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更新时间:2024-08-08 16:36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定向培养士官的试点院校,是中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和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和中国海员总工会决定创办南京海员训练班,腾出南京白下路复兴巷内斛斗巷19号,把原国民政府新建还未完工的立法院立法委员宿舍,作为创办训练班的校址。

1951年1月,南京海员训练班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最早的海员学校。初期学员为700多名起义船员,“重庆”舰起义官兵担任教员。

1953年1月,海员培训班改建为中国海员干部学校。

1955年,交通部决定在海员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筹办海员专业技术学校,改名为南京初级航海学校。

1957年9月,经交通部海运总局与劳动部研究确定,学校为技工性质,培养目标为普通船员,改名为南京海运工人技术学校,划归交通部上海海运局领导。

1960年1月,交通部决定将学校改为中专,命名为交通部上海海运管理局南京海运学校。

1964年8月,经交通部决定,学校划归交通部远洋运输局领导,改名为南京远洋技工学校。

1965年9月,改名为南京远洋海员学校,成为远洋运输局第一所直属学校。

1973年3月,交通部下达了《关于恢复南京远洋海员学校的通知》,学校改名南京海员学校。

1990年4月,交通部批准“南京海员学校”恢复原“南京海运学校”校名。

1956年2月,依照中央交通部河运总局指示,按照海运、河运人才培养计划,在南京下关唐山路126号,筹建以培养内河轮驳驾驶方面的初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新学校——南京河运技工学校。

1958年4月,长江航务管理局决定武汉技校和南京技校合并,学校由中技升格为中专。

1959年2月,长江航务管理局通知改校名为“长江航运管理局南京航运学校”。5月,长江航务管理局确定校名更换为“南京长江航运学校”。

1961年下半年,金陵船厂技校并入南京航运学校,此为学校第二次并校。

1962年10月,停办中专工作结束后,学校恢复单一的技工学校,根据交通部和长江航务管理局的指示,校名改为“南京长江航运技工学校”。

1965年11月,学校复改名为“南京河运学校”。

1979年4月27日,长航局以长航教(79)字第413号文通知,明确学校为“中专”。与金陵船厂分校分开,独立办校。

1980年3月,长江航务管理局以长航教(80)332号文决定学校由长江航务管理局直接领导。

1992年,南京河运学校恢复原“南京航运学校”校名。

合并发展

2003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南京海运学校和原南京航运学校合并组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学校整体搬迁到江宁大学城办学。

2019年4月23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士官与军事教育学院成立。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4年7月17日,江苏省文物局批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海事教育博物馆”为江苏省国有博物馆,这是江苏省设立的首家海事教育类博物馆,也是江苏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获批备案的国有博物馆。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6大专业集群,建有11院1部,开设41个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 学校共有教职员工744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561人,拥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57人,其中专任教师626人,博士学历学位教师62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达80.8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7.16%。学校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333高层次人才”13人、“青蓝工程”人才55人、江苏工匠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江苏“科技副总”18人、万名旅游英才计划3人,参与索马里海域护航2人,参与极地考察4人,拥有江苏省“五一”劳动模范1人、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南京市劳动模范1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1人、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奖及提名奖3人。学校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8个。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江苏省、南京市以及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6个,航海类教师持高级船员适任证书近107人,其中远洋船长、轮机长42名。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7个,央财支持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3个,交通运输部示范专业点3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骨干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3个,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个。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9项,交通运输部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全国船舶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荷兰海事大学、马来西亚海事学院、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33所国(境)外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办50余项合作和交流项目;与巴拿马、孟加拉国、缅甸等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巴拿马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体系和巴拿马船员培训基地,与孟加拉国人力与资源培训局共建中孟海事人才教育合作平台,培训非学历外籍船员和航海类整班制学历留学生。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丹麦马士基成立了首家马士基(中国)培训中心;成立“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和“一带一路”海员培养与发展国际协作组并定期举办海员培养与发展国际论坛;创建“几内亚江苏海院韦立船员学院”和“江苏海院-泰华(缅甸)船员学院”2所海外分校;中缅“中文+航海职业技能”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入选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第四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承接交通部“中非友谊”项目,成立援外培训中心。学校建有长三角现代航运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是国家海事局船员考试评估培训基地,中远海运集团、招商集团、江苏港口集团等企业职工培训基地,各类社会培训项目达128项,年培训规模超过4万人次,培训收入超过3千万元。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联合调查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水路运输企业安全考评中心、港口码头企业安全考评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众创空间等一批科技协同创新与服务平台。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56篇,完成纵向课题189项,专利授权达824项。学校依托15个校企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各类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服务394项,技术服务到账经费累计超过2000万元。

学术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0万册,期刊1000余种、数字图书资源约10T,电子图书约50万种。重点收藏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制造与维修、国际航运管理、海洋旅游、港口管理等学科文献资料;开放30多种电子资源库,主要有学术期刊全文资源、博硕论文、海事学院电子图书、国际专利、科技成果、就业数字图书馆、创业数字图书馆、考试考证题库、教学视频等,并自建海员文库、海院毕业论文、海院校友成果等特色数据库。

《航海职业教育》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学报期刊,属于综合性学术期刊,常设栏目有:高职教育、航海纵横、科学技术、教学探索、人文社科、课题研究。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学院徽志主色标为海蓝色,由四种图形构成。上方是海鸥,中间是铁锚,下方是书籍和建校年份,四周是一对环形的橄榄枝。

学院校旗为海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白色、规定字体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名。

精神文化

海涵地负、德诚志远

释义:德行高尚,志向远大,有大海般的宽阔胸怀,有大地一般的承载和担当。昭示着海院师生具有容纳百川的海洋气概,负载万物的大地情怀,恪守诚信,志存高远。

校区情况

江宁校区

该校区位于景色秀丽的方山脚下,地处江宁大学城核心区域。

秦淮校区

该校区位于南京市繁华商业街区,园区集教育、科研、技术转移转化与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

板桥校区

该校区位于长江之滨,拥有全国唯一的海事停泊实习船“育新”轮。同时,校内设有长三角现代航运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加快建设5.4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科技园。

现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