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1 18:28
汕头大学理学院成立于1993年,截至2022年8月,学院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应用化学、海洋科学四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基础数学、化学、海洋生物学、生物学等广东省重点学科;有海洋生物技术、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三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有化学、物理、生物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函数空间与算子理论及应用研究2个广东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近海环境污染控制、亚热带海水贝藻养殖、水产动物营养饲料与健康养殖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半咸水生态养殖与水产品加工产学研结合(创新培养)示范基地“、“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汕头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
理学院围绕“明理笃行、博识专能”的培养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可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多学科交叉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操守,具备宽厚的理科基础、优秀的专业素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及明辨的思维能力的理科专业人才。
理学院共有员工92人,其中主讲教师64人(教授27人,副教授27人),有博士学位42人。
数学系是最早创立系之一,1984年开始招生;1993年成立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王梓坤院士担任所长);1995年广东省数字图象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数学系建成(石钟慈院士任主任)。数学学科一直是汕头大学“211工程”一期和二期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基础数学博士点,应用数学和基础数学两个硕士点;2007年,基础数学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数学系有教师22人,教授10人(博导8人),有20位具有博士学位。另外,有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近5年,教师主持1项中央财政专项项目,主持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项目36项,经费达450余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30多篇。
物理系是汕头大学最早创立的系之一,本科招生专业是“应用物理”,下设“光电子技术与通信”和“信息功能材料”两个方向,在校本科生约240人。物理系培养的本科生就业率名列前茅,2011的初次就业率高达97.92%,此外,物理系的学生在社会上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现有教职工22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7名,讲师2名,教辅人员7名。具有博士学位和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73%和60%,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在读硕士生约40人。物理系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是争取“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物理系现有实验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设备资产总额超过1500万元,物理系有很好的办学条件。
物理系办学思路是:加强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物理系将以“强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为特色,为祖国建设事业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道德的人才。
化学系以培养本科生(理科应用化学专业)和硕士研究生(理、工)为主。教职员工24名,其中教授11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丹教授和“新世纪优秀人才”黄晓春教授,副教授4名,讲师2名,高级实验师4名,实验师2名。现有工业催化(工科)、应用化学(工科)和化学(理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领域涉及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理论化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近年来科研成果丰硕,科研经费高达2000多万元,以汕头大学化学系作为第一通讯单位在如Coordin. Chem.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高档次期刊(IF>4.0)上发表的论文共计60余篇。
生物系是一个以教学、科研为主的教学系,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教授5名(博导3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杨增明教授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章跃陵教授,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学系目前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生物技术本科专业1个(包括“应用生物化学与食品安全”、 “海洋生物技术与药物开发”2个培养方向)、生物学一级硕士点1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海洋生物学博士点2个。近5年,学系教师主持包括“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近30项,到位经费逾2000万元,所获研究成果在J Biol Chem、Endocrinology、J Proteome Res、RNA、Int J Hydrogen Energ、Fish Shellfish Immunol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