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表意

更新时间:2024-01-29 20:26

汉字表意是汉字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分为拼音文字、非拼音文字。

性质

文字是在时间上记录和传达语言信息的书写符号。汉字是在时间上记录和传达汉语语言信息的书写符号,是中华民族使用的主要文字,是世界上最具有考古价值,以及与未来沟通的文字。

如今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可分为两大类:

拼音文字

②非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是用拼音字母把音素(音素是音节的最小单位。)或音节表示出来。通常字形同语音是密不可分的,如:teacher;schoolmaster;tutor。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文字。

非拼音文字是字形同语音不发生直接的联系,如:教员、老师、导师。非拼音文字是表意的文字。

汉字一般不能直接表示出字的读音。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词或词素的意义。每个汉字都是自成音节,都是写法各不相同的独立符号,都是一个音、形、义的统一体。因此,看到字形可能读不出音,读出音的字也不能写出字形。即从字形和字音的关系上看,汉字是属于一种表意的文字。

表意就是汉字的性质。

按照汉字的构造特点可分为三类:

①纯粹的表意字

②多半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表音字。

③以象形文字为基础,既有表音又有表意成分的字。

因此,从汉字的构造特点上看,汉字基本上仍属于表意的。

形体

汉字字体是指汉字的外形、体式,即汉字的形体。

汉字结构是指汉字造字的基本方法(《说文解字》中有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即汉字的构造。字体和结构之间关系密不可分。汉字表意性的结构方式决定了汉字的字体,字体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结构方式。

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

①殷商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籀(zhòu)文(wén)发展为秦代的小篆。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骨头上的文字。特点:一个字常有不同的写法,笔法上是方笔多,圆笔较少,线条较为纤细。

金文是刻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钟鼎文。特点:笔画宽而粗,大小较为匀称,结构日趋方正。

籀(zhòu)文(wén)由周代太史籀所造,所以叫籀文,也称大篆。特点:字体工整匀称。

小篆由秦代李斯所造。特点:笔画匀圆整齐,线条化,结构更加划一定型。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称为古文字。

②由秦代的小篆发展为汉代的隶书。

隶书原是小篆的一种快写体。最早的隶书就是写得潦草一点的小篆,此时的隶书也称为秦隶。发展到汉代成为更为简单、容易书写的汉隶。汉隶最初为徒隶,由普通文书小官吏所用,所以称为隶书。特点:笔画变曲为直,变圆为方,笔画化,结构更加简化。此时的隶书,已和现代的楷书相近。

③由汉代的隶书发展为魏晋之后的草书、楷书和行书。

草书始于汉,盛于晋。晋后的草书称为今草(可分为:小草、大草和狂草)。由于书写快捷、潦草而得名。特点:书写快速,潦草。笔画简单而相连,曲折多,不易辨认。

楷书始于汉,兴盛于魏晋。楷书是一种端端正正的字体,是现代汉字正式通用的楷模字体。特点:笔画清楚,彻底的笔画化,笔画平直,结构更加方正、简化。

行书始于汉末,流传至今。行书的字体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既不像楷书那样刻板,也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人们平时写字,使用行书比较多。特点:姿态灵活,书写便利,近楷近草,不拘不放,笔画连绵,字字独立。

楷书通行之后,字体大致就固定下来了。近2000年来,方块汉字字体一直变化不大。在宋代,为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方便,设计出了宋体(仿宋、宋体、中宋)。

字体的是指固定不变的字形。书体则是指带有书写者生活情感的字形。书写小篆、隶书、楷书、魏碑(北魏龙门石窟匠人刀刻的碑文,唯一不是文人书写的汉字字体。)等字体,是练习书法的基本功。而要书写出自己个人风格的字体字形来,则需要练习书写行书、草书。

艺术字是经过专业的字体设计师艺术加工的汉字变形字体,字体特点符合文字含义、具有美观有趣、易认易识、醒目张扬等特性,是一种有图案、装饰意味的字体变形。艺术字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作合理的变形装饰,书写出美观形象的变体字。艺术字经过变体后,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是一种字体艺术的创新。艺术字广泛应用于宣传、广告、商标、标语、展览会及报刊、杂志和书籍的装帧上等。

发展

汉字的发展过程有两条基本趋势:

①形体上发展是从繁到简。人们要尽量地能够做到“识繁写简”。

②结构上发展是从表意到表音。汉字拼音化是汉字改革发展的探讨方向。

汉字简化的内容,有两种:

①精简字数。

②简化笔画。

汉字简化的方法,有三种:

①省略。

②改形。

③代替。

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认识繁体字,书写简体字,不写异体字,不乱用简化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