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16:59
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路居镇上坝行政村龙潭村。1984年4月,江川区文物管理所开展的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1989年10月至11月,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开展过三次正式考古发掘工作,分布面积31077平方米,发掘面积共400多平方米。
1984年4月,甘棠箐遗址在江川区文物管理所开展的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
1989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2004年至2005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甘棠箐1989年发掘出土标本进行了整理研究。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主动性发掘,初步判断其地质时代应为早更新世。
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玉溪市江川区文物管理所和澄江市文物管理所组成了联合考古发掘队,第三次开展正式考古发掘工作。
甘棠箐遗址位于路居镇上坝村委会龙潭村西南约1.5千米处的半山腰,山势由西向东呈缓坡状分布,保存较完整,遗址分布面积31077平方米,发掘面积共400多平方米。遗址发掘平均深度约6米,共分为20个地层单元,其中10~19层为文化层位,厚度约为3米左右。
甘棠箐遗址文化层为黄色粉砂层和灰黑色砂砾层,属古湖滨相沉积,从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动物的种类多为古人类狩猎的对象,不少骨化石表面还遗留有人工划痕,说明此处曾是古人类肢解分食动物的场所。从工具类型形态特征看,也支持这一推测:工具刃口多较锐利(如直刃刮削器、斜弧形凸刃),适于切割肉类,部分工具刃钝(如深弧形凸刃)而适于刮掉动物皮内侧的脂肪,锥钻头类工具(如石锥)则适于刺穿动物毛皮。部分石制品有一定程度的风化,有的石制品在一些棱脊(角)上还有自然碰撞留下的片疤,但多数石制品的加工打制痕迹仍然保存较好,没有长距离搬运过的痕迹。遗址文化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炭屑、烧灰和红烧土,总的看来,生活在甘棠等遗址的古人类曾经在此打制石器,并利用它们加工所获的猎物。通过对哺乳动物群成员、地层沉积、地理环境、地貌特征的初步综合判断,江川甘棠箐遗址的年代极有可能是早更新世。
甘棠箐遗址发现了一处用火遗迹;出土石制品25153件,其中石核658件,石片564件、初级砸击断块102件,石器192件,废品(含断块、断片和碎屑等)23637件。石器的类型有刮削器(分单直刃、单凸刃、单凹刃、端刃、双刃)、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石核5类,其中刮削器占绝对主体,骨制品28件;木制品30余件保存较好。
甘棠箐遗址是云南省发现的第一个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它的发现、发掘和研究为东亚地区古人类本地起源的学说提供了新的佐证,再次证明了滇中高原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区域,同时也为中国旧石器早期文化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遗址中发现的有机质遗物在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都非常罕见,遗址发现的木制品,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木器研究的空白,是中国乃至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突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该遗址地层堆积为湖滨沼泽相沉积,地层堆积连续稳定,文化遗物丰富,是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原地埋藏遗址,构成了中更新世早期人类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画卷。
甘棠箐遗址保护范围以县级文物保护碑为中心,文物保护边界沿市级文物保护第一棵界桩顺当地村民做农活的地埂小路至第二棵界桩,再到山腰田间公路边沿的第三棵界桩,顺田间公路至第四棵界桩,最后与第一棵界桩相连。
2013年5月15日,甘棠箐遗址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5月16日,甘棠箐遗址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9年10月7日,甘棠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路居镇上坝行政村龙潭村。
乘坐市内公共交通江川-路居专线至上坝村站下车, 后往龙潭村西南步行约1.5千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