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村

更新时间:2022-04-17 13:57

江东村,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境内,相传为唐梅妃故里。村中有南塘,方圆百亩,清澈如玉;塘中央有梅亭,塘边有白色梅妃塑像,附近巨石刻着“梅妃故里”四个大字。是“新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村情介绍

江东村有多处与梅妃生平相关的历史建筑,如浦口宫、飞云庙等。浦口宫供奉梅妃塑像,传为唐代所建,明清两朝先后多次重修,宫内尚存清嘉庆《重修浦口宫记》等石碑及郭沫若“梅妃生里传犹在”的诗碑。梅亭中有清状元赵以炯、榜眼何冠英、监察御史江春霖等名人书联。

“江东梅影”曾是莆田著名的24景之一,至今仍远近闻名;1997年,江东村被授予“中国著名风景名胜旅游景区”称号,还获得了“历史文化名村”的荣誉。

文物古迹

在江东村里,有座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这就是供奉梅妃的浦口宫。浦口宫保持着古建筑风貌,殿堂高大宽敞,八根大石柱支撑着巨大的顶棚斗拱结构,神龛护栏镂空的木雕花卉、翎毛、树石等,极为精美。

浦口宫是省级文保单位,由江氏族人为纪念梅妃而兴建,始建于唐至德元年,宋、明、清先后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年间重修的。步入大门,整座殿堂威严雄伟,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楼两边抬梁上精刻着“皇图巩固,帝道遐昌”八个大字楷书。所有柱础、垂莲等木石件皆雕刻精细,尤其是神龛护棚的金漆木雕,油漆技术高超,雕刻工艺精湛,各种花鸟人物故事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堪称莆田金漆雕刻的代表作。

浦口宫董事长吴明星介绍,因是为纪念梅妃而建,所以设计时仿照古代宫殿采取了对称式构造,重修时又保持了清代宫宇建筑风格,集古、大、美于一体,被誉为“莆阳第一宫”,也是研究明清闽东南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的实物依据。此外,宫殿墙壁上尚存有清嘉庆《重修浦口宫记》等数块石碑,也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在浦口宫右侧,配套建有一座飞云庙,是祭祀莆仙戏祖师“田公元帅”雷海青的庙宇。吴明星说,后人为了缅怀梅妃和雷海青对莆仙戏的贡献,特修此庙加以纪念。飞云庙内,还保留着一方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重修庙宇的残碑。根据记载,飞云庙始建时间之早,远在其他戏神庙之前,所以被称为莆仙戏的“戏神第一庙”。

每年正月初三,江东村的村民们都要用精心挑选的鲜红桔子在浦口宫主殿梅妃神像前,垒起红桔塔。“红桔塔”是当地村民纪念梅妃而制作的祭祀“果龛”,是一种源于唐代的民间民俗工艺祭品。

除了古迹,梅妃还在江东村里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梅妃传说是省级非遗,田公元帅传说是市级非遗。和莆仙戏一起由唐玄宗赐给梅妃家乡的提线木偶戏,经历了江东木偶戏到万顺班木偶戏的演变,如今也是一项响当当的文化遗产。

千年莆仙戏

在莆田,感念江梅妃的并不只是她生长的江东村。爱听莆仙戏的人都知道,1000多年前,正因为梅妃江采苹,才有了莆仙戏的起源。

江采苹从江东村被选入宫中后,深受唐明皇李隆基宠幸。梅妃之弟曾入宫进觐,获封为国舅,他回莆田时,唐明皇赏赐一部“梨园”,带回家乡欣赏,于是宫廷教坊歌舞传播到莆仙地区,进而演变为莆仙戏。因此,莆仙戏曾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

浦口宫中梅妃神像之侧,就有国舅的塑像;浦口宫之侧,有祭祀戏神雷海青的飞云庙,这些都印证了莆仙戏与梅妃的渊源。而梅妃本人也成为莆仙戏的主角,传统经典剧目《江梅妃》一直传唱至今。去年以来,莆田市投资100多万元,重新改编出大型莆仙戏《大唐梅妃》,由国家一级编剧周长赋创作、国家一级导演石玉昆执导,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王少媛领衔主演。这是继《妈祖》之后,第二次将莆田历史名人搬上舞台。

年代久远的浦口宫,经文物部门批准后准备花3年时间全面修葺,所需经费200多万元,都是各个村庄的戏迷踊跃捐助的。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被福建省爱卫办列入“福建省卫生村”拟命名公示名单。

2020年12月8日,入选2020年度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蔬菜)。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