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秉之

更新时间:2024-04-06 20:13

江秉之(公元381年至—公元440年),字玄叔,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江逌之孙。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六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十七年,年六十岁。

史籍记载

江秉之,字玄叔,济阳考城人。江秉之少孤,弟妹七人,并皆幼稚,抚育姻娶,罄其心力。初为刘穆之丹阳前军府参军。高祖督徐州,转主簿,仍为世子中军参军。宋受禅,随例为员外散骑侍郎,补太子詹事丞。少帝即位,入为尚书都官郎,出为永世、乌程令,以善政著名东土。征建康令,为治严察,京邑肃然。殷景仁为领军,请为司马。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宋世唯顾觊之亦以省务著绩,其余虽复刑政修理,而未能简事。以在县有能,迁补新安太守。

元嘉十二年,转在临海,并以简约见称。所得禄秩,悉散之亲故,妻子常饥寒。人有劝其营田者,秉之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在郡作书案一枚,及去官,留以付库。十七年,卒,时年六十。

为官清廉

江秉之出身官宦世家,然而不幸的是他少年时父亲就病故了。七个弟妹还年幼,家庭的担子落在江秉之肩上。他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尽心尽力地把弟妹全部抚养长大。在江秉之的悉心照顾下,七个弟妹个个知书达理,成家立业。江秉之也因毫不逊色于一位父亲的表现,受到邻里的交口称赞,在地方有良好声誉。

南朝宋少帝时期,江秉之当了几任县令。在乌程令上,他以优良的政绩闻名于东部地区,因而被征召到京城担任建康令。在建康令上,江秉之为政严明,部属对他十分敬畏。

后来,江秉之又担任山阴令。山阴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有居民3万多户,是全国著名的大县。由于人多事杂,积案如山,来官府告状、上访的每天达几百人。之前的县令加班加点,事情仍旧处理不完。江秉之到任后,一方面对属僚推心置腹,严格约束,要求他们恪尽职守;一方面体恤民情,合情合理化解各种矛盾,教化民众互相礼让,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山阴的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逐渐消失,官府门庭也变得清静。江秉之用简约的办法处理繁杂的政务,把山阴县治理得井井有条。

因为才能出众,政绩突出,江秉之升任新安太守。几年后,转任临海太守,后来在任上去世。

江秉之平日所得俸禄,常用来接济贫困亲友,妻儿不免常受饥寒。有人劝他经营田产,他正色回答:“我是拿朝廷俸禄的,怎能与老百姓争利益呢?”他任太守时曾制作过一个书桌,让下属登记在案,离任时留下交给官库。

家族成员

祖逌,晋太常。父纂,给事中。

子徽,尚书都官郎,吴令。元凶杀徐湛之,徽以党与见诛。子谧,升明末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初,太祖遣大使巡行四方,兼散骑常侍孔默之、王歆之等上言:“宣威将军、陈南顿二郡太守李元德,清勤均平,奸盗止息。彭城内史魏恭子,廉恪修慎,在公忘私,安约守俭,久而弥固。前宋县令成浦,治政宽济,遗咏在民。前鲖阳令李熙国,在事有方,民思其政。山桑令何道,自少清廉,白首弥厉。应加褒赍,以劝于后。”乃进元德号宁朔将军,恭子赐绢五十匹,谷五百斛;浦、熙国、道各赐绢三十匹,谷二百斛。

个人著作

秉之有文集四卷,《隋书经籍志注》行于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