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5:28
汉调二簧(又称陕二簧、山二簧),陕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竹溪县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调二簧系板腔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属“皮簧腔系”剧种。二簧、西皮为两种不同的腔调。其腔调考原至今亦为诸说并存。一般认为,西皮调源于陕、甘一带、即“西皮本甘肃腔、所用以托腔者为胡琴、为月琴、故日琴腔、西秦腔”“明末已流行内地’’之说。二簧调之源,一说陕西土生土长,属秦声古调之一种,在汉水流域发展成长,是为“汉调”、“汉二簧”、“西曲二簧”;一说汉刘邦屯兵汉中时,将汉水中上游民歌作军谣,后带入关中制于乐府,集秦楚乐工传唱,因别于楚、秦乐及西域龟兹乐而称汉调、秦声;一说源自唐代簧幡绰所创“簧冠体”而得名二簧,即“梨园法曲说”;一说由“徽调”、“四平调”衍变;一说“起于江右”,系“弋阳腔”派生,或“西秦腔”传入江西,改竹笛、唢呐为胡琴伴奏变成二簧等。西皮、二簧西调合流演变的众说中,多认为明末清初,在汉水流域合成,先自汉水中上游顺流东下荆、襄、武汉得以发展,又溯水洄流汉水中上游一带。
清乾隆二年(1737),有乾胜班在紫阳县蒿坪东门寺乐楼作破台演出(楼壁留戏曲人物脸谱)。
乾隆元年—十一年(1736—1746),由紫阳县汝河蚂蝗坡迁居本县蒿坪河的杨氏大家五世祖远公、辉公弟兄,“人兴财发,盛极一时”,为蒿坪首富。
迨至嘉庆中叶(约1805—1815),杨家六世景泰(字天章1771—1829)和履泰(字考详1786—1834),爱好二簧戏曲,尤其履泰,虽为武庠,对二簧极嗜。据杨氏后人所传,履泰在其庄院办过二簧科班,请教师洪贵等并花钱买来百名贫户子弟为徒;院内修三间敞楼,楼下碾米、楼上教戏住人;制办了戏衣盔箱;修小戏楼一座作演出场所。学徒中有唱武旦的张保儿,履泰公偏爱,收作义子,改姓杨取名金年(一说蒿坪人张保儿在汉中学戏已显露头角,回蒿坪进了杨家戏班)。成名后的杨金年领杨家二簧班出紫阳任河南入四川。几经辗转,班子落在汉中府。
据《安康专区戏曲发掘组资料》记载:约于道光中叶(约1830—1840),杨金年得义父杨履泰鼎助,与张德武(生)、赵胜金(安康人)及汉中魏光裕共同执教,在西乡县屈家河沙河坎举办二簧科班。金年不忘蒿坪杨氏宗祖,科班名“鸿泰班”、“来泰班”二科同辈,并以此为始,后续各辈均以“泰”字取班名.日渐成俗,凡二簧戏班路过蒿坪,必到杨家拜望,“认根基”。鸿、来字辈成名后,分赴安康、汉中、商洛、巴蜀等地开科授徒。
约于道光后期(1840一1850),杨金年之徒,汉中人查来松继其师在西乡沙河坎屈家河续办“永”、“清”、“长”、“福’’同辈四科,由“鸿、来”辈执教“永、清”辈,“永、清”辈执教“长、福”辈。出有安康地区籍名角谭永昌(小生)、张清寿(文武净,人称“活灵官”,能连扎72个灵官势)、张长廷(生)、陈福林(生)等。
道光十九年(1839),汉中二簧汉荣班(班主孔大方)来安康在河街江西会馆与万寿宫演出,当时,安康多有清中叶自鄂、豫、徽、赣、浙移民,对当地二簧不甚熟悉,汉荣班营业不振。同年腊月,该班在新城仓夫庙扎冬班,吸收当地民歌小调,改进语音唱腔,至翌年正月,赴城东张滩唱春戏,唱腔已变,人已听熟,遂改旧观。
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月,有西乡陈必三领仁丰班,在安康簧州会馆等处扎班演唱,并在各县城乡巡回三年之久,转往鄂西竹溪、房县一带售艺。
道光末年(1845—1850)城固宜泰班在安康新城老关庙演出。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杨氏科班继“永”、“清”、“长”、“福’’字辈后续开“吉”、“寿”字辈科,由“长”、“福“字辈执教。“吉、寿”字辈多数出科后入川谋生。寿字班60余名学生中出有大净高寿奎(万源人,移居石泉,擅演包公,以《打龙棚》、《乌江逼霸》诸剧誉满秦蜀),汉阴人陈寿庵(老旦)、安康史寿保(文武生)等。与此同时,汉中魏立裕的裕泰班、赵光全的鼎泰班,以及广泰班、全泰班、隆泰班、贵泰班、聚泰班、仁泰班等往来于汉中安康间作短暂演出。由于此前杨氏科班六字辈安康籍艺人先后出科登台,以及汉中二簧班社不断来安康境内演出的影响,本地区的二簧班社亦经常活动。如咸丰三年(1853),紫(阳)邑双合班就在汉阴涧池铺东岳庙戏楼演出(壁题犹存)。
咸丰十年(1860),有道光中前期即赴湖北房县大觉寺某班坐科的名末角范仁保(驴子)率祥瑞班西进入陕,于安康城内三义庙等处设园售艺,随班有小旦闵春(安康人)、鼓师陈大师、琴师张古董等。唱念属汉水中路腔带有湖北民间音乐的【梅花题】调,较之上路汉中各班柔绵委婉,并注重吸收融合安康当地的方音土语,颇受安康居民的欢迎,一时随习者甚多。范氏当即于万寿寺、金堂寺两处开设“瑞、仁”科班,收录安康及湖北竹(溪)房(县)一带子弟入科学艺,分“瑞、彩’’(同治中期)与“方、盛”(光绪前期)两期,出有房县人周瑞福(生、末)、周瑞成,安康人夏瑞吉(净)、闵瑞文(又名世才、闵春子,正旦)、范荣(丑、末,仁保之子)、姚彩盛(旦)、赵彩生(生、末)、贾彩利(净)、马彩忠(净,又名家六)、平利人赵彩亮(生、末)等。
咸丰、同治二帝死后,数年禁戏,范家班极力支撑危局,靠借高利贷和变卖房产维持戏班生计。
同治年间(1862—1874),双胜班、明春班、山阳县泰胜班一直在汉阴、安康、石泉的北区一带赶会演出,今汉阴铁佛区黑龙洞戏楼即保留有这些班社的壁题墨迹。
光绪年间(1875—1908)陕南虽饥荒不断,中兴的汉调二簧在安康地区仍呈勃发势头。已经培育出一批安康新秀的范氏祥瑞(瑞仁)班,巡回安康各地及汉中一带演出。汉阴县涧池铺东岳庙戏楼至今留有“光绪二年十月十五日祥瑞班”的壁题。光绪中期在安康改科班教学为跟班授徒,续开“庆”、“福”、“成”三科,出有“真包公”张庆福、张庆堂(丑,平利)、张庆荣(汉阴)、刘福林(生、末,安康)、刘福成、凌成佑(小旦)等驰名艺人,保持了较强的阵容。同时,远在西乡由杨金年传人延办的科班,继第九科“元”字辈后,以跟班制续开“双”、“天”、“九”、“协”、“安”、“荣”六字科。此六科中安康籍艺人可知者有70余人、“安”字辈最多达30余人。其称著者有“活狐狸”刘元吉(趼工正旦)、“活宋江”张双红、文武小生尹双庆、孙天寿、“麻蝴蝶”刀马旦范双玉、“金蝴蝶”王安庆、正旦杨安廷、陈安福(长庚)、花旦凌安云、凌安佑(成佑)、老旦贾安堂、武小生周安魁、文武生陈安理、老生杨安信、丑角蔡安亭、外场徐安林、大锣李安成等。他们先后随汉中宝泰班、荣泰班、胜泰班、忠泰班、喜泰班(“银蝴蝶”张安平领班)回安康各地巡回演出。
光绪末,瑞仁班首科名徒周瑞福新立瑞泰班,吸引了杨氏传人汉中名角陈双寿、屈双华、朱元昌、谭元荣、陈九满、张永贵、马天庆等,安康籍艺人尹双庆、李双孝、芦半夜、杨双治、刘协红等投身范班。杨、范两派传人荟萃一堂,颇极一时之盛。二簧上下路子在安康的结合,孕育了中路(安康)二簧之派生。安康大鸿班(秦双贵领班)、泰和班、汉阴太和班、贾川胜班、梁富喜班、华德彦班、旬阳付重仁班、平利周首道班等随势而立,活动方圆。
光绪末,各县城内嗜爱汉调二簧的官绅士贾,农工平民,不满足袖手观赏,倡兴“围鼓”清唱,自乐社、玩子班渐次新生。宁陕民众自乐社、镇坪洪石自乐社的二簧演唱活跃了偏南僻北山区文化生活。至此,汉调二簧从汉水沿路、平川集镇逐次深入秦巴山地。各路班社剧目丰富,不少剧目的特定人物直用地道的安康话和角色籍贯语音,行当更趋支细,特技新出,尤其各类旦角的“跻功”,颇受奇尝,各行当都有名角,各名角都有拿手好戏,观众甚赞其“活”、其“真”,赠“浑号”以示誉爱,被尔后视为陕西汉调二簧四支流派的安康派(习称汉河路子)积渐而成。
清末民初,安康各地饥荒匪祸,又逢慈禧死,光绪帝诏全国丁忧,百日停戏。安康周瑞福的瑞泰班、汉阴涧池的泰荣班、唐安泰的三泰班、杨安荣的德泰班到处奔波。
民国9年(1920)安康凌成佑成立二簧同心社在鲁班庙设园营业。民间自乐活动盛兴,不少艺人支撑“亮子”唱起二簧影戏走镇串乡。
民国10年至25年(1921—1936)间,二簧复兴发展。杨安荣的德泰班,名角荟萃,阵容强实,以越河川道为基地,南下巴蜀,通江、万县方园。
民国15年(1926)杨在汉阴涧池,以安字辈为师靠班授徒“玉”字辈,为杨金年科班第17字辈传人,出紫阳人李玉喜(生、末)、龚敬荣、龚敬华、汉阴人文武小生龙玉森、钟玉贤、司鼓张玉贵、石泉人花衫彩旦吴玉艳、文武丑陈玉满(培基)、安康人文武小生兼外角张玉贵、武旦左玉贵、外角邓玉琛、司鼓高玉亭、镇坪人胡玉田、西乡人文武旦葛玉翠、正旦杜玉华(建德)、镇巴人武旦刘玉泉、竹溪人小旦周玉凤、首科坤伶李桂芳(安康人、乳名紫儿娃子)、郭玉莲(女,惠兰,安康人)、钟玉凤(女,汉阴人)等30余人。安康凌成佑的同心社设园鲁班庙(国民剧场),经营得体,各路艺人纷纷归附,行当齐全,人才绰裕,剧目丰富,坤伶挂牌,既营业于剧场,又巡回于本区10县,西上汉中、西乡、镇巴、洋县,东去湖北竹、房、两郧,声誉日扬。另有安康龚安廷班、贵泰班、兴汉社(领班王寿春)、义泰班、万寿社、治泰班、东升社,汉阴县的凌安云班、忠义社、靖泰班、安民社、祈民社、玉庚社,紫阳县的化俗社、艺华社、忠义社,平利县的治荣班,白河县的同乐社,宁陕县的姜子瀛班,旬阳县的兴发班、冯荣班、袁正堂班、杨占奎班、秦世杰班、孙少强班、黄金培班、刘泽恩班、隆子烈班、陈子猷班、邹文华班等近40余职业班半职业班活跃于广大农村。镇安县五福班,郧阳王茂宏班、万山学社,西安清顺班常来旬阳、白河、安康、汉阴一带作短暂巡回演出。民间自乐活动极为活跃,10县城关,24个区镇的自乐班(社)先后发展,甚有一城(镇)三班,竞技为趣,各呈文野。不少班社置办戏箱,延聘名师、教授艺技、粉墨登场、自娱娱人,兼有流动交往,旁及邻区近县。不少驰名的唱家、琴师、票友如杨明灿、王德、许洪祥、唐显尧、王祥瑞、何朝宏等均出于自乐团社,推动了安康派二簧艺术特色的深化与发展。安康麻坪河覃宝山二簧皮影班,五里冯成秀皮影社、何文涛皮影班,汉阴县赵明奎皮影班,紫阳李玉成皮影班,平利罗庆彦皮影班、江大策皮影班,旬阳鲁家皮影班、冯荣贵皮影班,宁陕姜子瀛皮影班,岚皋孙鼎成皮影班,石泉刘福清皮影班、章发林皮影社,喜河王志佑皮影班,熨斗甘朝爵皮影班,两河董焕文皮影班,长阳刘芳庆皮影社等20余班,普及深入于职业班社难于涉足的山乡村院。
民国26年至34年(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平(京)剧、文明戏(话剧、歌剧)、高台曲、越调陆续涌入安康城,冲击着二簧同心社的营业演出,加之日机轰炸、经济萧条、军警压榨,班主凌成佑率众力撑,历尽艰辛,终使同心社渡过危机、保住班社未散。此间,在石泉、汉阴、平利、旬阳、蜀河、神河等地,自乐班社,应时组建抗日化妆宣传团体,运用汉调二簧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职业班社活动减少。
民国35年至38年(1946—1949)间,社会动乱,各地班社纷纷散落,安康城内同心社与西关农工商自乐社,艺人生活虽异常穷困,但却勉强维持下来。
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民族艺术,汉调二簧获得全面发展。1950—1956年间,安康同心社和西关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政府派干部进院加强领导,进行民主改革,扩充人员,招收新生,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和导演制;整理旧剧目,移植排演了一些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对汉调二簧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继承和改革。与此同时,各县、区镇的业余剧团纷纷恢复建立,演出活动日趋繁盛。
1957—1966年,汉阴、石泉、平利、旬阳、白河、紫阳先后成立县汉剧团,接纳艺人,招收新生,丰富上演剧目,频繁流动演出。各地业余剧团和皮影社演唱活动十分活跃,专业及业余汉剧工作者近千名,上演各类剧目均达千余个。对汉剧传统艺术的发掘、整理及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
1966—1976年“文革”期间,汉剧传统剧目遭禁;紫阳县汉剧团、石泉县汉剧团被撤销;老艺人被裁减。
1977—1984年汉剧反,处于建国后二度发展时期、石泉、紫阳、汉阴、岚皋、镇坪等县先后恢复建立汉剧团或文宣队;恢复正复苏,演出30余本传统剧目和一批新编历史剧、汉剧现代剧;招收新人。
1981年底,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在安康举行,汉中、安康、商洛三地区8个汉剧团及湖北省汉剧同仁会聚一堂,共商振兴大计。
1983年后,因各种社会原因,汉剧的发展,出现了曲折,镇坪、岚皋、汉阴、石泉、旬阳、平利六县汉剧团先后被撤销停办,仅剩下安康市汉剧团和紫阳县汉剧团处于困境中艰辛维持。
汉调二簧在发展中曾形成安康、汉中、商雒、关中等流派,名角层出不穷。其脚色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老、杂十个行当,表演讲究细腻精到,唱腔真假嗓并用,悠扬婉转。生、老旦一般用真声演唱,旦用假声演唱,净则使用虎音。其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西皮用于表现愉快、爽朗的情绪和场面,二簧用于表现悲哀、肃穆的情绪和场面,演唱中根据剧情需要交替使用,形成甜音、苦音之分。
汉调二簧唱腔分二簧调和西皮调两种,俗称二簧为“上把”,曲调唱法上讲究板起板落,用“顶牙子”开口。板式有【导板】、【慢三眼】等十二种。西皮调称“下把”,唱法上眼起板落,用“过牙子”开口。板式有【导板】、【一字】等十种。二簧的反调称反二簧(阳板),西皮反调称反西皮。另外,还有高拨子、四平调、徽调、昆腔、板儿腔、吹腔、高腔、看山腔等杂腔杂调。如《牧虎关》高旺,《三搜府》施公皆用徽调演唱;《大赐福》、《过二关》等全用昆曲演唱;《下河东》用吹腔(唢呐调)演唱;《钉缸》用七句半演唱;《小放牛》用小调演唱等。把西皮【一字】和【二六】唱调的过门重复一遍叫做“双环环”,是洛镇二簧的一大特色。整个曲调委婉不足,质朴有余,故有“硬腔”之说。二簧戏中,有二簧或西皮一调到底的,也有两种曲调交替使用的。有的上句唱二簧,下句接西皮;或前半句唱二簧,后半句唱西皮。如《二进宫》“跪臣”一节,徐彦昭前半句用二簧【原板】唱“吓坏了定国王”,杨博接“兵部侍郎”,就变成了西皮【流水板】。这种变调改板的“倒把”方式,是汉调二簧声腔的特点之一。
伴奏乐队的文场使用胡琴、二胡、月琴、三弦、阮、唢呐、笛子、喇叭等乐器,武场则使用牙板、梆子、暴鼓、尖鼓、锣、铙钹等。汉调二簧的脸谱样式众多,比京剧和秦腔更为考究,收集到的有四百五十多个。
唱腔音乐中有西皮类九种板式,如【导板】【慢一字】【一字】【二流】【三流】【浪里钻】【撩子】【滚白】【洒头】;二簧类板式有【导板】【回龙】【慢一字】【一字】【扣扣板】【平板】【浪里钻】【撩子】八种。各种板式的起板、转板、落板都有一定规律;唱腔也兼用一些昆曲,吹腔和民间小调。
汉调二簧传统剧目丰富,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种,已挖掘整理出本戏420个,折子戏517个。这些剧目的题材多取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及其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文姬辨琴》《胡笳十八拍》《战蚩尤》《尝百草》《簧天荡》《清风亭》《二度梅》《打龙棚》《梁红玉》等。
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杨金年在汉中西乡开办科班的出科艺术人,分赴汉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组班演出,并开科授徒。使汉调二簧在汉中各地扎下了根子,出现了职业戏班仁丰班、汉荣班,于道光二十年前后,还去湖北、安康等地演出。杨金年、查来松及张清寿(人称“活灵官”),又接办了永、青长三科,培训出的艺人,又分别组建起长胜、青云、永太等班,并跟班又代培出太、周、万字辈艺人,壮大了二簧力量,形成了上河调(汉中为汉水上流,当地欲称上河)二簧。张清寿死后葬于镇巴县城东北角,其第子于坟侧修建“灵官庙”一座,庙内存有张的塑像,成为后世汉中艺人祭祖之地。光绪年间(1875—1908)汉中、南郑等地,又先后办起了大同社、福庆班、双庆班等汉调二簧班社。光绪三十三年(1907)杨伟堂、苏峦玉、赵某(山阳县人)、贺保保(安康人),合伙于南郑县秦家坝大安寺开办了天泰科班,共收学徒七十余人,为当时汉中最大的科班。三年后,西乡县的九荣两科班四十余人被接纳入天泰科班,人员多达百余人以上,曾开往四川演出。宣统二年(1910)于成都首场演出《满床笏》,轰动一时。至辛亥革命后,李伟堂才率班返回汉中。不久,戏箱交由郑天满领管,改天泰科班为兴汉社,成为汉中二簧的主力。以后三十年间,马天庆(领班)与王吉元、王来寿等,跟班带徒培训出福、耀、玉、胜等辈学员,流布汉中各县,并组班演出,遂出现了宁强县的贺斌班、胡家坝的赵开志班、留坝县的唐安荣班、德燕班等几十个戏班,使汉中派二簧开始出现了盛期。抗日战争后期,职业班社仅留有蒲正华所领的兴汉社,二簧戏顿呈衰弱景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兴汉社和几个业余班人员组成汉中市平民剧社,后改为汉中市汉剧团。1967年解散,1979年重新恢复。1981年与汉中市文工团合并,取名汉中市实验剧团。汉中汉调二簧语音接近四川,唱腔具有音调清新、柔婉的特点。主要盛行于汉中、南郑、西乡、城固、镇巴、勉县等地。
自乾隆(1736—1795),蒿坪河二簧乾胜班、泰丰班出现后,至道光年间(1821—1850),又有汉荣班(汉中派)、仁丰班、宜太班相继演出。咸丰十年(1860)安康籍艺人范仁宝(浑名范驴子)从湖北房县大觉寺率领瑞仁班回安康,于城内三义庙搭台售票演出,又在金堂寺、万寿寺开科授徒,培养出瑞、彩、方、盛四科安康艺人。该班阵容整齐,行当齐全,其唱腔杂有湖北民间曲调,人称下河调,具有唱腔清新悦耳,表演细腻神奇的风格,习者众多,使安康汉调二簧得到了长足新悦耳,表演细腻神奇的风格,习者众多,使安康汉调二簧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治年间(1862—1874)出科的方、盛两科艺术人,先后入关中、四川演出;瑞、彩科艺人长期驻足于安康地区,使安康汉调二簧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清末民案初,安康各地班社日益增多,最有影响的为十三太字班。即金太班、福太班、鼎太班、广太班、隆太班、贵太班、仁太班、荣太班、盛太班、喜太班、治太班、裕太班和德太班。后因连年灾荒,兵匪横行,班社纷纷解体。民国八年(1919)年安康艺人凌成佑,在城防驻军北洋第七师的支持下,成立了汉剧同心社,以安康城为大本营,于陕南汉水流域各县庙会、商会、乡镇售票演出,二簧再一次起兴。出现的艺人有青衣泰斗陈长庚,净角陈天静、知长福,花旦阎保林,丑角范大德、梁金玉,生角徐茂才、黄大架,小生孙玉宝、李玉喜及安康二簧第一代女艺人钟玉凤、郭玉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沪各地艺人逃至陕南,京剧、越剧、曲剧、话剧及秦腔传入安康,安康二簧又走向了低谷。凌成佑不甘现状,在同心社开办科班,培养了一批二簧艺人,使安康二簧再度出现了回升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康地方政府将同心社与西关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穷人恨》、《九件衣》、《北京四十天》等剧目,受到观众欢迎。1956年安康人民剧院改为安康县汉剧团。专区各县也先后成立起县属专业汉剧团,从业人员达三百余人。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汉剧班,为汉剧培养学员七十五名,充实了汉剧新生力量。1981年陕西省文化局于安康举行了首届汉剧会演,名流荟萃,各呈异彩,把二簧戏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安康汉调二簧擅演文戏,唱腔秀丽、委婉,主要流行安康、旬阳、紫阳、平利、白河、汉阴、石泉等地。
流行于西安、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县等地。注重唱工,剧本水词少,正、悲剧多,曲牌、打击乐多带秦腔风味。最得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的喜好。嘉庆末年,汉中来字辈出科学生贺鸿生,领班往关中宝鸡、虢镇、周至、户县、泾阳、三原、富平及西安南关等地演出。受其影响,泾阳、长安、周至等地,亦先后组织起二簧班社。光绪年间(1875—1908),出现了三原的清义班,泾阳吴寡妇班,并开始有坤伶清唱或挂衣登台。吴寡妇班搜罗艺人,延聘文人修改剧本,声誉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后,该班曾应诏承奉献演,得到慈禧赠匾嘉奖。辛亥革命后,陕西督都张翔初,革命军师长张云山,支持在西安创办了二簧鸣盛学社,先后培养学员二百余人,成为关中地区二簧的最大科班。教师有赵安子、吴李乾等。出科的演员有山鸣歧、刘鸣祥、张鸣峰、雷鸣震等,成为关中二簧的中坚力量,曾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等地传艺和演出。关中二簧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火轮牌》、《汜水关》、《破桃山》、《出五关》、《过巴州》、《锁阳城》、《四平山》等。1925年驻军贾兴运组织的二簧班,演出一时而解体。1931年,艺人王安奎创办志义科班,培养出演员刘志俊、刘志胜、冯志才、邵志福、董志杰等,同时还出现有庆义社和中兴社,因难以立足西安而多巡回于外县演出。1949年初,原“鸣盛学社”、“庆义社”等汉调二簧班社合并为“大众剧社”,活动三年散班。自此,关中地区再无专业二簧剧团,仅西安、蓝田、户县尚有二簧研究会,经常组织一些业余演唱活动。
盛行于镇安、山阳、商县、洛南等地。向以武戏见长,演《八蜡庙》、《红桃山》等剧,使用真枪真刀。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出科于汉中西乡沙河坎杨金年科班的名艺人贺鸿生,曾从湖北、关中往返于商洛地区传播二簧,培养出赵安子、吴宝卿、演技超群,颇受观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廷还诏赵、吴进宫演唱。姚政班先后举办科班,培养出“广”、“庆”两科艺人五十余名,壮大了洛镇二簧的演出队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二簧戏继续发展,出现的班社有柞水县北河代大爷班,商县城内孔海山的商山升平社,商县北区的屈映南班,镇安县城姚再胜的五福班,云盖寺的安乐社和柞水石镇、商县黑龙口、韩峪川、杨斜、东乡等地的二簧班,共十余个。艺人有代大爷班的刘五燕(红生、武旦)、张志富(二净)、朱长福(外)、龚金娃(末)等,五福班的尹荣山(净)、董兴平(旦)、金双庆(生)、雷鸣震(生)等,安乐社的罗福娃、陈大炮、刘子胜(生)、张长生(丑)、高志海(旦)等,商县、山阳、柞水县各班的李保林、王广翠、陈刚娃、黄亮子、吕庆华、张庆鸿等。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斩黄袍》《天水关》《端午门》《受禅台》《天才吃馍》《南北会》《洪羊洞》《白门楼》《清河桥》《大开榜》《元宵谜》《梵王宫》《渔舟配》《鼓滚刘封》《双投唐》《草桥关》《月明楼》《望儿楼》等。抗日战争期间,洛镇汉调二簧呈现萧条之势,不少班社解体。至抗日战争末期,只有柞水抗建剧团、镇安三胜班等还在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5月以大同社和抗建剧团为基础建立了商洛新生剧团,1956年秋,镇安县以三胜班为基础组建了群众剧团。1957年后又相继组建成立了山阳县和镇安县两个县级专业汉剧团,经常于本县及商县、洛南、丹凤等地巡回演出。并招收学员,培养出武新艾等一批演员。
经研究认定,汉调二簧形成较早,各地其他皮簧声腔剧种都与之存在渊源关系,它对川剧、徽剧、京剧等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如今,汉调二簧观众锐减,经济上出现困难,不断走向衰落,专业剧团纷纷解散,仅剩下安康汉滨区一个剧团还在维持演出,而且这个惟一的剧团也正濒临解散的危机。在此情势下,有必要大声呼吁,应该尽快对这一古老剧种进行抢救和保护。
龚尚武,男,汉族,1937年生,陕西汉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调二簧代表性传承人。
王发芸,女,汉族,1941年生,陕西安康人,国家二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调二簧代表性传承人。
1956年,陕西省文化局及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在安康设立专区戏曲发掘组,全面组织二黄老艺人们口述传代辈份、班社来往和源流沿革;以及迄今对古戏楼遗存至今的班社壁题留字。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康市群众艺术馆、竹溪县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获得“汉调二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汉调二簧”项目保护单位安康市群众艺术馆、竹溪县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评估合格。
建国后安康派实力最为雄厚,成为陕西汉调二簧大本营。吸纳关中、商洛、汉中及湖北交邻地区的艺人,集各家之所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唱腔、表演细腻娓婉与粗犷大气并存;道白以中州韵、陕西话(安康话)为主,并以紫阳官话加工上韵运用于现代戏演出;音乐唱腔吸收地方民歌小调,更具乡土气息;与其它流派相比,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早在清代康熙、乾隆之交(1730年前后),安康已有二簧戏班演出活动。从城内庙台、乐楼记载清道光初年以来,有仁丰班、裕泰班、鼎泰班、广泰班、喜泰班、贵泰班、兴汉社等,多数来自汉中,少量来自西安。有的班社经安康去往湖北竹溪、房县一带。此后的清咸丰十年(1860),范仁保自湖北房县大觉寺率瑞仁班达到安康。因安康原有唱调属汉中路子,而瑞仁班唱调带有鄂西北方音,人们备感新颖,一时随习者甚伙。范氏立足安康,开办科班,培养了瑞、彩、方、盛科班。形成安康此前除杨金年系统十六字科班之外又一支新生力量。安康派基础实由杨、范两大支派混合而成。
建国以后,陕西省及安康地方党政领导对汉调二簧剧种的抢救、发掘、继承和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如将安康汉剧团收为省属国营剧团(由安康专署代管)和拟编制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四团、计划成立省汉调二簧剧院,以及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确定在安康举办等等。省文化局特别设立安康戏曲发掘组,抄录汉调二簧传统剧目,彩绘脸谱,记录整理源流沿革、艺人传略、班社活动等大量文字和曲谱资料,为剧种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安康十县皆建有专业演出团体,城乡业余活动十分活跃。誉称“汉调二簧之乡”。改编和新编剧目《打龙棚》、《簧天荡》、《清风亭》、《马大怪传奇》、《板桥轶事》等在外界具有一定影响。
清代乾隆初期,紫阳县蒿坪河富户杨氏在汉中的商号即邀请西安乾胜班经汉中往紫阳演出。嘉庆、道光年间,被誉为汉江派二簧“传带祖师”的著名紫阳艺人杨金年,在西乡县沙河坎首开科班,培养出鸿字、来字两科。出科弟子查来松在四川一带影响很大,在川中被称为陕班查师爷,誉为“戏状元”;鸿字派的贺鸿生,赴河南,特别在鄂西北竹房及两郧一带授艺,弟子众多,影响颇大。查来松及其后传弟子又陆续开办科班,至建国前,共有永、清、长、福、吉、寿、元、双、天、九、协、安、荣、旭、玉、胜等十六字派数百名艺人。其中主要是汉中人和安康人,也有少数湖北、四川、河南和甘肃人。杨金年系统培养艺人辈派如此之多,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涉及地域如此之宽广,在中国戏曲史上绝无仅有。许多艺人被誉称为“活孔明”、“活魏延”、“赛太太”、“金蝴蝶”、“海里蹦”等等,在陕、川、鄂、豫一带影响很大。
早年汉中“四门四关,皆唱二簧”,所属各县大都盛行这一剧种。建国后,汉中市和镇巴县建有专业汉调二簧剧团,南郑、城固、西乡业余演唱活跃。1981年汉中派组团参加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演出《包公误》一剧获得好评。著名旦行演员毋玉梅当选陕西省汉剧艺术学会副会长。此后很少再有专业性演出。
因地处川邻,又经常组班进川演出,故汉中派的道白、唱腔多带川味,显幽雅缠绵。
汉调二簧流传商县、洛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商南等县,又称作“洛镇派”。清乾隆二十年即有班社活动。咸丰、同治年间科班戏班较多。名盖陕西的生角赵安子,镇安人,誉称“活孔明”,光绪年间应召进京入内宫为慈禧太后演出,获赐金牌一面。名旦孝乾儿,山阳人,在西安及河南、湖北一带名气很高,民国初年曾任教西安鸣盛学社。自清末至1945年前后,商洛各县有双盛班、善庆社、广易班、五福班、大同社、抗建剧团等科班或戏班,艺人张广勤、吕庆华、张庆鸿、陈忠洪、簧亮子、武振发、王同绪、陈胜志、赵建中等在当地颇有声望。这些科班和演出班多数为商洛人,也有关中人及鄂西北与河南人。建国后,商洛有山阳、镇安、柞水专业二簧剧团。1981年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山阳剧团演出《穆桂英挂帅》获得奖励,该团著名演员武新艾当选省汉剧艺术学会副会长。商洛已无演唱汉调二簧的专业团体,山阳、镇安、柞水一带尚有民间演唱活动。
商洛派以武戏见长,唱腔、表演与关中派相近。由于地缘关系,商洛派不仅北出秦岭入关中演出,且多活动于鄂西北和豫西一带,被当地人称作陕班子、靠山簧、山二簧或陕二簧。鄂豫一带流行的二簧戏也多为商洛派所传。如今湖北省竹溪县山二簧剧团,早年即与商洛派特奌相通,流行传统剧目基本一致和唱腔上讲究“双环环”等等。
明末至民国初年为其发展流传的鼎盛时期。清乾隆四十年前后,西安一地就有二黄戏班达36个之多。至民国初年仍有相当实力。在西安、泾阳、三原、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凤翔以及耀州、大荔等渭河两岸“人多以眉户是曲子,非大戏,不甚重视,徽调又不大懂,梆子秦腔又粗糙,一时多好听看汉调二黄”。其中文人、商绅、旗满回民和军政要人喜好尤甚,不仅有专业班、业余班和自乐社,就连一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挂衣登台。清光绪年泾阳富户安吴寡妇,一生专门收养二黄艺人,组织修改流散剧本,并将其后园划地一块作埋葬艺人之用。辛亥革命爆发后,时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陕西督军,建国后曾任陕西省副SZ的张凤翙将军,与革命军师长张云山在西安创办二黄鸣盛学社,拥师生300余人,艺人张鸣顺、叶鸣英、山鸣岐、李鸣鹤、刘鸣祥等,享名关中与陕南各地,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鄂西北和山西一带授艺。1930年前后,艺人王安奎创办西安庆义社科班,培养一批“子”字派艺人,著名者有刘子俊、邵子福、冯子才、董子杰、李子喜等。
建国初期,在西安小皮院、洒金桥、马坊门、东关以及泾阳、三原一带,有多个称作二黄研究会的业余组织,张风翙将军经常参加演唱活动。1950年,由关中派、商洛两派艺人联合成立西安大众剧社,活动约三年解体。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开设汉调二黄班,招员75人,宗关中派学艺。该班六年毕业后全体转往安康汉剧团。1981年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大会仅蓝田县坝源业余汉调二黄剧团李永清先生等代表关中派参加后,自此关中二黄已近绝响。
关中派被各路艺人尊为正宗,注重唱工,唱腔、表演较汉江派高昂豪放,激越古朴。
1981年,陕西省文化厅在安康举办“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陕南地区有十余个专业剧团参加演出,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2015年10月16日晚,为喜迎“第十一届中国文化艺术节”倒计时一周年,由宁陕县文广局主办、广货街镇沙沟汉剧自乐班社承办的汉调二黄专场演出在宁陕县电影院精彩上演。
2012年,平利县选送的汉调二黄戏《八仙游八仙》在首届汉调二黄自乐班社擂台赛中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