣、男女坎肩、各色花素裙、腰裙、罪衣、宫装、衙役服、猴衣、虎衣、犬衣及各色彩裤。

盔头:分盔、冠、帽,男女有别,各有软硬两种。

戏鞋:主要有黑底厚靴、各色绣花鞋、朝方靴、虎头靴、云里登靴以及花素各色彩鞋等。

现代戏服装:现代戏的服装,以写实为基础,追求时代社会真实和生活真实。

主要作品有:

1、《汉中曲子》编著:王文献,主编:王继胜,执行主编:王明新,全书65万字,800多页,汇集剧目194个,曲牌61个。汉中民间文化丛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2、《汉中曲子研究》(论文集)

3、有大量的音带、录像带,保存在民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